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和怪叔叔的丛林冒险记

提到新西兰的美,大家一定不陌生,比如在电影《指环王》里就有不少新西兰的自然风光。但是提到新西兰电影,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怎么熟悉了。

电影《追捕野蛮人》就是一部新西兰出品的喜剧片,由塔伊加·维迪提执导,不熟悉这位导演不要紧,漫威电影《雷神3》就是他执导的,看过《雷神3》的一定知道该导演的喜剧功力一点都不弱。

熊孩子和怪叔叔的丛林冒险记

电影《追捕野蛮人》讲的是熊孩子和怪叔叔丛林冒险的故事,熊孩子贝克是个被抛弃的孩子,被儿童福利机构送到很多家庭寄养,做为名副其实的熊孩子,贝克“无恶不作”,屡次被退货。

这次贝克被送到一个山里的老两口家里,就是那种方圆一二十公里只有这一户人家的山里。然而贝克依旧不改熊孩子的本性,当天夜晚就逃了出去,可惜只逃了200米远。

熊孩子和怪叔叔的丛林冒险记

没几天贝克就对温柔且勇猛的阿姨有所改观,阿姨温柔的时候,每晚都会为贝克准备热水袋,勇猛起来,尽然可以用一把匕首干掉一头野猪。

当我们以为剧本的发展方向是贝克和阿姨斗智斗勇,最后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阿姨却突然意外死亡了,在电影里尽然没活过10分钟,完全不按套路走啊。

熊孩子和怪叔叔的丛林冒险记

留下贝克和怪叔叔相依为命,可怪叔叔一直都不待见贝克,儿童福利机构也认为怪叔叔没有能力抚养贝克,准备接回贝克。

贝克不想再回去,于是离家出走,然后在一系列的误会之下,贝克和怪叔叔开始了一趟长达5个月的丛林冒险记。

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是自己看吧,我就不剧透了。

熊孩子和怪叔叔的丛林冒险记

贝克在电影里被安排了熊孩子的人设,不过从电影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他只是在对大人的不满,做出的发泄和报复而已。

我们可以看到阿姨给贝克过生日,贝克说这是第一次有人给他过生日。阿姨每晚给贝克准备热水袋,也瞬间暖化了贝克的心,就连离家出走贝克都带着热水袋和阿姨的骨灰,可见之前没有人对贝克真正的关爱过。

熊孩子和怪叔叔的丛林冒险记

电影中,即使是儿童福利机构的女工作人员对贝克也从未好声言语,总是恶语相向,甚至还带有威胁。并且贝克说过自己在福利院还有过一个朋友,但被别人领养了没多久就死了,但没人告诉他死因是什么。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虽然没有发现虐待贝克的迹象,但确实也没人真正关爱过他,一个本就是被抛弃的孩子,又得不到大人们的关爱,走上熊孩子的道路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时做为大人的我们也应该检讨自己,与其抱怨孩子总是做得不好,不如想想是不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好。孩子的世界总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你对他的一点点好,他都能感知到。

熊孩子和怪叔叔的丛林冒险记

再来看看贝克和怪叔叔在丛林里流浪,但外界却认为是怪叔叔绑架了贝克,也许因为怪叔叔在年轻的时候有过坐牢的经历吧。

儿童福利机构的女工作人员发动警察对怪叔叔进行追捕,并且悬赏其他猎人去追捕,利用电视和网络的传播,使得全国人民都高度关注这件事,迅速登上热搜榜首位。

熊孩子和怪叔叔的丛林冒险记

丛林里一位护林员糖尿病犯病,贝克和怪叔叔及时通知警察,救了这位护林员,在这之后,全国人民风向立即倒向了怪叔叔这边,而且贝克还在丛林里遇到了粉丝。

这样的场景我们是不是十分熟悉,往往网上出现一个热点事件,很少有人会去追溯事件的来龙去脉,都喜欢人云亦云的传播,然而一旦风向一变,又很快的倒向另一边。

很多时候被称为野蛮人的未必野蛮,并且可能是文明人。而端坐在电脑屏幕前的文明人,却用着野蛮人的方式对他人进行口诛笔伐,甚至谩骂,不觉得可笑嘛。

熊孩子和怪叔叔的丛林冒险记

《追捕野蛮人》最终还是一部喜剧片,其表现出的喜剧效果也是相当不错,贝克除了是一名熊孩子,还有着逗比的属性。

比如贝克离家出走前,还留下一封遗书,并做了个假人伪造自焚现场,可是那假人做得实在不知怎么吐槽,而且在给假人自焚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整个谷仓都烧了。

熊孩子和怪叔叔的丛林冒险记

在丛林里,贝克和怪叔叔遇见了一伙猎人,贝克在向猎人描述怪叔叔怎么对待他的时候,其不可描述的暧昧内容,也是让人忍俊不禁。

总之一个逗比的熊孩子,和一个不苟言笑的怪叔叔,在丛林里5个月的逃亡,碰撞出不少笑料。并且贝克也是金句频出,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不是我选择了黑帮生活,而是黑帮生活选择了我。

熊孩子和怪叔叔的丛林冒险记

《追捕野蛮人》不仅是个令人捧腹的电影,电影里贝克表现出的可爱童真,也抚慰了我们心灵,是个非常不错的独立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