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媒體刊登寧陝稿件一覽

讓好政策成為阻困“壓艙石” ——寧陝縣實施兜底脫貧工作紀實

媒体聚焦|5月6日媒体刊登宁陕稿件一览

(通訊員 譚海波 李兵)“一讚,黨政給力憂民生,籌措巨資建中心,託養失能殘疾人,兜底脫貧施德政;二贊,貧困面大程度深,脫貧攻堅如長征,縣委奮力來引領,不忘初心抓脫貧……八贊,人本寧陝一草根,打油詩來表感恩,粗筆點贊最本真,愛黨愛國有信心。”這是寧陝縣城關鎮高位截癱的柯尊濤,在住進寧陝縣失能託養中心並受到工作人員細心照顧後,寫下的一首“打油詩”。

柯尊濤所說的失能託養中心,只是寧陝縣開展兜底脫貧工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寧陝縣搶抓全省“農村低保兜底脫貧試點縣”機會,構建了低保規範管理、五保全域保障、政策互為補充、機制無縫銜接的兜底保障體系,編密織牢了困難群眾生活保障網,為全縣脫貧“摘帽”築牢了保障根基。

公開公平,讓兜底不漏一戶“人”

家住筒車灣鎮海棠園村的康樹明,上有74歲的母親,下有兩個上大學的女兒,他本人只能靠打些零工維持生活。考慮到其家庭的困難,他家被識別為貧困戶,並被納入低保。

2018年,康樹明的兩個女兒相繼畢業,並都已找到工作。9月份,在動態調整中,康樹明被取消了低保戶待遇,但他沒有什麼不滿。“動態調整搞得公平,條件好了就應該退出。”康樹明說道。

寧陝縣嚴把兜底對象納入的申請、評議、公示、審核和審批關口,做到了救助工作隨報隨查隨審批不拖延,以健全的機制和規範的程序做到低保、五保與救濟對象“應保盡保”“應養盡養”“應救盡救”,確保各類救助政策惠及每一個困難家庭,實現“村不漏戶、戶不漏人”。該縣嚴查低保受理審核過程中的腐敗問題、作風問題、機制不完善問題,按季度、半年、一年進行復審,實現動態管理、有進有出、良性有序;堅持長期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有效杜絕“錯保”“漏保”“人情保”“關係保”現象,近年來,群眾因低保問題上訪、纏訪情況逐年減少、基本清零。

寧陝進一步夯實鎮受理、縣民政局審批兩個責任主體,嚴格“三環節、十步驟”受理審批程序,要求各鎮按時限要求及時受理低保申請,杜絕縣鎮村三級在低保工作中存在的受理不及時、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審核審批效率低、推諉延時現象。

該縣還為鎮村統一製作了87個“社會救助公示欄”,在縣民政局機關門頭顯要位置設立電子顯示屏,對救助政策和救助人員實行常態化公示,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增強了兜底工作的透明度。

規範管理,給特困對象一個“家”

18年前,正值青春年華的何永龍,在礦山務工時遭遇不幸,導致癱瘓,只能常年臥床,這對於他本來條件都不好的家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由於自己的原因,把整個家庭都拖垮了,我時常自責。”何永龍向筆者傾訴著曾經的無奈。

2016年,何永龍被送到了中心敬老院託養中心,在這裡,他受到了護理員的細心照顧,“現在有人管我吃、管我穿,生活也規律了,國家對我們的關愛,讓我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說起現在的生活,何永龍感慨地說。現在,他還學會了十字繡,在他的帶領下,敬老院裡繡十字繡的人也越來越多。

寧陝加大對以失能人員、五保老人為主的特困對象保障投入力度,大力推進集中供養精細化、分散監管常態化、失能關愛親情化,以五保供養為主的兜底脫貧工作邁上新臺階,破解了特困對象生活保障難題。

該縣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出成效、五年上水平”的基本思路,分流域規劃建設了覆蓋全縣的“一中心三區域”4所大型五保供養機構,解決了過去敬老院存在的佈局分散、管理粗放、責任缺失等問題,形成了覆蓋全縣11個鎮的五保供養新格局。並創新制定了《寧陝縣敬老院工作人員“五制”管理制度》,實行敬老院院長法人制、人員聘任制、工資差別制、責任追究制和末位淘汰制“五制”管理。

寧陝創新制定了“三同四一”監管辦法,對暫時不願入住敬老院的老人,由鎮村落實監管責任人,簽訂供養監管協議,建立監管臺賬,並對監管責任落實情況一月一檢查,跟蹤問效、一追到底,有力有效確保了全縣分散五保供養監管責任落實不落空。

寧陝縣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失能五保老人託養中心,對失能人員進行集中託養,並提供全天候的護理照料,並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失能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和精神慰藉。同時,託養中心的工作人員從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中進行招聘,實現了聘用一人脫貧一家的社會效果。

政策融合,為困難群眾織一張“網”

今年33歲的萬榮虎家住江口回族鎮江鎮村,家裡5口人,父母年邁,勞動能力弱,妻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做過手術,不能從事體力勞動,只能在家做些簡單的家務活,家庭的經濟來源就靠萬榮虎外出務工。

去年,4歲的女兒萬華語被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手術治療,花費了3萬多元,合療報銷了1.45萬元,剩下的1.5萬元需要自己掏,這對本來已經困難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就在此時,縣民政局通過醫療救助,為他家解決了6100元,極大地緩解了萬榮虎的壓力。

寧陝縣不斷整合民政資源,在打好“組合拳”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了各項民政政策無縫銜接、合力保障的兜底保障體系。

寧陝將特困供養、城鄉低保、邊緣對象與因病致貧對象全部納入醫療救助範圍,按照保險在前、救助在後的程序建立了貧困戶健康醫療四重保障“一站式”結算體系,切實解決了貧困對象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今年以來,共實施醫療救助10713人次,救助金額498.85萬元。

實施臨時救助分級審批,將1000元以下審批權限下放到各鎮,根據各鎮人口多少設定30萬、20萬、10萬基準數,按季補齊基數,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成效。今年以來,共實施臨時救助1360戶次,發放救助金359.16萬元。

以扶貧扶志為突破口,寧陝結合新民風建設和“五星村”創建,指導全縣建立愛心超市41個,鼓勵貧困群眾通過鄰里互幫、創業就業、評優樹模換取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積極撬動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通過上級爭取、各界募捐等形式,為全縣愛心超市爭取資金投入,為愛心超市長效運轉增添了活力,激發了貧困戶互幫互助、爭當表率、向善向好的內生動力。

該縣優化村級便民服務,提升農村養老水平,以點帶面鋪開村級“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和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同時,寧陝還實行分類施保、漸退幫扶、重殘重病單獨保、教育資助、流浪救助、殘疾兩項補貼、困境兒童保護、兩項制度銜接、聯席會議制度等“N”項配套措施的拓展、延伸與重疊,健全保障體系,實現了政策全覆蓋、救助無盲區、保障無死角。

寧陝縣迅速開展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大排查

西部網訊(通訊員 李兵)4月30日,寧陝縣召開脫貧攻堅指揮部擴大會議和全縣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視頻會議,深入貫徹落實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推進及考核整改部署會議精神,安排部署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和當前重點工作。

為全面提升脫貧攻堅工作質量,早在2月12日至4月19日,組織專項排查組,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577”標準,對全縣貧困村駐村開展深度排查研判。

在自查的基礎上,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對照2018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和“577”標準,舉一反三,堅持問題導向,以“繡花”的功夫和較真碰硬的工作作風迅速開展大排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寧陝縣要求相關行業部門要按照從下而上的工作方法,從村、戶個案問題中查找行業部門存在的問題,具體查問題存在的主要根源、查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漏洞、查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重點圍繞攻堅責任落實、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易地扶貧搬遷、“兩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實、精準識別退出、問題整改落實、扶貧領域作風建設、東西部扶貧協作等九個方面開展深入排查。

此次大排查計劃用時三個月,分排查研判、制定方案、集中整改、督導檢查四個階段。

為了確保排查工作開展,寧陝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各副縣級領導為成員的排查工作領導小組,各行業部門也成立了由縣委或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單位主要領導為副組長的排查專班,逐一壓緊壓實責任,明確專人負責,確保大排查工作有序有力開展。

寧陝縣以發現不了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為原則,要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排查重點任務,一條一條嚴格對照,一項一項深挖細查,真正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環節。堅持以發現問題為靶子,相關單位主動認領,對號入座,逐一列出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堅持一個問題一個對策,制定整改方案,不掩飾、不推諉、不遺漏,確保全面覆蓋所有問題。堅持對著問題改、較真碰硬改、上下聯動改、實事求是改的原則,按照“三單”知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銷號管理,整改一個、銷號一個,對能夠當下改的按期整改到位,對需要長期整改的穩步推進,確保條條有整改、件件有落實、事事有迴音,紮實推進問題的整改。

為確保成效,寧陝建立問題發現、研判、解決的工作機制,健全問題整改的進展報告、成效評價、日常監督機制,完善部門協同配合體制機制,強化問題整改動態管理,不定期組織問題整改“回頭看”,及時進行自我評估、研判整改工作,並完善整改工作糾錯、跟蹤問效機制,鞏固整改效果。

連日來,該縣幹部放棄“五一”假期休息,走村入戶,根據排查研判反饋的問題,制定方案抓緊進行問題整改,確保如期實現全縣的脫貧“摘帽”目標。

媒体聚焦|5月6日媒体刊登宁陕稿件一览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媒体聚焦|5月6日媒体刊登宁陕稿件一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