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研究能提前发现类似康美药业的问题,做到提前规避吗?

淡淡禅风


对于企业的观察,我们大致上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果你没有专业知识基础,那么建议投资人最好停留在消费品行业。我们不曾关心过诸如康美药业和步长制药这些企业,源自于我们对于传统药中部分“尚不明确”的内容有一些属于我们自己个人的偏好(并不想排斥其他人的观点,仅仅是个人不太喜欢在不良反应,禁忌或者副作用上面这些字眼)。

但是对于企业的财报问题,我们只说一种通常的总原则。企业的信息和数据分为两类,一类是财务信息,也就是在报表上一览无余,企业公开的数据,无论营收利润,还是资产现金流。另一类是非财务数据,包括行业和宏观如今是个什么情况,如今这类企业债务问题是否普遍,竞争对手和这家企业之间的差异等等。我们如何去了解财务报表是否造假。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相互印证的方法。从非财务数据方面得到一些常识性的信息,然后推导到报表上,如果报表数字符合我们的预期,那么就是正常的数据,如果报表数字不符合我们的所见所闻,那么小心有坑。

比如,环保工程类公司前几年大量的PPP项目,他们势必要投入更多的资金,那么他们的流动性会变差,现金会变少,轻资产会变为重资产。资产负债会增加。那么这个时候,关注点就在于其现金情况,资产情况是不是和我们所知的相悖。比如前期启迪桑德有人怀疑,说其地方项目未建设却有了利润。这和常识背离。

再比如,尔康制药在之前,胶囊毛利率96%,从东南亚进口原料制造淀粉胶囊,而另一家普通的企业毛利率只有40%。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为什么尔康制药当时的毛利率如此之高?胶囊逼近不是垄断的抗癌药,淀粉再便宜,那也要一定的成本。所以,非财务数据上面的信息很清晰的告诉你,胶囊不可能这么赚钱,这和常识背离。

至于康美药业这部分造假或者说错计。普通投资人非常难以找到这部分的问题,原因在于其业务并不单一,供应商和销售商零散。但是CPA审计相对来说发现很简单。比如银行存款,CPA审计是需要银行函证的,一笔笔对过去,看期末余额是否和账面符合。当然也有可能上市公司和银行串通给了假的函证。但是这种难度很大,也许在少数国有企业造假案中才会出现。因为银行虽然讲服务,对于民营企业却有地位上的优势,他们没有必要替企业去背黑锅。

我们要了解一个事实,投资人特别是小投资人必须习惯于信息不对称,不是所有的真相通过几个简单的招式就能够揭开。实际上,小投资人权限非常有限,不能去核对报表金额,不能去证实企业诚信。我们所能做的,大约就是我前面叙述的,那些常识部分。投资要有常识,用常识去判定,这家企业是不是有猫腻。即使没有猫腻,我们也要带着怀疑的态度,而不是他们告诉我们什么,怎么样,我们就认为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

当然,即使CPA,即使企业经营者本身,也还要面临其他的风险。比如前段时间因为突发的安全问题,一家企业从高处坠落,比如前段时间有家企业因为产品批文到期,不得不停产某个重磅的产品。所以投资人不可强求。在能够做好的那部分,努力做到最好,不要加杠杆,定投,余钱投资。这就是不错的投资人了。


凯恩斯


完全能做到。因为像康美药业这么严重的问题,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公司的财报,就很容易发现问题。事实上,在公告写错了“299亿元的货币资金”之前,已经有大量的自媒体和财经大V在网上提示过康美药业的风险。

康美药业的问题在哪呢?在于明明它账面上有钱,300亿元以上,却没能赚取到相应的利息收入,反而还在向外支付大额的借款利息。理论上来说,一个账面上现金充裕的公司,是没有必要再去大手笔借钱的,动用自有资金就足够了。

同时,康美药业的大股东还一直保持着高比例的股权质押融资,而这通常是公司缺钱时,大股东惯用的财务伎俩,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乐视网的贾跃亭。

因此,只要做好基本面研究,稍微深入挖掘一下,发现A股公司中的财务问题实际上是很容易的,也是能够做到提前规避的。


速读财经


信息及时准确的公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