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為什麼很難推廣?

醉墨客林世偉


京劇作為中國優秀傳統劇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在,京劇的推廣確實面臨窘境,無論男女老少,對京劇的熱愛和尊崇都不同程度地降溫了,這就是京劇在今天的現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近百年裡,京劇曾做為中國戲劇的主流劇種,從創始到發展再到繁榮,雖然也經歷過波折,但總體一路向好,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籬巴人,都對京劇藝術情有獨鍾,其中也產生了大量的京劇票友。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為京劇藝術創造了更加寬鬆.自由發展的舞臺,六十年代的京劇樣板戲,更是把京劇藝術推向了高峰。在中國各種群眾文化活動中,京劇已成為人們欣賞藝術.參與藝術的廣泛行為。

在新中國建國前後的一百多年裡,京劇藝術日臻成熟和完善,湧現出了多家京劇流派和多位京劇藝術大師。這在其它劇種中是難以想像的。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文化和文藝走向世界,而世界的文化和藝術,尤其是西方國家的文化藝術及價值觀湧入中國,不可能不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及人們傳統的“三觀”產生衝擊和影響,使中國和西方的文化藝術相互交織,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也會發生質或量的改變。

從現在看,年齡大一點的人群對京劇還是有感情的,年輕人則由於受西方文化藝術影響更多一些,加之現代人工作生活的快節奏,對京劇說念唱打.有板有眼的藝術形式就很難接受了。

現在,中國的京劇藝術同樣也要進一步改革開放。原有的京劇劇目唱了一百多年,總會讓人感到乏味,應該像京劇樣板戲那樣,在不失京劇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多創作一些充滿現代氣息.多反映現代生活.對白和唱腔減少拖音的乾淨利落的新京劇,也可能會適應京劇藝術的發展。

中國的京劇藝術難以推廣,肯定有內在和外在的原因,現在,應該認真地總結經驗和教訓了。





韓楓3897


京劇在我國是中央電視臺有專門頻道的。可以說,國家在這個方面是力主推廣的。但是,我只是看現代京劇樣板戲。每次樣板戲我必看。但是這個頻道基本上不播放現代京劇樣板戲,都是老京劇。老京劇與樣板戲相比,無論從動作,唱詞,對白,語言,音樂,背面自然場景以及思想內容,都是無法比的。比如,智取威虎山中的滑雪,翻山越嶺的動作,與老京劇比較,顯得健美與矯健,動作功夫也是體操冠軍水平。老京劇中有這樣的體育運動場面嗎。再有,語言與思想內容,道理深奧與富有哲理,但是表述通俗易懂,高語音文化的人,與文盲都能夠即時理解到心裡。如,沙家浜智鬥中的唱詞與對白。阿慶嫂對被中央軍劉副官正在追趕著的小蘭說,劉副官是與你鬧著玩呢,說著趁勢把劉副官搶的小蘭的包,從劉副官腋下拿了過來,交給了小蘭。這個語言與動作就是為人處世的圓滑,既沒有使劉副官失掉軍官的體面,又為普通百姓要回了東西,還使劉副官體現了親民的一面,劉副官的心底也受到軍愛民的教育。這樣的官與民相處和諧的場面,是每個普通百姓與軍隊都是愛看的。雖然劉副官是在抗日戰爭時國民黨中與共產黨新四軍暗中對立軍隊中的軍官。但是,在公開大義方面,都得發揚軍愛民的精神。再有,背靠大樹好乘涼的俗語,人走茶涼的人情世故,來的都是客,司令的鴻福廣,遇難又呈祥。等語句。都是很好的語言接續。還有奇襲白虎團的唱詞,如,行動中,需靈活,指揮要果斷,逢敵人儘可能避免糾纏。入敵後並非你孤軍作戰,我帶領穿插營緊隨後邊。兵貴神速莫遲緩,要準時搗毀他的指揮機關。歌詞體現了有經驗的團級指揮人員對下級的叮囑。言簡意賅。有藝術意識。還有,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唱詞,支委會上,同志們語重心長,千叮嚀萬囑咐,給我力量。一顆顆火紅的心吶,溫暖我胸膛。黨的話,句句是勝利保證。還有,少劍波唱詞,這件事事情重大,還要開支委會討論決定。歌詞意義深厚。這些歌詞,都是體現了人民是歷史前進的動力的思想。所以說,不是京劇沒有推廣,而是京劇已經深深紮根在人民心中。因為已經有了京劇樣板戲,樣板戲在我國社會上,政治上,人民性方面,文化方面,精神方面,都已經證明是及其成功的路線方向。只是,現在的文化藝術官僚,不深入馬列主義思想研究才造成的京劇不能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局面。不能成為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她的局面只能是曲高和寡。


用戶9968257603796


京劇作為國劇、國粹,目前正經歷著外來文化、快餐文化、兄弟曲種的多重挑戰,已呈現觀眾群體老化、傳統劇目失傳、新編劇目受冷、演員水平低下等整體滑坡趨勢。如何振興京劇是個宏大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社會的文化方向引導,也需要京劇人自身不斷努力。努力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提高自身水平,二是加以推廣,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觀眾瞭解京劇,從而喜歡上京劇。題目所問為什麼推廣京劇很難,

我想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吧:

1:京劇博大精深

京劇行當齊全,表演程式完美,能列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併非浪得虛名。正是它的博大精深成了一把雙刃劍。京劇絕不是聽個一段半段、講個三言兩語、學個四天五天就能明白其中奧妙的。欣賞京劇需要時間的積累,在當今,無論是推廣者還是被推廣對象,幾乎都不可能有大把的時間用在京劇的推廣上。

2:誰來推廣

既然說到推廣,自然是內行、專業人士向不懂、不喜歡京劇的群體做推廣。但問題關鍵是誰來組織、誰來做?要求演員無償的、長期的宣傳推廣,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單個的、孤立的推廣杯水車薪,只能算是聊勝於無,起不到實際作用。

3:文化知識“碎片化”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是否提高了社會效率不敢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人們變得越來越沒耐心。習慣於單刀直入,直奔主題。對系統性的東西變得越來越牴觸,而京劇恰恰是需要具有相當的文化、歷史、修養、國學、韻律等底蘊才能真正領悟其妙的。在一個浮躁的社會氛圍下,向一個浮躁的群體,推廣一個深沉高雅的藝術,其難可想而知。

4:國家一直在做推廣

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專門開闢了戲曲頻道,致力於傳播、推廣戲曲文化。更有“跟我學”、“名段賞析”等欄目普及京劇以及其他劇種的基本常識,這本身就是在藉助媒體的力量推廣,只是效果是否顯著、形式是否恰當等具體操作上還有待提高。

5:有識之士也在做推廣

很多京劇界有識之士也在努力做著京劇的推廣,比如王佩瑜,經常利用媒體、網絡和戲迷朋友交流互動,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不僅普及了京劇知識,提高了京劇的認知度,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培養了自己的觀眾群體,可謂一舉多得。只可惜這樣的演員、這樣的舉措太少了。

總之,京劇的推廣是一個從上到下的系統工程,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只要堅持,加以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古老的京劇藝術肯定會再度輝煌。

明揚51,個人淺見,歡迎指正,期待關注。






明揚51


京劇是我們國家傳統的戲劇藝術,經過不斷演變傳承,是一種高度藝術化的表演形式,被譽為“國粹”,併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名錄。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近些年京劇的卻逐漸的衰敗。

個人認為京劇難於推廣的主要原因是文化氛圍的缺失和文化修養的不足導致京劇這種藝術形式難於“看懂”、難於“欣賞”。京劇的表演需要大量經驗積累,京劇的欣賞均需要有深厚的藝術修養,沒有而耳濡目染的文化氛圍就根本無法欣賞的了京劇,雖然近些年逐漸開始重視傳統文化,但欠賬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補上的,相交京劇繁榮時期好的演員少之又少,平時很難看到一場好的演出,而低水平的演出又造成新的觀眾看不下去,就造成了惡性循環,同時能看懂戲劇的人也已經組建老去,所以京劇的發展就越來越難。好的演員少,能看懂的觀眾少,能看到好的演出更少,推廣也就難上加難

另外,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各種娛樂方式的豐富也衝擊著京劇這一藝術形式,社會的浮躁,生活節奏的加快,導致人們更喜歡快餐文化、通俗文化,也進一步增加了京劇的推廣難度。


東北官話


京劇的故事情節不反映當代,只一味復古唱古,唱腔設計不變革,只一味的咿呀咿呀仿古,音器搭配不創新,只一味承古。一句話,只一味講傳承復古,只有死路一條。不要講它的博大精深,沒文化沒修養人看不懂,它就是一供人們看的戲劇(舊社會把演員稱戲子,可見京劇也不多高雅博大精深),再好的戲沒人看,不是觀眾的問題,而戲劇本身的問題。地方戲予劇《朝陽溝》在我國北方地區六十多年至今不衰,特別是婚禮進行時,一般都放巜朝》劇唱段,有人把巜朝》稱為婚禮進行曲。予劇劇本不少於百部,為什麼這一部長唱不衰,關鍵是《朝》劇內容演當代人物,唱腔設計大膽革新,取消了吚呀嗨嗨…的很長哼嗨唱段,有的地方近似歌劇,樂器組合打破常規,歡快明亮有強烈時代感。現代八個京劇也稱樣板戲,同樣也是演當代人物,唱腔設計做了大膽修改近似歌劇,取消了冗長的哼哈,樂器組合創新。所以,現代的觀眾才認可。這些現象不應該借鑑嗎?應該怪罪觀眾嗎?只講傳承守舊,不講創新發展,不怨觀眾沒文化,只能怨文藝工作者無知識。


用戶5529


京劇雖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所謂國碎。但她發展到今天快要被淘態的地步是有主客觀原因的。主觀是京劇不願改革,客觀是社會飛速發展帶來更多的文化生活。京劇自身不去改革,適應現代社會。那她只能被淘態。

l,她的做,念,唱,打給多數人的感覺是陽春白雪,曲高寡和。曲調雖優美,但唱詞讓人聽不清,聽不懂,吱吱呀呀不知唱的是什麼。在遍地是通俗文化旳今天是不受歡迎的,尤其是年輕的一代。試問年輕的人不喜歡,她能發展下去嗎?!

2,節目陳舊,不能與時俱進。老是帝王將相那些老掉牙的節目離現實太遠,讓人提不起興趣。應多演一些讓人能看懂,聽懂的現代戲。比如樣板戲就較受人喜歡,許多人都能唱上幾句。

3,伴奏音樂單調,應加進一些其他樂器,象樣板戲的伴奏就很受人歡迎。如《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的音樂威武雄壯,震撼人心。

4,道白要大眾化即白話,不要全是文言,讓人聽不懂。聽不懂,人們還歡迎嗎?

京劇必須與時俱進,去其糟泊,留其精華,深化改革,貼近生活。讓其適應今天的社會,讓其走出帝王將相,走進人民群眾,貼近人民生活。

現在不是談推廣,而是如何改革京劇,讓京劇受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年人喜歡。若年輕的一代不歡迎,談推廣就是一句空話!


金聲51


學京劇難,推廣京劇更難,這是中國進入互聯網時代面臨的一次思考與變革。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此言說明京劇有別於歌舞,一招一式頗有講究和故事,就像我國的詩與詞講究韻律,用一句不貼切的話來說,好比八股文,只能這樣不能那樣,所以言及京劇一招一式有故事有情節,具有不可替代性。

說到京劇難推廣,一是前面說到的學京劇難,豈非一日之功即可登臺。而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家庭生活的高壓力,迫使人們即使有興趣也沒時間。二是京劇表現形式單一。多古裝多古戲,脫離於現代生活,除上世紀六十年代有過現代京劇的嘗試,終因有始無終而終結。三是京劇未實現平民化。除去古戲中的服裝不論,缺乏短小精幹的表達形式。

綜上簡述,京劇不是不能推廣,首先是對京劇要重新認識,不能守著幾個老劇種年復一年沒有吸引力。其次,要勇於變革創新,要吸納六十年的現代京劇變革的經驗,將現代生活融入京劇,催化京劇邁向新生。三是要做到京劇普及平民化,以現代生活中的人和事融入京劇中,使京劇煥發現代氣息,挑動人們對新的現代京劇更直觀的興趣。演唱形式要易於煥起人們的激情,又能象歌曲那樣短小精幹,容易記憶和演唱。

一句話,中國的京劇已走在十字路口,要適應現代快節奏的生活,要貼近現代的人和事。變革創新是京劇唯一生存延續的機會!


Li-yanmei


這些年來商品物質的發展刺激起人們追求享受的慾望,一下子把正常的文化心理破壞殆盡,消費和文化聯繫在一起,形成了現在巍巍壯瀾的大眾娛樂文化,人們不再需要那種一唱三嘆和迴腸蕩氣的意蘊,一板一眼程式化的舞臺模式,需要的是能夠赤裸裸地滿足當代下感官的直接衝動,哼幾聲扭扭臀晃晃頭就能得到情感釋放的直白性,品味和含蓄對當下人來說:太累。



[京劇在當代已趨於儀式化、形式化]

2審美趣味已轉變; 京劇至今已有幾百的歷史,集雜打、音樂、舞臺、美術多種藝術融為一體,其表現形式的陳舊與當下似乎格格不入了,而且程式化、模擬化、說唱詞曲化已遠離大眾審美目標,現在只有少數老年人還愛好京劇,年青人曲高難寡。現代電視劇和電影以及動漫以其生動性、逼真性、世俗化充斥滿了現代人娛樂心理,而傳統藝術所追求的一種內在的“神"已消褪,其審美市場一片蕭凋。



3注意傳承和創新;京劇集含蓄、典稚、精緻於一體的精神品格,是積沉了民族審美習慣和文化傳統的藝術瑰寶,我們有責任要傳承下去,但一定要創新改進,使其融入現代化文化因素,像我們把《梁祝》戲劇中融入影視效果,也達到傳統突破;也如流行樂壇李玉剛把京劇的詞\\舞與現化流行音樂結合的《貴妃醉酒》、《清明上河圖》以及《青衣》得到廣泛好評,這是京劇再生藝術的弘揚。



夢裡花落知多少718


進入智能多媒體時代,傳統的東西都受到了衝擊,都存在著難以推廣的問題,不只是京劇!

但也用不著刻意的去推廣,好的玩意自然有她的屬性。所以京劇肯定有鍾愛她的群體。

由於受到了新媒體的衝擊,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但並未失去本身輝煌。她依然是世界三大表演體糸,頂尖藝術。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當人沉澱下來後,當自己的藝術修養達到一定高度後,當你在智能媒體中穿梭而身心疲憊時,或者當你遍及所有藝術形式後,你就會感悟到京劇深厚的藝術昧力與文化內涵!

所以好的東西不必強加於人,而是憑藉自身的昧力去吸引人!

世界上的所有藝術,那個門類能象京劇這樣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歌劇,舞劇,話劇,雜技還是交響音樂?都不是!只有京劇要求唱唸做打舞並重,手眼身法步全能。相反京劇卻包羅了所有的藝術形式。難怪想把京劇翻譯成貼切的外語稱謂都不可能!

所以京劇會象唐詩,宋詞,漢賦,書法,繪畫,交響音樂那樣客觀的存在。但不會獨霸一方,強求於人。到了哪個層級,自然會喜歡!你什麼都不行,還去看京劇,京劇當然與你格格不入!








乾杯安德烈


我國戲劇發端於隋唐時期,興旺於元朝,成熟於明清。時至今日,京劇又步入到了興盛期的末端,說來令人扼腕。筆者認為,京劇推廣難的根本問題出在沒有一個好的劇本。劇本,是一劇之本,沒有一個好的劇本,怎麼能指望該劇收到如意效果呢?曾記得,清末民初的〈定軍山〉上演時轟動劇壇,其理由就是劇情與當年的國情很相像。又記得當年郭沫若話劇〈屈原〉上演時轟動山城重慶的盛況,其理由也是劇情反映了國情,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抗戰的決心和信心。再比如上世紀六十年代出臺的〈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紅燈記〉等現代京劇,為何能做到誰人不知、無人不曉?其根本原因,就是劇本真實地反映了人們所熟悉的關心的社會現實。因此,推廣京劇其實並不難,難的是缺少充分反映人民心聲的好劇本。如果今天的作家能創作出一批反映農民工、快遞小哥、一帶一路建設者生活的好劇本,推廣問題還用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