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只在青春期而不是其它年龄段产生叛逆行为呢?体会深刻吗?

雨155142138


我是「驴子谈」,这题我来谈。

准确来说,叛逆期任何时候都有,只是在青春期最为明显,为什么呢?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人,有没有遇过这样的情况?自己或他人明明想做A这件事,偏不,非得做B这件事,特别是脾气上来的时候。其实这就是叛逆的一种行为。只不过成年人会对类似的行为控制。还不明白?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说。

我有个小侄女儿,刚4岁,就拿她不爱收拾玩具来讲。我们从3岁就这么说,xx最不喜欢收拾玩具啦,xx你不会收拾玩具对吧?我就知道xx不会收拾好玩具的。类似这样的反话,她抢着收拾玩具。一开始是鼓励她,发现根本不管用。当然,这不能代表所有人都这样。但是每个小孩都有类似的情况,这就是叛逆心理。

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一样什么事都自己做,觉得自己是大人了,自己能做好。而父母担心孩子做不好,于是就有了矛盾,这是很正常的。孩子却不认为现在这是叛逆,因为想要自己决定事情。而父母总是各种阻碍,自然孩子就不愿意跟你说了,因为说了没用啊。不然为什么很多孩子经常说“爸妈,不跟你说了,说了你也不懂”。说个极端的,如果孩子的决定你都支持呢?是不是叛逆就自然而然不存在了?所以孩子的叛逆期,我们做长辈的,不是去管,阻碍他们的想法。而是去帮助孩子完善想法,提供建议,指明方向。

孩子长大后,我们放心了,他能自己做决定了。大人不管了,自然而然就消失了。你想,如果你被人管着,无法做决定,父母对已成年你各种不放心,是什么心理?照样回归叛逆期,只是我们心疼父母,不会吵,而是和父母交流谈心的方式来沟通了。

所以叛逆期,只是青春期比较明显。就像更年期发脾气。不在更年期的时候,我们就不发脾气了吗?





驴子谈


其实不只在青春期啦,很多人在青春期没叛逆过的,后面也会叛逆的。我带一个团体,其中一个成员从小到大很听父母话,但是到进入亲密关系时,她拼命了反抗,非嫁得远远的,嫁给一个父母都反对我对象,我觉得她在进入亲密关系时叛逆了。还有一个成员,一直听从妈妈的意见,但是当她生孩子后,她觉得再也不能用妈妈那一套管孩子了,于是开始拒绝妈妈的不合理建议。这两个例子,就是青春期叛逆延后的表现。再比如,“都挺好”里的苏爸爸苏大强,等妻子去世后,开始作天作地,其实这也是一种叛逆。

其实叛逆也不是叛逆,主要是表达自我,只要人没有真正的表达过真实内心,总归是要来一次的。


玲珑心理咨询


关注飞鱼,关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不仅是青春期,实际上每个年龄阶段都会产生叛逆行为!不同的时候,青春期的叛逆被强烈地表达出来成为“行为”,而其他阶段的叛逆多数只是“叛逆心理”。

多年以前,曾经读到过一篇文章,叫做《叫我如何敢“轻狂”》。文章中记载了一个放荡不羁的狂生,家贫如洗,但很爱喝酒。因为说话放荡,这个狂生得罪了刺史大人。

刺史大人扬言要灭掉狂生全家,狂生听后仰天大笑,撂下一句“穷秀才无门可灭!”,遂拂袖而去。

幕僚告诉刺史大人,这个狂生确实穷得连家都没有!他寄居在城墙的过道上。刺史大人又下令,不准狂生住在过道上。

秀才无处栖身,于是,以前那些受过他关照的朋友,便筹钱购买了一块地,建起两间瓦房,还帮助狂生娶妻。狂生喜出望外,打量着自己的新家,叹息道:“我现在终于有家可灭了!”

从此以后,狂生见到刺史大人,每次都低头弯腰,毕恭毕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年少时,身无负累,往往唯我独尊,轻狂傲慢;一旦长达成人,步入社会,一次次碰壁,尝遍生活的艰辛,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展翅翱翔的雄鹰,而是背着负担缓慢爬行的蜗牛!

青春期,只有“自我意识”,尚未娶妻生子,也不知道肩负汇重担的责任!所以,他们会叛逆,会轻狂!



关注飞鱼,关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飞鱼高中教育


心理学上看,孩子三到六岁的时候产生自我意识自我思维所以导致行为上大人觉得孩子不听话了,和青春期一样都是孩子自我意识自我思维达到了质的上升。一个孩子在家里能够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在民主型家庭中让孩子负起一定责任,为小家担当起来的孩子,一般都不会在青春期做太过于出格的事情,因为孩子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后果。相反地家长平时根本不关心孩子心理的成长,孩子慢慢长大也毫无察觉,然后突然孩子做了一件大事,家长就觉得孩子叛逆,有时候叛逆是因为我们缺爱,我们想获得大人的关注而已。


厉害的很大姐姐


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清楚什么叫叛逆。叛逆,顾名思义,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与现实相反,违背他人(比如孩子违背父母)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叛逆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是标新立异,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

叛逆在青春期表现得最为突出,当一个孩子长到13至14岁,随着身体发育,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出现,认识和情感有了快速发展,自我确立和自我表现欲望会增强,会做出一些违背他人和违背常理的事情。

但叛逆不一定仅仅在青春期,如果仔细观察,孩子在2到3岁的时候也有,7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比如,最近播出的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大强。

可见,出现叛逆是人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增强的一个表现,理性对待就行,不必夸大,但是也不能放任自流。无论对青春期的叛逆,还是对老年人的“不懂事”都需要耐心陪伴和真诚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度过。


伊人怡心2020


青春期的孩子,是一脚踏入成人,一脚还留在童年里。但是身体在长大,体内的能量蓄积,需要释放。

小时候,惧怕父母的权威,不敢反抗父母,这个时期,有了一定的能量,首当其冲,会和父母对抗。父母应该正确对待,适当范围内允许孩子叛逆。

其实青春期叛逆是正常的,作为父母正确,让孩子合理释放,释放了,孩子就平和了。如果青春期度过不好,会影响到整个人生。


梓钰1335


人类大脑的驯化过程的自然反应。16岁时之前大脑还未完全发育。这个时候,人类的大脑边缘系统还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凡事凭直觉。随着接触的的社会信息越来越多,人的大脑皮层被驯化了,可以逐渐压制大脑边缘系统的直觉行为,人自然就变得社会性了。俗称成熟。

简而言之,那是进化论下人类遗留的本能和后天社会驯化的对抗。

希望有帮到你。我是胡萝卜与南研君,希望读书让更好的我们相遇。


胡萝卜与南研君


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逆反的,不存在没有逆反的人。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青春期的孩子因为感性,所以,逆反的的表现是显性的。也就是说有点情绪就会表现出来。成年人因为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因此逆反的表现是隐性的。有情绪也喜欢闷在心里。 同时,不是所有青春期的孩子的逆反是显性的,因为受到的教育不同,所以有的孩子从来没有表现过“逆反心”,这不是没有逆反而是,隐性逆反而已。


都朋名—灵性NLP导师


叛逆这个词是他人的赋义,其实对于本人是不存在这层意思的。那么由此就引申出叛逆是谁在叛逆?是青春期的孩子在叛逆,还是青春期家长感觉孩子在叛逆,这个是完全不同两回事。如果追本溯源,其实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感觉与孩子关系发生了变化,因此感觉不适应,这能说是孩子有问题,孩子在叛逆吗?说是家长在叛逆可能更合适,孩子在成长期,跟家长关系发生变化是很正常的事情啊,怎么能说是孩子在叛逆呢?如果承认是家长在叛逆,那问题出在家长身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改变家长自己的言行,而不是去改变孩子。


似水流年148054408


你要理解叛逆的含义,小孩子叛逆并非为了叛逆而叛逆。叛逆代表着他不认同你。叛逆就像反作用力与之作用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哈哈,玩笑话。)

你认为孩子是不对的,孩子认为你是不对的,你觉得孩子是叛逆那是你站在长辈高高在上的想法,所以如果从平等的角度考虑,我觉得根本就不存在叛逆这个概念。存在的是沟通不足,存在的是大人无法理解孩子,孩子无法理解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