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有乾坤。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中家具文化作为这个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通过祖先们的劳动创造,逐步形成了一段段各具风格特色的独特形式。

自家具诞生之日起,一直到明清时期达到家具艺术的顶峰,古典家具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演变过程,这种风格的变换在古画中就有体现。我们在欣赏祖先们的艺术瑰宝时,不妨沉下心来,一起去品味藏在古画里的家具艺术。

画中有乾坤。

周昉《调婴图卷》

两晋时期

中国最早的传世画是帛画,是在帛织品上画画,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可惜帛画上面并没有画家具,说明家具在中国出现并不太早。

画中有乾坤。

比如这幅中国最早的单幅人物画,此画于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一号墓出土,画中男子的坐具竟然是一条龙,画得相当精彩、气势如虹。

画中有乾坤。

《帛画人物御龙图》

在两晋以前,从商周到汉魏,中国人的祖先一直是席地而坐或者坐床,没有高型坐具,所有家具都是低矮的。

坐的家具主要是席子和床,床上放一个可以倚靠的凭几,坐卧基本离不开床,脚不着地。

画中有乾坤。

中国人最早坐的方式虽有很多种,席地跪坐、伸足平坐、侧身斜坐、盘足趺坐,就是没有垂足坐。垂足坐也就是现在人们平常的坐姿方式,当时没有这种坐姿,所以高型桌案也是不存在的。

佛教传入以后,坐具开始进入中土,南北朝时“胡汉杂居”,又来了大批外国人,带来很多高高的家具。

画中有乾坤。

《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唐朝

唐代家具产生于隋唐五代时期,垂足而坐成为一种趋势,凳子即为唐代国人“坐起来了”的例证。因此高型家具迅速发展,并出现了新式高型家具的完整组合。典型的高型家具,如椅、凳、桌等,在上层社会中非常流行。

画中有乾坤。

陕西长安南里王村唐墓壁画

此时的唐代家具,具有高挑,细腻,温雅的特点,以木质家具居多。唐代家具传世者无一,欲了解唐人家具陈设情况,基本只能借助绘画、出土壁画等图像资料以及少量出土模型。

画中有乾坤。

敦煌138窟壁画

这幅唐《内人双陆图》描绘了唐人上流社会的妇女在玩双陆棋的一幅场景,图中出现了双陆棋盘,还有妇女坐的凳子。

画中有乾坤。

唐《内人双陆图》

画中有乾坤。

唐 螺钿双陆木棋盘

图中的凳子与后世的鼓凳稍有不同,鼓凳的下部一般都有托泥,而图中唐人妇女所坐的更像我们现在语境中的凳子,这两张凳子都没有托泥。

凳子用蓝漆做装饰,上面绘有花草纹。凳子的结构、造型与后世凳子的结构基本相同,凳面为藤制,腿子的造型为花牙腿,腿子上部有断头牙板,起到稳定凳子结构的作用。

画中有乾坤。

唐周昉《宫乐图》——月牙凳

再如唐周昉《宫乐图》——画中餐桌踢打浑厚,装饰华丽。贵妇们座下是月牙凳,凳面略有弧度,符合人体工学,体态端庄浑厚,造型别致新巧,装饰华丽精美,是最具大唐风采的家具。

画中有乾坤。

月牙凳

五代十国

五代后蜀 《丘文播文会图》中出现了一张榻,注意榻的壶门造型,与唐代双陆棋盘的壶门造型非常相似。还有同时期的《黄筌勘书图》、《周文矩按乐图》、《浣月图》等等,都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艺术风格上对于唐代艺术风格、生活习俗的延续。

画中有乾坤。

五代后蜀 《丘文播文会图》

《黄筌勘书图》出现了有围屏的罗汉床,如意纹壶门造型在唐代家具上十分流行,而这种流行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直流传下去。图中还出现了矮几,这样的格栅式几的造型一直沿用到清代。

画中有乾坤。

《黄筌勘书图》

五代 《周文矩按乐图》中的凳子与唐代古画中的凳子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凳腿为花牙腿,上部有断头牙板与束腰连接,凳子以朱漆装饰。可以看出自唐始这些家具的基本元素就已经固化,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基因之一。

画中有乾坤。

《周文矩按乐图》

五代 《浣月图》中有一只朱红漆髹饰的香几,几面下有束腰,花牙腿,有托泥。在唐代有很多家具的造型已经固定下来了,这些家具的造型与结构在后世改变很少,这样的香几一直到清代都还在制作。

画中有乾坤。

《浣月图》

宋朝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高型家具全面取代矮型家具的时期,这个时期同时也开创了素雅高洁的文人家具风格。北宋继承了唐代的艺术风格,也继承了唐代部分家具造型。

画中有乾坤。

《风檐展卷》平头案

宋代汉族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正的艺术风格,其家具、陶瓷、漆器、染织多造型古雅、色彩纯净,并且内敛天真,不事雕琢,以质朴取胜,给人清淡雅致之感。

画中有乾坤。

赵佶《听琴图》局部

宋代的床,主要是摆放在卧室供睡觉用的卧具,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而榻则是安放在书房、客厅的坐具,具有陈设的功能,更注意装饰与美观,当然也可用来躺卧、憩息。宋榻有点像现代家具中的沙发,今人的客厅少不了一套沙发,宋人的客厅则少不了一张坐榻。

画中有乾坤。

《五老图》——画柜、画案、凳、香几

从南宋人摹《韩熙载夜宴图》的“听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的床与榻。图中的床为帐床,三面有围子,铺有床单,帐帘卷起,露出一面围子与一角锦被。榻是黑漆的围子榻,围子绘有装饰画,上面坐着主人韩熙载与一位红衣客人。

画中有乾坤。

《韩熙载夜宴图》

椅,宋人一般写成“倚”,显示出椅可以倚靠的功能。除了靠背椅,宋人还给椅子装上扶手,变成扶手椅。跟凳相比,椅更强调坐着的舒适感。

画中有乾坤。

《秋庭戏婴图》宋·苏汉臣(局部)

传为南宋刘松年的《十八学士图•展书》就画了一张靠背椅、一张扶手椅。图中的书桌,是镶嵌了大理石板的黑漆花腿桌。众学士围坐在一张前,榻的冰盘沿造型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剁边”,“剁边”这个家具符号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而明清家具对于“剁边”的使用比比皆是。

画中有乾坤。

《十八学士图•展书》

宋代还有一种也很常见的墩形坐具,叫做“坐墩”,从形制上可以分为圆墩 、鼓墩、方墩。从造型看,比凳更为美观。《十八学士图•观画》上就出现了一个鼓墩。

画中有乾坤。

《十八学士图•观画》

元代

人们习惯上把宋代与元代的家具风格,统称为宋元风格。元代家具多沿袭宋代传统,但也有新的发展,结构更趋合理,为明清家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抽屉桌是元代的创新。

画中有乾坤。

画中有乾坤。

《史籍》——坐具

《史籍》中的元代家具,画中的坐具非常别致,是供蒙古族最高统治者可汗极其夫人两人同时共坐的双人座椅。

明代

明代家具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明式家具,着重一个“式”字,不管制作于明代或明以后何时,也不论贵重材质和一般材质,只要具有明代家具风格,皆称之“明式家具”。狭义则指明代至清代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

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家具的流通,有更多人加入了家具的研究行列当中,促成了明代家具的大发展。

画中有乾坤。

《李端端图》明·唐伯虎(局部)

明代家具在继承宋元风格家具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推陈出新形成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把中国古代家具推向顶峰时期。

明代以前的家具大多都不用硬木做,容易损坏,存世量极少。那时国内硬木珍贵木材不充足,时时依赖从东南亚、南亚进口。直到乾隆嘉庆一段时间开放海禁之后,木材才能支撑起优质家具生产手工业。

画中有乾坤。

《桐阴图》

明式家具多采用硬木,以黄花梨、紫檀木最为常见。结构采用榫卯工艺,造型实用和艺术兼备。

明式家具极少漆,也没有过多雕刻、镶嵌,突出木色纹理,体现材质美,有清新雅致、明快简约的风格。

黄花梨木色黄,清香味。明代家具多用黄花梨。紫檀色深如漆,纹理细密,像牛毛,木质细,适宜微雕,味香中带辣,历来是最名贵的木材,清代用紫檀木较多。

故有称,传统家具,明代尚黄, 清代喜黑。

画中有乾坤。

画中有乾坤。

著名的明仇英《汉宫春晓图》中出现了条案、桌、椅、凳等,画中展示了数件精美的红木家具,包括平头条案、方几、古凳,无不彰显着皇家高贵奢华的气质,突出了宫廷红木家具的特点。从外形来看,其为典型的明式家具。

清代

清代家具的品种,在明代的基础上多有发展,出现了众多的新品种,家具的造型也与前代不同。

清式家具从开始萌芽到形成独立的体系,大致是从清康熙早年到晚年的四、五十年之间,它与满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画中有乾坤。

《王原祁艺菊图》清·禹之鼎

清式家具的总体尺寸较明式家具,追求更宽大、更厚重、更奢华的风气,相应的局部尺寸也随之加大。

清式家具最求装饰绝对的繁琐和复杂,故而其装饰极为华丽,制作手法汇集了雕刻、镶嵌、髹漆、彩绘、堆漆、剔犀等多种手工技艺,繁纹重饰。

多结合厅堂、卧室、书斋等不同居室进行设计,分类详尽,功能明确。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形成了清代家具的风格。

画中有乾坤。

《纳兰容若像轴》

清康熙年间,禹之鼎所作的《纳兰容若像轴》里的罗汉床用料宽绰、体积硕大,罗汉床背板上镶嵌以云石,山水纹理让家具整体的感官看起来气势恢宏。

清《乾隆行乐图》局部右下角有个湘妃竹的茶棚,竹上均匀铺洒红褐色的斑痕,迹似泪珠,形如烟霞,疏密得宜,韵味隽永;乾隆所坐的为根雕椅,虬枝铁干错乱蟠扎却颇有韵律,正是清人喜爱的风格。

画中有乾坤。

《乾隆行乐图》

画中有乾坤。

《照盆婴嬉图轴》

类似的根雕家具在清人丁观鹏的《照盆婴嬉图轴》也有一件,不过这件更大。

还有清代外国画家郎世宁所绘的《哈萨克贡马图》。这幅画描述西部民族哈萨克人向乾隆献贡马,表示效忠满清王朝。乾隆坐在屏风前的一把圆后背交椅上,面色威严镇静。

画中有乾坤。

画中有乾坤。

《哈萨克贡马图》

从家具出现到明清时期,我国家具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看完这么多藏在古画里的家具,你是否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呢?

画中有乾坤。

遇见东方

学做美学生活家

让中华之美

开启一周好心情

周一赏析文化精髓

周二饱览国家宝藏

周三科普奇技淫巧

周四揭秘家居文化

周五换换口味

让东方与西方撞出火花

周末偷得闲散

读书 赏花 听戏 品茶

与东方相遇

让中华美学发扬光大

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