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買房和19年買房能差多少錢?錯過了最佳期,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趕齊這些差距?

遝遝遝女人


座標山東五線小城市,15年比較好的小區大概5000/平,19年同小區價位大概10000/平,房價翻了一番,但普通家庭的人均收入並沒有漲,貸款買房,現在還款壓力要比五年前大多了;其實買剛需房子還是要果斷,舉兩個身邊簡單的例子吧:朋友甲,結婚差不多有十年,結婚之前沒買房子,結婚以後老覺得現在買比結婚之前買的貴,就一直在猶豫等降價,眼瞅著房價從3000多漲到了快10000,現在還在老家住著,兩口子都在城區上班,天天來回奔波,孩子在鄉鎮上學,學習跟不上節奏;朋友乙,當時更換貸款方式時都建議他們換一套三室的,因為孩子多,早晚都得換,但沒采納意見,現在漲價漲到100多萬一套,想換力不從心,不換又住不開,很糟心;在當地,現在年輕人買房子似乎成了一個如鯁在喉的問題,不買娶不上媳婦,買了又負擔不起,當地結婚都偏早,00年的女孩都已經結婚了,很多沒結婚的80後即使現在買了房希望也很渺茫,畢竟30多歲搶不過20多歲的。


靜夜思


確實深有感悟,做標二線城市無錫,2015年的時候,工作5年,那時候的無錫房價還是很低的,最頂尖的高層也不過1.3萬,當時想想太貴了,覺得還房貸有點吃不消,於是退而求其次買了地段稍差的,八千元左右,隨後2016,2107年無錫房價開始暴漲(曾經達到全國漲幅第一名),到目前2019年3月,當時我買的房子已經差不多1萬七八,無錫現在最頂尖的樓盤已經突破3萬2,現在真想拍大腿,當時為什麼不多買一套,(2016年初的時候曾經去看過幾個二手房,中間由於幾萬塊錢就作罷了)你想想如果按照當時的房價,我買上一套1萬2,130平的房子,現在估計房價應該在2萬7左右,至少賺了195萬元,按照無錫平均工資6千元左右,我大概可以少奮鬥26年,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機會,最初的股市,還有現在房市,不是我們每有機會,而是有了機會也抓不住。


打籃球的GULiLi


今年二月份買的房子,深有感觸,中原地區四線城市,我的一個高中同學一六年年初買的房子,當時四千出頭買的,位置旁邊挨著市政府,絕對的新區中心位置,當時房貸利率九折,而且當地政府有農村戶口買房補助,單身買房補助。現在二手房價格已經八九千了。而我買的房子,位置離市中心約十公里,周邊配套還沒完善,約七千五,房貸利率上浮30%,當地政府的補助全都取消了。

100平方的房子,16年買均價四千,四十萬,貸款30年總價款約78萬,19年買,均價七千五,七十五萬,貸款30年總額約140萬,一套全款買差價35萬,貸款買差價62萬。

買房要趁早啊


半邊風雨半邊晴


13年天津因結婚買的郊區40萬總價

14年離開天津到了無錫工作。由於工作穩定。

15年在無錫二號線地鐵旁5000+每平購買一套三居室,總價49萬。(首付13個,月還1800+)

經過16—17賽季瘋狂漲停結束後,哥們我身價直接暴漲翻倍。兩套加起來首付才20多萬,果斷在17年以當時最高價出售天津房產,借錢還了剩餘貸款後出售了,現金到手70多個。拿去理財了,一部分改善生活質量。

我家大女兒13年生的,15年因為生活質量不高,老婆懷孕也沒敢要,拋了一套房產後結果17年身價暴漲,老天爺對我也不薄,又讓老婆懷上了,那就生下來了,生了個大胖小子。

17年無錫房子裝修好

18年生了兒子,把媽媽接過來照顧寶寶,一家人快樂樂無邊。

現在有兒有女,有車有房,作為一個農村出來80後,能在新一線城市站穩腳,我也知足了。把下一代教育好,為國家做出小小的貢獻,知足了。



AAAAA義薄雲天


15年買房和19年買房能差多少錢?錯過了最佳期,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趕齊這些差距?

座標新鄉,15年房子的均價大概在三千多元每平,記得那會未來城一期的房子還是四千出頭每平,當時房子不算太好賣,到了18年房子均價已經四千多一平,現在未來城的房價應該有八千多每平,整整翻了一倍。

我再對比一下我身邊同事買房的情況吧,一個同事在14年買的房子,大三室當時位置也不錯,房價三千多一點每平,而且走的商貸,每月才還兩千塊錢的月供,再有兩年房貸就還完了。另外一個同事去年買的房子,地方稍微偏僻一點,房價買的時候七千一平,首付二十萬左右,貸款五十多萬,三十年還完,差不多房貸就要還到退休了。

對比一下,相當於以後每個月後買房的同事每個月要有兩千塊錢的貸款,幾乎快佔據了收入的一半,而且買的房子沒有先買的大。


新鄉身邊事兒


房地產首先要看位置,其次還是位置,再次亦然是位置。

如果是北京的核心區和三四線城市的核心區,這個問題的結果差距很大。我們先來看北京,我就是2015年年底在北京買的房。好像過了一年左右,房子基本已經翻番。到了2019年,儘管在調控之下,房價有所回調,但是基本上價格是原來的一倍左右了。也就是說,如果當時在北京花五百萬買的房子,現在即使到不了一千萬,九百萬也是有了。如果是要給三線城市,當時房價是五六千元,現在恐怕也漲到了一萬元。也就是說,五十萬買的房子,現在漲到了一百萬元。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趕上這個差距呢?以北京為例。如果市區內的房子漲了五百萬,那麼如果你月薪4萬,年薪50萬,需要十年不吃不喝攢夠。如果你月薪一萬,年薪12萬,那麼需要不吃不喝40年攢夠。也就是從你畢業到退休不吃不喝所有的收入才能攢夠。這就是選擇時機有多重要,機會往往只有一次。希望你能把握住。


康小小有話說


15年手握200W現金(賣了廣州市區的小兩房),4月份在佛山(距廣州南站4個紅綠燈)購入127平米4房,總價140萬,首付42萬!5月成都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購入複式花園房172平5房,帶65平米花園,總價138萬,首付58萬!12月番禺萬達商圈購入51平米複式公寓110萬,首付60萬,現在收租4200每月!熬到現在過著4年艱苦的房奴生活,兩老三小過日子很節儉,正在等機會賣了一套減輕壓力,以後好好過日子!想想4年前蝸居70平米的小兩房,很慶幸當初果敢的決定,總的來說槓桿加的有點大,我不是炒房,純粹是因為看好這幾個城市,現在當初花出去的160萬也變成500多萬了…,相當於增加了20年的家庭收入!仍然看好這幾個城市未來的發展,只是人到中年的我是該最終選擇一個城市安定下來,成都是我一直接夢想定居的地方…,陪父母養老,陪小孩學習成長!簡單生活,足矣!


醜二木


15年買房和19年買房的區別(很現實)

以中部地區三線城市洛陽為例,2015年洛陽市區房價均價在5000元左右,甚至部分區域還可以買得到4000多的樓盤。

但是截止到2018年底,洛陽市區房價均價已經到接近8000元的地步,洛龍區房價早已破萬,澗西區也在9000元左右徘徊,可以說相比於2015年來說,短短5年時間說洛陽的房價翻了一番也不為過。

洛陽的例子其實在過去5年時間內很多城市都上演了,最近的就是三四線城市2017年和2018年房價的暴漲(也幾乎翻了一番)。不得不說2015年買房的人在洛陽這樣的城市(90平米為例)45萬可以買一套房,如今只能付得起首付。

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年雖然一直都在喊地產業不好過,但是實際情況是老百姓更不好過。房價一直處於漲漲的趨勢,唯一有希望下跌的年份(2015年和2016年)也因為棚改等政策因素干擾,房價跟著漲了一波。

房價上漲不是一般人能夠補齊的,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幾點愚見)

第一、有多少人的收入水平能夠5年翻一番?很少的,就算是企業高管也很難實現收入水平5年翻一番的目標。更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上班族,實際情況是有多少人工資水平5年都沒有實質性的上漲了?這才是現實情況。


第二、現實告訴我們,對於房子這個特殊商品來說,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不說2008年前後了,就2015年前後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具備首付的資格的,但是錯過了錯過了。之前可以買90平米的,如今只能選擇50平米;甚至說很多朋友因此失去了購房的資格,未來是不是會有,不知道,只能說很難了。

第三、在大城市千萬不要拿工資收入水平跟房價對比,最後只能是自欺欺人。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朋友(主要指在大城市朋友),一直抱有房價會下降的想法,一直拿自己工資收入水平與房價進行對比,死磕!最後的結果是,至今還跟家人寄居在出租房內,孩子不得不放回老家由父母代養。

綜上,房子這個特殊商品確實是一個讓人又恨又愛的東西,在“三穩(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政策下,起碼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走勢基本被定性了。只是希望未來能夠將房子這個特殊的商品給正常化,比如:取消預售等。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房產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勇勇曉談房產壹貳叄


同學15年買的房,座標石家莊。當時房價不到7000每平,大概90多平,首付30萬,每月還3300,8年還清。

參考19年房價,我計算了一下,房價均價16000每平,且按14000每平計算,3乘首付39萬,月還4800,還款30年。計算方式:390000-300000+(4800-3300)*8(年)*12(月)+4800*(30年-8年)*12(月)=1501200。此算法沒有考慮通貨膨脹。按石家莊現在的普通工薪水平來算,兩個人一年存款10萬,1501200/100000=15年,也就是說起點就和別人差了15年,實際你用15年去趕超上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積累了15年的財富。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努力提升自己的收入,不斷地高於同齡人水平,這是唯一的方法。也為了讓孩子達到同齡人基礎水平。否則,這真是代代貧農。


遝遝遝女人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兩者雖然只相隔5年,但價格卻有天壤之別了。

2015年全國房價基本處於一個低潮,各在房價漲得不是很厲害,比如北上廣深的房價也不過3萬元至4萬元一平米,而2016年、尤其是2017年之後房價猛漲,很多城市房價幾乎翻了一番。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房價可能還不止一番。不少地方漲到了八、九萬元一平米,甚至上十萬元。

全國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暴漲。由每平米三、四千元漲到七、八千元,甚至每平米上萬元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如果是生活工作在三四線城市,因為房價上漲可能需要10年至20年的收入才能彌補房價的差距,而如果是在一線城市,這輩子可能沒有希望彌補兩者之間的房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