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勁義轉戰三盛,合生的京津新城難題依然無解

記者 | 吳波

老牌房企合生創展(00754.HK)再次經歷了總裁離職。

界面新聞獲悉,馮勁義已去職合生創展,加盟三盛集團。5月5日,三盛集團內部公告,任命馮勁義為三盛地產集團總裁,負責集團地產板塊經營管理工作。

在明星龍湖完成職業生涯重大轉身、與趙男男、周德康組建“我們仨”,以合夥人身份加入綠都地產之後,馮勁義曾被寄予厚望能在合生創展有番作為,但加入近一年多後,他又踏進職業生涯的下一站。

馮勁義離開合生創展突然但不意外。他於2018年加入合生創展,擔任地產集團總裁,主要協助董事局管理地產業務,直接向董事會主席朱孟依彙報。他的“來去”或許都離不開如何為這家大地主解決釋放土儲價值的難題。

朱孟依是潮汕人,發家於廣州天河。他創下的合生創展1998在香港上市。彼時,藉助資本,這家公司短短一年內開發樓宇百餘個,成為廣州大地主。

合生創展還曾被王石譽為中國地產界的“航空母艦”,是上世紀1990年代地產開發行業的頭部企業。這家公司2004年的銷售額就已突破100億,成為國內第一家宣稱突破百億規模的房企。

唏噓的是,這家公司並未抓住地產行業後續的發展機遇,一路高開低走。在“唯規模論”越來越盛行的年份,從2014年至2018年的五年,合生創展銷售額在2018年才重回百億,分別為53.12億元、99.87億元、80.89億元、92.28億元及149.75億。

合生創展在規模上的停滯不前有著多方面的因素。朱孟依更注重資產升值和利潤、慢週轉、大盤模式等等都是貼在合生創展身上的標籤。不過,合生創展發展史上的轉折,離不開在投資京津新城上的失誤。

合生創展熱衷開發大盤。藉助早期廣州華景新城項目成功開發經驗,合生創展陸續開發暨南花園、愉景雅苑等多個大型項目。2001年,合生創展在北京拿下5塊大型開發用地,總面積達到270萬平方米;次年,佈局延伸至上海、天津,積累了大量土儲,一時風光無兩。

但“大盤模式”並沒有帶合生創展站上更高的臺階。2003年,朱孟依以78元/平方米的超低地價拿下天津寶坻一塊2.5萬畝的鹽鹼地,並計劃打造“京津新城”。

彼時,“京津冀一體化”構想並未成型,但朱孟依對“京津新城”寄予厚望。根據當時規劃,這片土地將蓋起上千座別墅、900個房間的五星級酒店、溫泉城和雙語學校,耗資200-300億。

不料美好藍圖轉眼成空。隨著3年後天津濱海新區規劃出臺,天津城市建設的重點東移,“京津新城”被徹底遺忘。

此後,合生創展幾度換帥,如何盤活“京津新城”,成為歷任行政總裁的必考科目。去年,馮勁義轉戰合生創展時,業內人士也指出,他的主要任務是給“京津新城”做重新定位。

馮勁義的去職或許也與如何釋放土儲價值這道難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除了大盤“京津新城”,合生創展還擁有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大量土儲。根據財報,至2018年末,合生創展持有土地儲備達2922萬平米,主要分佈在廣州、惠州、北京、上海、天津、寧波等一線、強二線和部分三線城市,其中北上廣佔半數以上。

同時,合生創展還在不斷斬獲一線城市土地資源。今年4月,合生創展還簽下廣州海珠第二大改造片區,即位於海珠區風和街道的鳳和聯社康樂村、鷺江村,佔地面積約109.74萬平方米,現狀建築約330萬平方米,這又將是一個超大型舊改項目。

而馮現已加入的三盛集團,也正在開啟新一輪的擴張。

2017年,三盛地產業務借殼上市,三盛控股(02183.HK)成為香港上市平臺。其在官網披露,截至目前,三盛地產開發總面積約15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1000多萬方,貨值近2000億元。根據克而瑞數據,其2018年銷售業績為350億。

在重規模的地產行業,這家百億房企也計劃打出一系列組合拳。挖掘職業經理人加盟、搶佔金融和人才高地,計劃年內將總部由福州搬遷至上海,同時也喊出千億規模目標——3年左右實現總資產及簽約收入 “雙千億”目標。

近幾年,更多明星職業經理人轉戰百億房企,被賦予衝擊千億的使命。譬如朱榮斌、吳建斌加入的陽光城,蔣達強加盟的弘陽、袁春轉戰的鴻坤、張晉元履新的天潤等,這些公司都提出要做大做強。

“千億”也將成為擺在馮勁義面前的一道新命題。如何破題,可能不僅僅是馮勁義個人需要面對,還是更多職業經理人的新命題,也是更多百億房企的共同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