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中學“1+3”項目:放手讓學生去做

李嘉睿同學是潞河中學“錢學森班”2018級2班的同學,近期她作為學校紅樓夢小劇組的總策劃之一兼主持人,參加了潞河中學組織的夢迴紅樓舞臺劇競演,經過對紅樓夢的進一步瞭解,她對紅學的興趣更深了。


潞河中學“1+3”項目:放手讓學生去做|教育調查


潞河中學“1+3”項目錢學森班今年已經是第二屆了,之所以取名為“錢學森班”,也是為了讓孩子們瞭解並學習錢老的精神層面的愛國奉獻;學術層面的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統一。相較於其他實施這個項目的學校,潞河中學起步雖然晚了一年,但是節奏一點也沒被落下,組織學生走進中國科學院過程研究所,和科學家們面對面的交流一起做實驗;參加廣州生物院進行深度課題探究;在積極探索適應學生終生髮展的課程模式中一步不落的參與微科研的開發與落實。

關於李嘉睿同學進入到“1+3”項目中來,起初她的父母都是不太同意的,因為李嘉睿的初中成績在原來同學們中間也是出類拔萃的,參加中考的選拔是完全沒問題的,但是李嘉睿同學有自己的想法,她說,“我覺得與其說和其他同學一樣複習半年的時間參加中考,直接加入潞河中學錢學森班讓我有更充足的時間做一些其他的事情,這樣做我覺得自己更加的自由。”於是她說服了爸爸媽媽,而李嘉睿的家長也選擇尊重孩子的選擇。

對學生“一生一策”,兼顧共性,突出個性

據瞭解,自北京地區的部分高中開始試點“1+3”模式以來,潞河中學“錢學森班”已經連續兩年面向本區招收學生,共招生四個班總計160名學生。對這些學生的管理,學校的理念是“放手讓學生去做”,實行“一生一策”的管理制度,“1+3”項目2017級年級主任李娟老師說:“雖然錢學森班是偏理科的課程實際,但在完成國家標準的必修和選修課程基礎上,學校提供了供學生自由選擇的多樣化課程,來培養孩子的科學精神和理性思維。在高二年級的選課時,也不限制孩子必須全部選擇理科,而是由孩子們自主選擇文理搭配,真正實現“放手讓學生去做”的教育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對於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四年裡貫穿始終,以引導學生認清規劃以及調整適合自己的興趣目標和發展方向。

潞河中學“1+3”項目通過設計和潞河教育文化緊密相關的目標,既有錢學森班一脈相承的東西,又有錢學森班自主的東西。在文化層面上制定錢學森班實踐活動或者科研項目的價值目標;在課程設置層面上實現可持續發展計劃,打破傳統思維限制,貫通初中、高中、大學的課程壁障;在資源層面學校包括科學層面、經濟、文藝、文學等在不同的方向上,集中資源,重點培養。

文字|朱澤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