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一部電影的名字,證明你已經不再年輕?

默待無名


我來講個故事。。。

那年我6一7歲吧,大院裡放《洪河激浪》,因為是解禁且內部放映,所以彙集了周邊“廣大群眾”,故而改8點放映為次日凌晨1點放映。內部通知先回家睡覺。。。

我兄弟姐妹三人,哥哥、我、妹妹。

到一點時,我因熟睡未醒,父母便帶著兄妹去了。不巧,我中途醒來,發現被“遺棄"。。。

啊。。。豪哭至今!


FF大巫


我們那年的電影:

我叫″小鈴鐺",家住″槐樹莊"。左鄰″白毛女",右鄰″李雙雙"。″今天我休息",正在討論"家庭問題",突然來了″不速之客",說是丟了″秘密圖紙",叫我″跟蹤追擊"。我跨過了″萬水千山",走遍″林海雪原",來到″箭桿河邊"。望著初升的″紅日",我寫下了″渡江偵察記"。我跟隨″山間鈴響馬邦來",到了″林家鋪子",問了″哥倆好",找到"大李小李和老李"。在″蝴蝶泉邊"認識了″五朵金花",拜會了″劉三姐",詢問了″阿詩瑪"的近況。告別了″冰山上的來客",和″雷鋒"一同登上"特快列車",我們參加了″鐵道游擊隊"。為了保衛″糧食",我們發明了″地道戰"″地雷戰"。在″平原游擊隊"和″獨立大隊"的協助下,根據″紅孩子""小兵張嘎"″英雄小八路"送來的″雞毛信"。通過″永不消失的電波",經過″奇襲",最終取得了″上甘嶺"的勝利。通過″南征北戰"的煅煉,我″在戰鬥中成長"。

這是我的″電影史",還有落下的,請朋友們補上。謝謝!


眸子8552


1966年香港電影《畫皮》,那時候,電影不分級,這是中國大陸第一部放映的恐怖片,也不知道當年父母就是心大,我爸單位分發的電影票,去看電影,我爸就用自行車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去看這鬼什子電影,我當年不到十歲,我哪敢看啊?

特別是片中有一出,女鬼在那裡畫皮的場景,那女鬼轉過頭來,電影院都是一片驚呼,我在幹什麼,我把頭緊緊地躲在椅子後面,根本不敢看一眼。等到畫皮場景結束,就開始重頭戲女鬼掏心那一幕,我的乖乖啊,我就聽得電影院他們看過不止一邊的再喊,要掏心了,要掏心了,那時候我恨不得把頭埋在地縫裡,根本不敢看電影一眼。這時候聽到電影院有小孩嚇哭的聲音......

最後,老道士和女鬼搏鬥那一幕,我算是才敢睜開眼睛看一下,就看見那女鬼要跑,老道士一劍飛出去,正中女鬼,前心貼後心,可憐那麼漂亮的女鬼死了,就剩一張皮了!

出了電影院,有小夥伴問我,你看了掏心那會兒害怕不,我連說我不怕,我一直睜眼看完了!

這電影看完了,確實摧殘小孩子的心理,那時候我就天天問媽媽,這世上到底有沒有鬼,我媽媽那時候還迷信經常找人算命啥的,估計她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說沒有吧,電影上演的有,說有吧,晚上我和妹妹會嚇得睡不著覺,最後好像我媽說的是,只有鬼才能看到鬼,人看不到鬼,有好鬼和壞鬼,好鬼就是電影上那個有法力的道士之類的,專門來殺壞鬼的,你們不用怕,安心睡覺,我們南山有座廟,真有壞鬼的話,那廟裡的和尚或者道士會來把他們殺了的,這才慢慢打消我們的顧慮....

1966版《畫皮》,確實挺嚇人的,據說有看電影的直接被嚇死的了!


旗幟觀點


《紅色娘子軍》

看到裡面陳強演的南霸天那叫一個恨。

那時候電影都很激進,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裡面的女演員第一很漂亮,第二有許多女兵光著腿的鏡頭,那些英姿颯爽的女兵的腿型真的很美,估計那時候很多人和我一樣,嘴上不好意思說心裡其實很期待。

吳瓊花濃眉大眼,但我更喜歡裡面她的那個叫紅蓮的“姐姐”。我覺得她更有女人味。

那個指導員洪常青被燒死也是我看這部電影最心痛的時刻,在那一瞬間,吳瓊花成熟了,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革命者,不再衝動,開始知道動腦筋了,喜歡這部電影,給了我童年許多遐想和教育,讓我從小知道熱愛黨,從小知道是那時候的共產黨讓窮人翻了身。



小廟居士


《少林寺》這一部電影是我們國內最經典的動作片,82年內地公映,創下了票房奇蹟。

我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還是小時候,一般小男孩都喜歡舞槍弄棒,喜歡的不得了,一到放學的時候,就和小夥伴到屋後的小廣場比武摔跤,曾經還把一個小夥伴的鼻子打出血了,回家捱了一頓打,都是少林寺惹的禍。

長大了才知道,想當年《少林寺》是火的不得了,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大明星李連杰就是通過這部作品,紅透了全中國,現在只記得電影裡面武打動作非常的漂亮,還有一首經典的牧羊曲超級好聽,到現在依舊在傳唱著。還有丁嵐那甜美的笑容依舊迴盪在多少人的腦海裡。

看過這部電影的基本上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人,經典依舊在繼續播放著,可看電影的人卻已經不再年輕,歲月不饒人。


阿三影視


非常感謝與大家共同討論這個話題,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首先我是一個90後,也是奔三的人了,如果問我證明自己老的電影話,那只有《劉三姐》。

可能我家比較喜歡看這個,小時候的時候就看過了,這個在當時的黑白電視看著還是非常有意思的。全稱講述了劉三姐的故事,年代太久了都忘了一些情節,大概講述了劉三姐與地主納妾的故事,現在還依稀記得她唱的山歌,相信你們的祖祖輩輩都還會唱這首山歌。如有相同的小夥伴歡迎來評論!





老歪趣


《還珠格格》

那會兒只有幾歲,只記得我媽和我姐特別喜歡看,那時候家住農村的山邊,信號不太好,📺畫面一直眨呀眨的,有很多白花花的點子,我和我姐上樓頂調電視天線,我媽在樓下和我們對話,撥弄一下,我媽就喊,好了好了不用調了,等把天線放好,我媽又喊,又不明瞭,然後繼續調,調半天調好後,又喜滋滋下去一起看。

恍如昨日的記憶啊!


南塘子lh


南北少林,白蓮花,鐵道游擊隊,少林寺等等,太多了,不一而足。

小的時候,我們都是翻山越嶺,有時候要走二十來里路去看電影。看完回到家裡都是夜半時刻,草草的和衣而臥,天剛剛放亮就得趕緊起來去學校,在課堂上只有打瞌睡。有一次下雨偷偷的跟著大孩子去別村看電影,回來的時候連鞋都被泥裹走了,只好光著腳回來。

後來我們村有個女孩嫁給放映員,我們就再也沒出村看過電影,每次新來的片子先在我們村放完再去別的村。

長大上班後,單位時不時發電影票,我也是很少去了,去了也是中途退場或者睡覺。


秋褲西服


《農奴》最早的關於西藏農奴命運的一個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解放軍戰士犧牲的情景,看到男主把哈達蓋在戰士身上,小小的我也在流眼淚。

《平鷹墳》那個兇巴巴的鷹墳碑,是我兒時的噩夢發生的原因。影片的插曲《沂蒙山小調》卻是好聽極了的歌曲。

《磐石灣》就因為這個電影,我深深的愛上了游泳,幻想在海底像魚一樣鑽來鑽去,那個穿海魂衫,胳膊上纏著繃帶的帥哥,我惦記了好多年。後來的《潛海姑娘》更加深了我對游泳的熱愛,幾十年了都沒變,現在每天都遊一千五百米,常常潛到水底玩兒。

那個年代有很多進口電影,朝鮮,蘇聯,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印度……有個打油詩“朝鮮電影哭哭笑笑,越南電影飛機大炮,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中國電影新聞簡報……”😀😀😀

兒時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電影啦,住在軍營裡,我和夥伴們每週都會在操場上看電影。有一次我們鬧騰夠了發現位置都沒了,我們就爬到銀幕後面的牆上從反面看,那天演的是《暴風驟雨》,然後就迷上了這個地方,視野超好,哈哈。銀幕前面坐著整齊的戰士方隊,戰士們周圍是家屬,大家都自帶小板凳,我們懶得搬來搬去的還得規規矩矩的坐在那兒,還不如騎牆頭上看的自在呢。

從小因為條件好,看過的電影太多了,七八十年代是電影的金色時代,後來電視普及了,坐在屏幕前的時間就比坐在銀幕前的時間多了……


依蘭心語


新龍門客棧

要說什麼電影能懷念從前,新龍門客棧應該當仁不讓。

記得小時候老家每年都會有村裡組織村民免費到大隊門口看電影,晚上看電影的時候人們都陸陸續續的從家裡拿著馬紮,板凳的去看。有的直接坐K,也有的爬牆頭。那時候的快樂真的回不去了。記憶猶深的就是新龍門客棧那個把人剔骨的那個鏡頭。現在有時候還會在電腦上看上一次,看一次就懷念一下從前。那時候我也就七八歲吧,現在都兩個孩子的爹了,看著年邁的父母,調皮的孩子跟心愛的老婆想想人一輩子過的真快,往事歷歷在目,時間都去哪了。

在這衷心祝願父母身體健康,家庭美滿和睦,孩子快樂成才。也祝願有緣看到此消息的朋友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