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賞析,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壓其所生。夫唯不壓,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老子《道德經》賞析,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當人民不畏懼統治者的威壓時,那麼,可怕的禍亂就要到來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謀生的道路。只有不壓迫人民,人民才不厭惡統治者。因此,有道的聖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現;有自愛之心也不自顯高貴。所以要捨棄後者(自見、自貴)而保持前者(自知、自愛)。

老子《道德經》賞析,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賞析:

本章提出了保持統治威權的一個基本原則——“無狎其所居,無壓其所生。”。這個原則不僅適用於治國,對於修道養生等等方面也是一樣適用。政府對百姓的關係應該是恩威並施的,而且應該恩重於威。恩來自於“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的德行,恩才是“無狎其所居,無壓其所生。”的。根據“大者宜為下”的原則,相對強勢的政府就應該對老百姓經常採取低姿態,關注老百姓的利樂疾苦。只有這樣,老百姓在政府不得已用“威”時才會有足夠的心理緩衝。父母對待不懂事的小孩也是這樣,任何一種“威”——嚴格教育都是以“恩”——對孩子的愛作為基礎的,而不是把愛當作藉口。無“恩”之“威”,只會讓弱者逃走,而強者奮起反抗。從修行道德的角度上說,由於世間萬物都是在微妙的平衡中取得穩定的,所以每取得一點某個方面的進步,必然會對其他方面早成壓迫或損害。暫時的壓迫和損害是必然的,但是不能讓這種狀態持續發展,否則一旦超越那個壓迫和損害的底線,就會失去平衡。失去平衡就會前功盡棄甚至危及生命。在平衡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注意平衡,這就是“動靜之道”另一個角度的解釋。

老子《道德經》賞析,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