下好“旱改水”這步棋,華容這些鄉鎮喜變“綠福美”!

岳陽日報全媒體訊(通訊員 周紓妍)土地平整、溝渠鋪設、碎石搬運......4月24日,筆者來到華容縣鯰魚須鎮湘北村“旱改水”項目現場看到,這裡幾個月前還是一片種植棉花的旱地,地勢高低不平,而如今一眼望去,溝渠有了,道路潔淨了,田壠成排成行......“旱改水”項目的落地,讓當地老百姓喜笑顏開。

湘北村“旱改水”項目竣工後,將極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從源頭上幫助當地百姓增產增收、脫貧致富,還能方便土地流轉和大型機械化耕作。據該村負責人介紹,“旱改水”後,每畝地相比之前可增收400元左右。

下好“旱改水”這步棋,華容這些鄉鎮喜變“綠福美”!

今年,華容縣“旱改水”項目分佈在東山、操軍、北景港、梅田湖、新河、禹山、鯰魚須等7個鄉鎮,涉及15個村場,分12個項目立項,“旱改水”面積2萬畝,財評預算總投資1.35億元,其中施工費1.17億元,畝均投資5600元。主要的建設任務有: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保持工程、其它工程。

下好“旱改水”這步棋,華容這些鄉鎮喜變“綠福美”!

在梅田湖鎮的“旱改水”項目現場,一條條溝渠兩邊都栽上了各類樹木、草皮,安裝了帶孔的生態板、生物通道池,不僅可以護坡固基,還為田間的灌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梅田湖鎮此次爭取旱改水項目投資3千多萬元,可以大力改善3個村的農業生產條件。

下好“旱改水”這步棋,華容這些鄉鎮喜變“綠福美”!

據介紹,為抓住這一機遇,辦好這件民生實事,梅田湖鎮多次召開村組幹部、戶主會進行宣傳,統一思想;並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多方協商,確定最優工作方案;在施工期間,鎮村幹部跟蹤協調,化解矛盾,協助解決難題,創造優良的施工環境;同時,鎮、村質量監督人員實行日常監管與隨機抽檢兩結合方式強化監督,確保質量。

華容縣已建立完善了由政府牽頭、部門協作、投資主體實施、鄉鎮監管的工作機制,從項目立項、設計到實施,省、市、縣各級領導多次深入項目一線,給予及時指導,解決具體問題,確保了項目穩步有序推進。截止目前,“旱改水”項目已完成總建設任務的98%,其中平整土地1000多畝;溝渠硬化490條18萬多米,清淤160條6萬多米;新修泵站113座,渠系建築物2萬多座;硬化道路118條3萬多米,農業生產路198條9萬多米。

下好“旱改水”這步棋,華容這些鄉鎮喜變“綠福美”!


下好“旱改水”這步棋,華容這些鄉鎮喜變“綠福美”!

華容縣“旱改水”指揮部負責人介紹,項目完成後,效果也是十分可觀的,既可為縣財政增加收入,緩解財政資金壓力;又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條件,方便老百姓日常出行;同時還有利於農業生產,和正在實施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輔相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