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比小說更荒誕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前兩天幾個朋友一起吃飯,聊起最近的熱播劇《權力的遊戲》,大家都很喜歡看。

問起原因,有的說製作精良,有的說充滿懸念,有的說人物塑造完美,也有的說魔幻與現實的完美組合。

可是仔細想想,是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這些很多影片或者小說都具備的,因此並不足以承擔大家如此之大愛。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情節的不確定性,劇情發展從不按照大眾意願,總是不按規則出牌,開頭總是適逢其會,還沒結尾就給你來個猝不及防。

比如,第一季,史塔克老爹在斷頭臺上,誰都以為會突然來個刀下留人,可那砍刀竟然不認主角,快速落下,如同切瓜;

再比如,“君臨城”裡,色後和大麻雀、兒媳婦等各方勢力焦灼在一起時,誰都無法預料下一步的走勢,然而,一通“綠色炸彈”就結束了這個亂局;

還有,讓所有人心痛的“血色婚禮”,那可是史塔克的大公子啊,多少國仇家恨需要他去實現,而且他和太太自由戀愛,後者還身懷六甲,這得延伸出多少動人故事啊?

可是,原著作家,心狠的馬丁大爺,讓這一切戛然而止。

到了最後兩季,主角不能再領盒飯了,否則真就沒啥演的了,戲路也逐漸迴歸正常。

然而,在第八季第三集的結尾,夜王那麼辛苦,走了八季,終於到了臨冬城,卻被二丫頭一刀斃命,一句臺詞都沒有,就這樣匆匆結束了行程......

這些情節一再被觀眾吐槽,但是,不可否認,這種不符合邏輯的荒誕感,才是區別其他影視劇的地方,這也是吸引我們的真正原因。

真實比小說更荒誕

因為,這太真實了。

馬克吐溫說過:

有時候真實比小說更加荒誕,因為虛構是在一定邏輯下進行的,而現實往往毫無邏輯可言。

這句話,你活得越久,就應該越有體會。

在真實的世界裡,沒有主角,也不符合我們的認知邏輯,一件事的發展走勢,往往超出所有人的預料。

這就是真實中的荒誕感。

我第一次有這樣的體悟,是在高中時代。

那時,我們在一所非常優秀的縣城中學,寄宿就讀。

宿舍裡有一個問題少年,學習不好,逃學、早戀、打架,但是卻很聰明。

剛剛近入高三,他發生了一個徹底的大轉變,來得毫無理由,讓人驚訝。

他改掉了所有惡習,上課認真聽講,晚自習自覺在教室學習很久,第二天早上,5:00起床,接著學習。

他不再說髒話,甚至不再與我們說話,只是刻苦地學習,那種虔誠的態度,彷彿一個回頭浪子,要奉獻自己的全部,來換回以前荒廢的時光。

一個荒廢了兩年的人,通過一年的ALL IN,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這似乎成了一個懸念,也只可能有兩種結局:

1、他成功了,考上大學,證明這種努力的有效;

2、他失敗了,沒有考上,證明再快的步伐,也追不回荒廢的歲月。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來得卻是第三種結局。

一天凌晨,他因為盜竊,被保衛科人贓並獲,中途退學了。

此後,我再也沒見到他,既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結果,如同一場沒頭沒尾的啞劇。

真實比小說更荒誕

該怎樣評價這事兒,我能用兩個字:荒誕。

我們來給荒誕下個定義吧,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前因後果,僅以“就是這樣”的姿態出現,你無法解釋,也不符合常情。

然而,這種荒誕的戲碼,卻在真實生活中,處處上演,讓你唏噓不已。

我見過那種特別節制的人,沒有不良嗜好,天天鍛鍊身體。然而,一場驟降的疾病,突然就離開了人世。

我還見過那種有一堆不良嗜好,很少鍛鍊身體,心態也不怎麼好的人,卻很長壽。

這種事,沒理可講,就是荒誕。

我有一個哥們,做生意很實誠,又勤奮,也很聰明,做實業,折騰了10年,去年虧空2000多萬,倒閉收場。

我還認識一個人,偷奸耍滑,口碑很差。然而,十幾年前,他賺了第一桶金,鬼使神差般地開始炒房,現在全國各地都有他的房產,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

這事,也沒地方說理,就是荒誕。

當悉數真實生活中的種種荒誕時,我甚至認為,荒誕才是一種常態,人類是依靠宗教和故事,來沖淡這種荒誕感,以給予我們一種井然有序的假象。

你可以想象,從圖騰到多神,再到一神,都是多麼符合人類認知的邏輯。

然而,科技文明的進步,卻告訴你,地球只不過是宇宙邊緣一個不起眼的藍色星球,人類也不過是從單細胞隨機演化的結果,甚至宇宙也不過是一次毫無來由爆炸的餘威。

當這些都在預示這一切只不過是無意義的巧合時,這可能才是最大的荒誕戲碼。

-END-

真實比小說更荒誕

早晨一碗潮汕河粉,是最不荒誕的事了。 ——攝於2019年5月5日

良叔暢銷書上架,點擊瞭解更多,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