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見風骨的繪畫!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奔馬圖設色紙本橫披1937年作 (896萬元,2010年西泠秋拍)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五花散作雲滿身(1018萬港元,2011年4月蘇富比春拍)奔馬1948年作(463.8萬元,2009年11月中國嘉德)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奔 馬立軸 水墨紙本 1942年作

畫中奔馬一承徐氏作風,既有寫實。又有中國畫的意象特點,全馬以水墨寫出,但並不依馬的實際比例亦步亦趨,雖瘦骨嶙峋而動勢畢出,精氣畢至;其背景空無依傍顧,更別具空靈生氣。奔馬頸毛與尾鬃獵獵風中,堅蹄則奮勇地上,似有為抗日搖旗、驅走之意;馬首高昂旁,則寓誓不低頭而期待同志之情。整幅畫面充溢著強烈的時代氣息。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一馬當先1947年作

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

此幅《一馬當先》中,作者將西洋畫的筆觸與傳統沒骨畫法相結合,以慣常的魏碑兼草隸的筆意勾勒馬軀幹,又以極具古金石氣的短而勁的線條傳達馬的神韻,用濃淡有度的水墨表現馬的肌肉質感、骨骼結構。馬蹄則兩筆帶過,靈活生動;腳踝活絡,極具精妙。馬鬃、馬尾以硬筆刷出,收筆翻轉,極為逼真地展現了鬃、尾蓬鬆的質感和飄動的美感。畫中這匹姿態矯健的駿馬正在奮蹄揚鬃、騰空飛奔。筋骨強壯,肌肉發達,倜儻灑脫,那風勁剽悍、姿態優美的形象,也彷彿自由和力量的象徵,令觀者在欣賞之餘,引發美好的聯想與遐思。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雙駿圖1943年作三駿圖立軸紙本1942年作 (128.8萬元,2010年6月蘇富比)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雙駿

四十年代開始,徐悲鴻為親密友人的“佳期”、“嘉禮”,多以雙駿贈之,或齊頭並進,或兩兩對視,此幅以低頭飲水和昂首回望相交的方式構圖,亦有取甜蜜祥和之意。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五駿圖設色紙本 1943年作(5280萬元,2008年12月中鴻信國際)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五駿圖1943年作 (4600萬元,含佣金,2011年11月北京傳是)

徐悲鴻巨幅力作《五駿圖》創作於1943年,徐悲鴻為籌集中國美術學院建院資金在重慶舉辦畫展,得到友人相助,遂作《五駿圖》相贈。該作匯合徐悲鴻一生中畫馬的各種姿態,飲水馬、回首馬、立馬、奔馬一應俱全,難能可貴;同時也表現了徐悲鴻嚮往自由的心聲,四處奔走的鬥志。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奔馬圖立軸水墨紙本1950年作 (268.8萬元,2010年6月上海朵雲軒)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奔馬1939年作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春風立馬1932年作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立 馬1937年作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立馬寄賢兄將有西北之行,悲鴻寫此贈別。1943年沙坪壩立 馬儻得優遊銷歲月,即此芳草是天堂 1948年作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馬志明先生金石家教正卅三年暮春寫於盤溪晴窗駿馬1944年作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黑白貓 1930年作 志摩多所戀愛,今乃及貓。鄙人寫鄰家黑白貓與之,而去其爪,自誇其於友道忠也.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清流洗衣鏡心設色紙本1938年作 (89.6萬元,2010年7月中貿聖佳)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雄睨圖鏡心1930年作(72.8萬元.2010年6月北京匡時)柳拂立馬圖1936年作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人物鏡片68*39cm鍾馗鏡心設色紙本1937年作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獅子立軸62*47釐米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古木竹石立軸1937年作 (257.6萬元,2010年北京保利)

款識:信手寫古木竹石。君復先生見而惜之,筆墨散亂,不足存也。悲鴻並記,丁丑。

徐氏風景畫中的樹特別是古柏,講究用筆,墨色也有乾溼濃淡的變化,但和傳統的表現形態比較起來,這是一種表現物象形質的筆墨。畫作中畫家以墨色的濃淡乾溼表現出參天古柏物象形質,樹幹筆墨蒼老,且筆勢生動,樹葉則以花青墨色層疊,水氣淋漓,突出葉的層疊與濃茂。樹腳坡石,以淡墨勾出輪廓,又以赭石色敷染,色墨局部的交融滲化,既有古代之遺意,又有時代之新貌。此外,徐悲鴻在坡石與古柏處佈置竹枝,巧妙構造出空間的前後關係。概言之,此幅畫作,具有著濃烈的生活氣息,且筆墨呈現時代的特色,古意與西方因素結合,氣韻形貌俱存。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雄雞圖鏡框設色紙本 65*43CM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秋草啾雀立軸設色紙本63*36.5CM1938年作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枇杷圖立軸設色紙本47*33CM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略擬重慶之霧1943年作

徐悲鴻 | 很見風骨的繪畫!

醒獅1939年9月1日,世界第二次大戰揭幕,曼士二哥屬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消息傳來,徐悲鴻極為震動,旋即揮筆寫下這件《醒獅》,以喚醒世界人民尤其是全世界的華人都能慷慨國難。畫繪一雄獅臥於蒼石之上,鬚髮戟張,怒目圓睜,一隻蒼鷹躺在雄獅的利爪之下,奄奄一息。結合時勢,畫面寓意自不難明。而從其題款“勉為四頁”,亦可看出徐氏當時憤激之深,至於幾不可落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