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電子競技」加入亞運會?

今日議題:如何看待電子競技項目成為亞運會表演項目?

昨天,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對外正式宣佈了六個電子體育項目將出現在雅加達亞運會,包括:《英雄聯盟》、《Arena of Valor》(王者榮耀海外版)、《皇室戰爭》和《爐石傳說》、《星際爭霸2》、以及《實況足球》,屆時它們將會作為表演示範項目亮相亞運會。

如何看待「電子競技」加入亞運會?

這是今天議題的由頭,電子競技作為一個體育項目進入大型洲際奧運賽事,哪怕只是表演項目,開天闢地的第一次。

這意味著,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的轉播信號中,將出現一幫人對著電腦/手機打遊戲的比賽畫面。這更意味著,那些從小打遊戲不被家長、老師認可的遊戲少年,有可能成為亞運會(表演賽)冠軍,登上領獎臺,讓自己國家的國歌在雅加達奏響。

這是主流社會價值觀裡的重要符號意義。電競從殺馬特到國家隊,走了十多年,道阻且長。整個過程,有點像地下嘻哈走到主流音樂圈。

當然,我不希望電競像地下嘻哈那樣只是在主流社會曇花一現。

這也是電競進入亞運會(甚至奧運會)所有人爭議的核心議題:電子競技到底能不能算體育運動?

能,那麼電競進入大型綜合體育賽事就變得理所當然。

不能,那麼你就還是一種娛樂活動,不可以登堂入室。

在這件事上,中國社會有兩種涇渭分明的觀點和派別。

傳統派:對電競是體育運動這件事持堅決反對觀點,認為這種電子社會的衍生品,不能稱之為體育。比如新浪體育總經理魏江雷,他深深地為“電競不健身”而擔心,認為青少年天天在家喝農藥吃雞會嚴重影響體質。

另外,還有一些傳統體育的領導同志不喜歡電競,原因是:“小孫子天天打遊戲,不好好學習。”

改革派:多數對電競是體育運動這件認可的人,原因有以下幾個:1.電競賽事規模橫掃大多數傳統體育;2.電競的收看規模、參與人口非常巨大;3.電競的商業能力秒殺傳統體育。

屁股決定大腦,每一種觀點都有它成長的土壤,我們也應當尊重每一種觀點。對於這件事,我的觀點與電競的商業價值、參與人口、賽事規模等都無關。在弄清電競到底是不是體育運動之前,我們必須先弄清,體育是什麼。

體育(physical education,縮寫PEP.E.),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文化現象,它以身體與智力活動為基本手段,根據人體生長髮育、技能形成和機能提高等規律,達到促進全面發育、提高身體素質與全面教育水平、增強體質與提高運動能力、改善生活方式與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的社會活動。

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體育運動的本質,是人類現階段發展成果的比拼,同時為了促進人類向更好的階段發展。這也是奧運會創立的目的。

奧運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奧運之父顧拜旦對這句話有過更詳細的解釋: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 just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conquered but to have fought well."

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奮鬥;但最本質的事情並不是征服,而是奮力拼搏。

按顧拜旦先生的意思,奧運會,是為了鼓勵那些沒有機會參與奧運會的人們:奮鬥,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100多年前,1896年的雅典奧運會上人類跑100米最快11.8秒;1960年,德國人哈里在瑞士蘇黎世把這個成績提高到10秒;過了半個多世紀,牙買加飛人博爾特把人類跑過100米長度的速度提高到9.58秒。

博爾特是職業運動員,我們連100多年前的百米飛人都不如,就不要參加校運會的百米比賽了嗎。

奧運的本質不是看人類跑得最快、跳得最快的那幾個體育明星表演,而是讓所有人類在他們追逐的過程中看到自己,享受追逐的過程。不論是否從事身體力行的肉體機能項目,都需要不停磨鍊,經過痛苦掙扎,最終戰勝自己。

戰勝自己的過程,才是沒有機會參加奧運會的人應該追尋的奧運精神。

從這個角度上看,那些為了成為最好的一個的職業電競選手,付出了汗水、努力與智慧,就像所有正在努力的人類一樣。那些拿著手機、電腦玩的普通玩家,看到faker、uzi的神操作會膜拜,努力得到同樣的表現,就是追逐的過程。

當然,只有精神匹配的話,那數學、寫作、畫畫都要加入奧運會了。這就是各種價值觀爭論的另一個問題了:

電競,到底算不算一項體育比賽?

我認為,一切最終會分出勝負,有兩方或多方角力的零和博弈,都是比賽。

人們將足球比賽稱為“和平年代的戰爭”,原因就是足球比賽的結果最終只有一個隊能贏。當然,會有平局的狀況出現,可它也在積分上體現了差別,最終影響了一支球隊能不能贏得整個系列賽。這只是規則的區別,零和博弈的本質不變。

電競當然是零和博弈,有輸有贏。只是它沒有跑起來,跳起來,遊起來。如果一定要按身體是否動起來劃分體育運動的話,圍棋、象棋等棋類項目首先不算體育了,賽車也不算體育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奧運會28個大項的比賽項目裡,沒有這些只動腦不動身的比賽。因此,電競確實是體育比賽,認可;電競代表著奧運精神,認可;電競也能登堂入室成為像圍棋、象棋一樣的腦力運動,認可。甚至電競能成為亞運會的表演項目,讓一眾擁躉高潮一把。

可電競成為奧運項目,短期內根本沒戲。

與它動不動身體比起來,電競與傳統體育項目最根本的區別還在於:

電子競技與其他體育比賽不同,有一個球、或者器械就能玩。電競領域,每一個類別的每一款遊戲背後開發商紛繁複雜,牽扯的商業利益眾多。進入某個大型賽事,就有了更多人玩的可能,更多人玩意味著遊戲開發公司能掙更多的錢。

如何看待「電子競技」加入亞運會?

所以誰家搭臺,誰家唱戲,背後都是為了人民幣(或其他任何一種貨幣)。XX榮耀一天的充值數額,一家傳統體育公司這輩子都不敢想。

再所以,電競到底能不能進入正式大型賽事,哪個項目進入,其實都不重要。我們只希望,這些項目背後的運營者,不是單單隻為了利益,有更深層的考慮和境界。不然,這些電競項目越火爆,中國的未來越蒼白。

否則,它就變成了一家「沒有夢想」的公司。消費的是現在,毀掉的是未來。不過也別急,別看現在鬧得歡,早晚有天拉清單。

當然了,這是筆者一家之言,假如你對於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體育眾議院,歡迎各種觀點發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