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石門灌區:構建“三駕馬車” 打通灌溉服務“最後一公里”

漢中石門灌區:構建“三駕馬車” 打通灌溉服務“最後一公里”

4月28日,石門局段家山水管站表彰標兵片區及渠道維護先進單位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如何打通灌溉服務“最後一公里”,保障糧食安全?陝西省漢中市石門水庫灌區貫徹“工程補短板,水利強監管”的要求,通過建立專職水管員隊伍、加大水利工程投入、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三駕馬車”機制,努力破解存在多年的基層水利管理難題。

專業化水管隊伍解決灌溉放水大問題

在城固縣柳林鎮段家山村村民段俊國的秧畝田裡,水稻小苗秧長勢喜人,段俊國正忙著放水泡田準備夏插。石門灌區南乾渠二十九鬥經營人、年屆70的曹儉祥告訴筆者,他專職從事基層水管工作已經52年,段家山村糧食連年豐收,得益於水利部門修建石門水庫灌溉工程,把水引到田頭。前幾年水管站選聘他當經營人,去年確定專職放水員,他手下又有了1個“兵”。夏灌開始後,他和放水員組織鄉親按順序輪水灌田,村民再不用揹著被褥睡在渠口上守水了,不僅省工省力省錢,而且莊稼產量提高,也沒有了以往旱時為搶水而打架傷人的現象。

漢中石門灌區:構建“三駕馬車” 打通灌溉服務“最後一公里”

石門灌區水管站負責人與基層水管員簽訂聘用協議和安全承諾書

段家山村的變化是近年來石門灌區建立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強化服務的一個縮影。段家山水管站灌溉面積13000畝,除了5個片區長,還聘任的有專職水管員24人。漢中市石門水庫管理局灌溉科副科長任遠介紹,石門灌區灌溉了40.2萬畝農田,大部分是水田,用水比較集中。原來一直沒有專職基層水管員,渠道里的水放不到田裡,時常為爭水發生糾紛,打死打傷的案件年年發生,群眾意見很大。灌區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從2015年開始,推進末級渠系水管體制改革,組建以農民為主體、由水管單位調配管理的基層水管員隊伍。今年聘用專職片區長60人,聘用經營人183人(其中專職106人)、放水員379人(其中專職363人),年度經費預算385.23萬元,還統一購買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目前三級水管員已全部上崗履職,檔案齊全。

漢中石門灌區:構建“三駕馬車” 打通灌溉服務“最後一公里”

漢中市石門水庫管理局組織職工渠道測流操作比賽(攝影 牛江林)

在管理方面,管理局出臺了《灌區末級渠系日常維修養護管理辦法》,各水管站與片區長、經營人、放水員簽訂聘用合同,明確工作職責、考核辦法和報酬,及時召開灌溉動員會,全面部署夏灌工作,統一了基層水管隊伍的思想。他們還開展以配水、管水、用水為主要內容灌溉培訓,規範服務內容,進一步提升水管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

翻開水管站的《水利工程巡查記錄簿》以及片區長、經營人的工作登記簿,發現對於村民反映的各類合理要求,他們幾乎都在半小時內趕到現場,和用水戶協商、解決。

多方籌資加大水利工程投入讓放水更容易

作為陝西省最大的水稻灌區,石門灌區建立水利工程多渠道投入機制,致力於改善灌溉條件,夯實水利發展基礎,補齊灌區基礎設施短板。

自古詩言蜀道難,誰知灌區建設艱。說到石門灌區實施的15期節水改造項目建設,管理局工程科科長楊曉偉如數家珍:自1999年至2013年,共完成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設投資1.87億元。項目實施後,灌區三條幹渠總引水能力由實施前的41立方米每秒提高到48立方米每秒,渠道工程原有險工段和“卡脖子”工程得到有效治理,渠道輸水安全性逐步提高。灌區渠系水利用率由實施前的0.58提高到0.672,畝均灌溉用水量由921.2立方米降低到799.9立方米,年節約水量5876萬立方米。該局計劃未來三年,投資4770萬元,對東干渠等7條渠道進行襯砌改造。

漢中石門灌區:構建“三駕馬車” 打通灌溉服務“最後一公里”

石門灌區水管站職工到田間宣傳農業水價改革(攝影 崔建榮)

管理局利用每年冬閒時間,發動灌區群眾投工投勞整修灌區水利工程,冬修清淤成為灌區村組每年例行的常規工作任務。2017、2018兩個年度年灌區共安排專項資金998萬元,對灌區骨幹渠道進行維修養護和清淤整修,新建、改造鬥計量設施418座,分渠口噴繪計量標尺2000餘處,鬥口安裝自動化測報水位計30處,骨幹渠道的量水、行水條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他們還爭取到省財政的補貼每年1204萬元,主要用於對石門灌區末級渠系工程的維修養護。

目前,國家投資1.5751億元的市級重點工程——石門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進展順利,已經完成洩洪中孔啟閉機排架改造和啟閉機安裝,左岸洩洪洞開挖210米,上壩交通道路2#隧洞擴挖120米,年度工程建設投資完成額達到2800萬元。

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破解灌區發展難題

2017年,漢中市石門水庫灌區著力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立足全灌區搞好水利改革發展。他們認真總結2個管理站進行試點取得的經驗,探索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2019年在全灌區推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漢中石門灌區:構建“三駕馬車” 打通灌溉服務“最後一公里”

漢中市石門灌區渠通水暢, 插秧不慌(攝影 崔建榮)

去年12月,漢中市物價部門批覆石門水庫灌區農業灌溉水價上調1分,達到0.083元每立方米。灌區管理局結合實際制定出適用於石門灌區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突出“水權、水價、管理、服務”四個關鍵著力點,進一步摸清情況、明確水權、建檔立卡,通過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爭取國家財政精準補貼,強化用水管理,嚴格執行水價政策,嚴抓用水過程和末級渠系規範化管理,徹底改變以往那種大水漫灌、粗放管理、層層加碼收費的老套路、老辦法,切實減輕用水戶澆地用水負擔,提升群眾滿意度,實現農田水利工程良性運行。

按照《石門灌區績效考核評價辦法》,推行灌區績效考核管理,把用水管理、收費管理、工程管理、安全管理、隊伍管理以及黨建、精神文明建設等各方面的工作細化為40多項考核指標,把交不夠水、丟失票據、工程巡查管護失責、工作落實不力等各種現象都放進去,量化考核到人到事,考核結果與單位、與個人的績效獎勵兌現掛鉤。廣泛開展夏灌勞動競賽,競賽的主題是“比用水、比管理、比服務、比改革、比效能”。管理局每年還開展崗位技能比賽,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質高、品行優、服務好的灌區水管隊伍,凝聚起追趕超越、奮勇爭先的強大合力,促進灌區管理和工作成效的雙提升。

漢中石門灌區:構建“三駕馬車” 打通灌溉服務“最後一公里”

灌溉條件逐步改善,漢中市石門灌區連年獲得大豐收(攝影崔建榮)

治國安邦民為本,生產生活水當先。石門水庫管理局工會主席徐培軍在夏灌會上指出,石門灌區“三駕馬車”已經高速跑起來,必須步調一致,不能顧此失彼。下一步,還要積極爭取中省補助政策,繼續加強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彌補基層水利管理網長期存在的漏洞,讓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保持通暢。(通訊員 喻東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