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岁农民仍出来打工,原因为何?

陈依德


不为生活所迫,谁愿背井离乡。

60岁的年纪,按照职工来说,应该到了退休年龄,上了几十年的班了,应该休息一下了。对于农村的人来说,没有退休的这个概念,要生活、要养家、要养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身体还允许的情况下,外出打工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在农闲时,经常会有上了年纪的农民,背着大包小包,选择外出打工,而选择的工种要么是工地、要不是保安,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去进行选择,或者在有些时候,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选择,只能看那里有活,就去那里干。

一是为了生活。这实在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依靠家庭的种地收入,有可能能够保障基本的生活,但生活的质量就有可能存在问题。有时候,为了生活的能够好一些,在农闲的时候,耕作完之后,趁有空闲时间,背起简单的行李,找一份工作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可以补贴家用,可以让家里人的生活能够更好一些。

二是为了养老。年龄大了,就需要考虑养老的问题了,在考虑必须的生活保障之外,养老问题是必须考虑的,以及生病了怎么办,这些都需要支出。趁着身体还行,还能劳动,在通过种地获得一定的收入之外,外出打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有可能就会对自己的养老存储一些资金。虽然现在养老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了,但实际上养老保障为农村老人发放的金额并不足以支撑日常的生活开支。囤里有粮,心里不慌,通过自己的劳动,手里攒点钱,心里也有底些。

三是为了减轻子女负担。虽然养老方面有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对于大多的农村地区来说,依靠子女养老应该是占大多数的。在自己还能劳动的时候,还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得经济收入养活自己的时候,很多人是不愿意增加子女的负担的。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因为在能劳动的时候,没有经济收入而获得有些人的白眼。于此,外出打工也就成了一种选择。

随着农村的经济和整体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好,国家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农村老人的生活也希望能够越来越好。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依,能够安享晚年。


龙语堂


我今年过元旦刚好六十岁,公司经理把工资给我发了,然后就把我给迟了,还给我买一张去往回家的车票,我是做更夫的,我在三请求领导经理们,在干一年,领导把文件拿来给我看,国家政府明令归定,不许用童工,到六十岁一律不准录用,违法者罚款,3一5万元,没办法,只能回农村老家,公司也是没办法,只能成认现状,我反问一句,国家退休那些老中医,比他妈谁挣的都多,开两份工资,都他妈的快要死了,走道都抬不起脚了,直落蹄子。为什么还要这帮家伙在岗,老不死的不下去,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不下去,年轻有为的能上来吗?这些老不死的一天想啥呢,国家怎么不给这些老不死的归定归定呢?


高泰江18346100805


刚好我家二叔二婶就是这个情况!60岁农民出去打工,都是为了生活,为了给儿女减轻负担!

他们老两口有一儿一女,因为结婚结的晚,二叔都75了,女儿才32岁,二婶也60多了,儿子还才30岁。儿子到了该娶媳妇的年龄了,二叔二婶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给儿子在城里按揭了套房子,首付10万。二婶60多岁了,当了一辈子农民,能存上这么多钱真心不易,迫于生活的压力,也为了给娃们减轻负担,她走向了城市,在一家火锅店当了洗碗工。一个月能有2500元的收入,这让她格外满足。她时常说,当农民当了几十年才付个首付,打工我存个几年就可以付首付了,我该早点出来!听着这话让人心酸!

本是该享乐的年纪,却还要奔波于城市中。当了一辈子农民,到老才发现城里几年挣的要赶上她几十年存的!这就是生活,现实的农民生活!因为在我们那个乡村不通公路,村里也没有什么农业种植发展。农民的收入就只靠家门前一些地,种点菜,种点果树,变卖换钱!

当下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很大改善,农村的路由很多修得非常好了,绿化就更棒!政府开始大面积扶持栽种果树,成立了农村合作社。统一栽种、统一培训技术、统一摘果、统一销售,未来的农村智能化模式会越来越完善,相信今后的农民也会越来越有保障!


寻食记故事汇


说实话都是为了这个家!直白点就是为了多挣点钱,这点钱💰不一定是留着给自己养老费钱!就拿我们村里的一户人家来说吧!

他比我大今年的应该是38岁了,他是独生子上边有三个姐姐!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应该在我们村里来说也是比较富裕的家庭!老爸老妈基本上没有什么病!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他老爸都已经快70岁的人了,我们这里新建的郑民高速公路需要勤杂工,在2016年到2017年这段期间在高速公路上干杂活比较累!老爷子的腰不知道怎么了,也许是扭了也许是腰肌劳损!反正没少跑着去看腰疼!一直也没有看好!2017年春节过后又准备给孙子盖小洋楼!这下子把老爷子真的给累到了!所以他儿子就开车拉着他去县里的一家专门看腰疼的诊所看病!中午的时候在县里和几个要好的朋友喝酒!爷俩都喝高了!朋友们又专门留了一个不喝酒的来开车送他们回家!但是在还有15多里路的时候,他的酒可能醒了一点!坚决不让人家送了!他自己开车回家!结果呢没有走到家在我们镇和隔壁镇的交界处出车祸了!把一个开电车卖蒜苔的50多的一个老人给撞死了!由于害怕又肇事逃逸了!直到警察👮抓他的时候我们村里人才知道他出的车祸!所以现在老爷子的比以前干的还厉害!说句心里话真是佩服老人家!夏天那么热2:30就上班了,中午的时候回家还得下地干活!真是为了儿女干活挣钱到死也不闲着啊!



对于上一辈的老人们我们这一代只能够伸大拇指表示佩服!啥都为了孩子们着想,真像蜡烛一样,点亮自己照亮自己的孩子们!在此不想评价他们对于家庭教育的对与错,只是想说我们农村的年纪大了的父辈那一代的人真是辛苦一辈子,说不定到老的时候孩子们会觉得父母的伟大!👍👍👍👍🙏🙏🙏


豫东小农


我公公也62了,也在工地上干活,我让他和我们住到一起,和婆婆帮忙接送孩子,他不愿意说老家没人看门(其实老家什么都没有)说他在家闲着没事干,然后我老公说给你找个小区门房,工作轻松还可以和小区老人下棋聊天,他也不愿意说工资太低,我开玩笑说你现在年纪大了挣那么多钱干啥,还要给你儿挣家产吗?公公说:我才不给他我要给我俩孙子挣钱。我说:真不知道你是心疼你儿还是孙子。说不下就由他去了,只要身体健康,心情好,你想干嘛干嘛。有些老人打工不一定是生活上过不去,也可能是只有出去才能找到和他聊的来的人,老人晚年生活儿女都上班忙,没时间陪老人,老人也不愿意给孩子添麻烦只要还能干的动他们也不愿闲着。


汤圆_93540911



老张3754561749237


我今年四十七,也是一名农民工。这些都是我十分熟悉的身影。在过去不远的九十年代,我们抛弃妻儿父母,抛弃土地远去异地打工。为啥,就是为养家糊口,土地讨不到富裕的日子,只有出外打工,其实这个时代该感谢国家。不是有打工这个政策,农民真的没啥好活路。自从出外打工,脑袋活络的人,生活富裕了。回家盖了小楼,其内涵的心酸,就不诉了。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60岁为啥还出外打工呢,里面也有原因,其实60岁还不算老,能干力所能及的事。只要身体健康,这没啥。在农村的现实中,金钱占据了人的大脑,处处以钱说话。有句话是黑猫白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这种现象是社会的产物,真的无奈。金钱吞噬了人的亲情友情。什么是英雄,有钱才是大爷。处于这个现象,养成的孩子大多数不养父母,也看父母兜里的钱说话,但是,这只是其中现象,当然,也有好孩子。凡事不能一概而论。

60岁出外打工就是想让兜里有点钱,将来自己养老,养病。真的多了,给孩子点,孩子也开心。

我们村里60岁出外打工的比比皆是,这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在工地上60岁的人更多,如今的建筑工地,年轻人少,剩余的基本都是60岁左右的人。等这个年龄段的人老了,建筑市场干活的真不多了。那个时候劳工更难找。


河南阳夏


六十岁农民仍出来打工,原因为何?有人说,农民60岁了还出来打工,太苦了。要是城里人的话60岁已经退休,跳跳广场舞,或者游山玩水好不快活。而农民60岁了还在建筑工地或者干着本该2030岁的小伙子干的体力活。这社会太不公平了?到底是什么让农民60岁了还出来打工?且听小编为你慢慢道来。

1、家庭负担大,不打工难以维持?

首先,现今60岁的农民。往往,父母都在90岁上下。现在生活水平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大大提高。很多老年人都可以活到90岁以上。而,这些老人往往没有养老金所以,作为儿女的60岁左右的农民要承担赡养义务。其次,现在60岁左右的农民,儿女大多都30多岁,孙子孙女都到了上学的年龄。现在,年轻人高消费,而自己往往挣不了多少钱。所以,要父母支持。这也就是60岁的农民还出来打工的原因。

2、平均寿命提高,60岁仍然很能干?

其实,现在社会人均寿命大大提高。农民60岁了依然很能干,在家里养老是不可能的。农民大多都闲不住,看着地里的和左邻右舍都出去赚钱了,自己也不可能安心养老。所以,就出来找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干干,一来赚钱补贴家用,而来权当体育锻炼了。

3、没有养老金,不干怎么养老?

其实,60岁的农民还出来打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养老金。我们知道,2009年国家推出新农保,从此农民有了养老金。但,现在60岁左右的农民基本上没有人缴纳过养老保险,也就意味着这些人每个月只能领取几十块钱的基础养老保险。这点钱,是不可能够养老的,所以,只能出来打工赚到钱以备养老之用。

4、农村的攀比心理让人很难安闲养老?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攀比心理让人人心里都拉紧了一根弦,那就是不能落后于人。你看看,左邻右舍。谁家儿子女儿在县城买房子了;谁家儿子女儿买好车子了;谁家儿子女儿给他们(她们)父母买了养老保险了;谁家儿子女儿把孙子孙女送去贵族学校读书了。。在这样的氛围中谁还可以得过且过,既然能干就打拼两年省得活的窝囊。


聚焦三农热点说


谷贱伤农,不出来打点工,怎么办:

我们这里不是粮食主产区,稻谷市场价格(比国家收购价略高)每斤一块三左右,按每亩1000斤(一般达不到),满打满算,每亩毛收入一千三百元。

再说支出,犁田,每亩二百元,插秧,每亩二百元,收割,进得了机械,每亩一百伍拾元(政府对农机手有补贴),进不了机械,每人每天一百元,还有种子、农药、化肥等等。

这样算下来,我们这儿种田打粮食,基本上收支平衡,连劳力钱都不够。

碰到年成好,劳累不说,还能颗粒归仓;年成不好,劳累一番,也只能看光光了。

早年外出打工,四处飘泊,虽没挣到钱,却也增长了见识:

我们当时,外出打工,普通工人,一般是每月四千左右;工厂流水线上,每天十至十二小时,计件工资,如果是熟手,每月可以拿到三千左右工资,如果计出勤,也就是二千左右。

这些钱,如果工作单位提供住宿,自己节约些,每年可以余个万把元。如果要自己租房住,只怕只能剩不了几块钱了。

这点钱,先别说其他事情,就是过年回趟家,路费加应酬,就差不多空了。

也就是说,打工辛苦一年,刚刚够自己勉强开支。

老了,腿脚无力,远处也去不得了,就近做点事,贴补些家用:

这些年小城镇建设,实际效果如何暂不评说,但却让许多返乡务工人员,有了活干,不说致富,养家糊口应不是问题。

现在年轻一代,要么不愿干泥瓦,要么不会干。

这些人多年来,一直在工地干活,与一些建筑工人没什么区别。

虽然也是农民,但田里活基本没干过,家里几亩田要么长辈种,要么就包给别人种。现在长辈种不动了,原承包人,也老了。

种田之事,要么转包,要么就空起。

目前基建工程,虽没有前几年那么热闹,却也不少活干,特别缺师傅。

我们这当师傅,按天算,出一天工,差不多200元,还请不到。

六十岁农民仍出来打工,自然是为了生活;而且由于农民长期从事劳动,六十多岁之人,比城里人要健康得多,出来做点事,也没什么可担心。

以上是我个人之观点,希望对朋友能有所帮助。若有疑问,欢迎到我作品主页(海峰乡村题材原创作品)评论处留言、探讨。

朋友:看完了,顺手关注;是积善之举,必有福祐!



60岁,这已是城镇户口的男性老人退休的年龄了。之后这些老人就可以拿着退休工资安享晚年,或者公园练练太极,散散步,或者小区楼下唠唠嗑下下棋,虽然退休工资各有高低,但基本的生活保障总是有的。如果学有所长,老有余力的,还可以发挥下夕阳红精神,或者做个兼职,或者来个退休返聘,赚取双份工资。

但是农村老人到了60岁,就普遍没有这么轻松了,他们很多人还要背井离乡外出辛苦打工。因为农村老人不像城里退休老人那样有上千元的退休金。即使有些村子的老人能领到养老金,也只有每月几十元,顶多也就百来元。这点钱加上自己地里种点粮种点菜,也能吃饱,但如果一生病就完全不够花了。

60岁,对农村老人来说,还抵得上是大半个壮劳力,很多老人都想着在还能干得动的时候多赚点钱用来防老,以免真到了七老八十干不动的时候,至少不至于挨饿受冻。再者,也许很多农村老人60岁之前所存的积蓄,因为儿子的一场婚事,彩礼、酒席、买车、买房,再加上七七八八的,已经尽数花房,甚至有可能还欠下了大笔债额。这笔债是不可能让儿子背的,只要还干得动,总要想法多赚点把债先还上。农村老人别无他法,靠地里种点粮食肯定是还不上的,只有外出打工赚钱。

等债还完了,那些自知指望不上儿女的农村人,只能再多赚点钱给自己防老。所以,别说农村60岁的老人还要外出打工,即使上了70岁,在外打点零工的老人也比比皆是。作为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即使是一辈子操劳惯了的农村老人,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轻松一点。如果家中经济条件好,他们更愿意待在家里守着几亩地,养上些鸡鸭,可无奈的是现实不允许!农村老人大多都是活到老,做到老,这辈子都少有安逸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