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面貌 廈門同安田洋村鄉賢集資修復澹園

新面貌 田洋村鄉賢集資修復澹園

當地被稱為“古同安科舉第一村”,計劃建設鄰家文化公園

新面貌 厦门同安田洋村乡贤集资修复澹园

經過整治,澹園及周邊環境得到提升。

廈門晚報訊(文/記者 黃文水 圖/何東方)在廈門同安大同街道田洋村文化園附近的一處小山腰,有一處名為“澹園”的文物保護單位。近日,澹園文物及周邊環境整治完成,吸引不少周邊居民參觀。

據記載,田洋村可謂“古同安科舉第一村”,特別是陳滄江宗族,明清出了兩名進士,20名舉人,41名貢生,廩生、秀才數以百計。

清理雜草倒樹 摩崖石刻重新描紅

據文史資料記載,澹園是清初進士陳睿思(金門陽翟人)所建別墅,現僅存巨石上摩崖石刻4處,巨石寬約5米,高約6米。早在1988年,澹園石刻被列入同安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該文物是研究歷史上同安與金門血緣關係及書法藝術的實物資料。

田洋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水讓介紹,澹園此前年久失修,雜草叢生,樹倒堵路。在澹園所在的巨石上,還長了榕樹,盤根錯節,摩崖石刻斑駁不清。“五一”節前,在同安區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下,田洋村通過鄉賢理事會、宗親會眾籌文物保護資金,對澹園及其周邊環境進行整治。

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澹園文物周邊的雜草、倒樹、榕樹等已清理完畢,摩崖石刻等已重新描紅。目前,村裡有意將澹園及其周邊打造成市民尋古探幽的鄰家文化公園。

周邊環境整治 各文化點保護完好

“我們想把古蹟好好留給子孫後代,於是村裡鄉賢決定集資保護。”陳水讓介紹,不僅是澹園的修復與保護,村裡還依託鄉賢理事會、宗親會眾籌文物保護資金約40萬元。

“明清科舉長盛,旗杆石密如林,這在田洋村成為一道文化景觀。”陳水讓帶著記者走訪了陳睿思故居、陳柏芬故居、田洋書院舊址等文物點,文物周邊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環境整治。其中,田洋書院舊址在四五年前進行了修繕,也是鄉賢集資30多萬元,如今保護完好。

文史專家陳金城考證,同安田洋居民是金門移民的後代。明正統年間,金門浯陽禮房十六世陳廷魁攜弟廷祚遷入開基,嘉靖年間金門信房十九世陳滄江遷入,清初滄江玄孫信房二十三世陳觀泰再遷入繁衍。明清兩代的田洋子弟保持了金門老家的傳統,吟誦成風,在科舉場上大放異彩,被稱為“古同安科舉第一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