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股跌停!5月A股“開門黑”自有其“理”,後市選股謹記“防禦性”

5月首個交易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三大股指全線重挫,兩市再現“千股跌停”。股諺雲“五窮六絕七翻身”,5月“開門黑”究竟是應驗“5月魔咒”,還是“黎明前的黑暗”呢?

特別策劃|千股跌停!5月A股“開門黑”自有其“理”,後市選股謹記“防禦性”

供圖 今日頭條

多因素導致“開門黑”

“中美貿易談判進展不及市場預期,或是5月首個交易日A股普跌的主因。考慮到談判細節無從知曉,在新信息出現前,我們持偏謹慎態度。但無論最終談判結果如何,該事件說明外部擾動仍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市場情緒再度承壓,有關央行可能引導或者默許利率抬升的預期應會有一定消退。”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

“5月開局讓人感到失望,但事實上,4月上旬以來,隨著大部分政策利好預期兌現,獲利資金開始採取穩紮穩打策略,同時概念股‘退潮’明顯,意味著前期遊資博弈邏輯的結束。這兩點足以改變行情的博弈方式。”招商基金資深策略分析師黃亮在接受《上海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4月滬指收出一根長上影線的陰線,顯示場內資金分歧比較大。在3個多月的上漲行情後,多頭對漲幅較大的品種必然有調倉需要。在此情況下,分歧加大並伴隨量能縮減在情理之中。因此,5月份的操作難度可能相對較大,因為市場總體處於降溫後的過渡期。”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短期事件衝擊或影響有限,長期看,隨著改革政策不斷落實,經濟有望逐步企穩,投資者對A股下一階段行情不必過度悲觀。

“與2018年相比,去槓桿、貿易摩擦、股權質押、商譽減值、經濟加速下行等風險已出盡,經濟弱復甦成為一致共識,4月的回調可以說是股市上漲與經濟復甦出現階段性錯位而引發的良性回調。”恆天財富研究院大類資產研究部總經理林程昆在接受《上海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中長期看,2019年初的社融增速企穩預示著“政策底”的出現,也強化了市場對於二季度“盈利底”出現的預期,預計企業利潤築底有望在2019年中報得到驗證,並將在三季報中進一步驗證企業利潤觸底反彈。

“總體上,消息面僅加速了調整趨勢,而非新的刺激因素,整體而言,指數破位其實應在策略考慮範圍之內。”黃亮表示,“趨勢企穩需要一定調整期,未來數週投資者要有一定耐心,當市場情緒緩和後,個股修復環境才會好轉。”

聯訊證券策略分析師廖宗魁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近期市場調整主要緣於政策節奏調整和前期估值修復力度較大,但經濟復甦跡象已愈發明顯,未來盈利端會有明顯回升,“近期市場調整,反而是調倉換股的好時機。”


特別策劃|千股跌停!5月A股“開門黑”自有其“理”,後市選股謹記“防禦性”

供圖 《上海金融報》


外資流出並非“撤退”

在今年的行情中,外資動向一直被視作A股走勢的重要“風向標”。但4月以來,外資年內持續淨流入局面發生逆轉。東方財富數據顯示,4月份“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出174.5億元,單月流出額創歷史次高。其中,滬股通流出55.89億元,深股通流出118.61億元。

“外資淨流出主要出於調倉換股、AH套利等目的,是為後市進攻積蓄力量,並非不看好A股。”廖宗魁表示,“一方面,消費類個股(尤其是白酒股)年初以來估值修復較為充分,外資近期存在明顯減倉跡象,同時對低估的金融股有所加倉。另一方面,今年A股的估值修復明顯快於港股,使AH溢價擴大,部分套利資金減倉A股而加倉H股。”

“今年以來,許多個股的漲幅已大幅超出預期,外資獲利淨流出是很正常的。我們認為,其更多是在調倉換股,從前期漲幅較大的熱點題材股調倉至大盤藍籌股。”億信偉業董事長郝丹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事實上,五一小長假前,‘北上資金’已出現淨流入,金額創1個月以來新高,滬股通與深股通合計淨買入超過45億元,且多數流入上證50藍籌股。從全球主要市場看,A股當前估值整體偏低,對外資仍有較強吸引力。”林程昆也指出,“北上資金”4月下旬連續淨流出打擊市場信心,但外資大量賣出的消費白馬股多集中於食品飲料行業或家電行業,這些股票年初至今獲利可觀,目前估值也不低(接近40倍),因此“北上資金”短期有落袋為安的動機。同時,近期美股強勢上漲,納斯達克指數再創新高,加之人民幣匯率始終保持穩定,說明外圍市場、全球經濟與匯率並未遭遇較大風險,外資不會急於降低倉位。“外資4月以來的大量淨流出並非對A股後市和中國經濟持悲觀態度,而是階段性止盈和調倉,結合MSCI擴容在即等背景,短期內外資大量流出更可能是在為新資金進場騰挪倉位。長期看,A股仍極具配置性價比,預計外資仍會持續積極參與。”林程昆進一步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MSCI計劃於5月將指數中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提升至10%,同時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A股。“根據歷史經驗,外資一般會在MSCI上調納入因子比例的前一個月開始大幅流入。隨著MSCI上調比例時點臨近,加之6月份A股還會被納入富時羅素指數,預計5、6月份外資將重新大幅流入,2019年全年外資有望淨流入5000億元。”廖宗魁稱。

行情將重歸基本面

那麼,A股後市將呈何種走勢?投資者又該如何操作?業內人士認為,政策節奏的微調使估值快速提升的階段結束,而在一季度經濟數據全面超預期的背景下,未來行情將回歸基本面。

“短期看,受制於流動性預期收緊,二、三季度A股可能反覆震盪,上證指數或在2900點到3000點間反覆磨底。”林程昆表示,“長期看,受益於經濟基本面回暖,A股有望呈現慢牛格局。”

“隨著減稅降費等政策效果逐漸顯現,市場需求有望逐漸企穩,工業品出廠價格下行壓力有望緩解,預期年中企業利潤下行速度將放緩甚至企穩,這一點會反映在企業的中報裡。”林程昆進一步表示,看好受益於需求企穩、利潤觸底反彈的中下游行業,建議配置國防軍工、機械、建築工程、醫藥、通信等板塊。

廖宗魁認為,市場短期有望在3000點附近得到支撐,但仍偏於弱勢,建議投資者適當控制倉位,精選低估值、有業績的防禦性個股為主。中期來看,市場有望在二、三季度展開第二輪上漲,上探3500點區域。

具體操作方面,廖宗魁建議,投資者中期可重點佈局兩條主線。“首先是經濟復甦主線。一季度多項經濟數據好於預期,隨著減稅降費落地,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在二季度開始回升,業績拐頭向上確定性高的板塊和個股將受到青睞。金融、消費和週期中下游等板塊都值得精選佈局。其次是科創板與改革主線。一方面,科創板有望在二季度正式推出,將對科技板塊形成風險偏好上的刺激,電子、通信和計算機等板塊可考慮;另一方面,國企改革有望提速,國務院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未來競爭性領域的國企改革(股權激勵、混改等)值得重點關注。”廖宗魁稱。

記者 李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