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天超過一萬人被確診為癌症,生活中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

周智琛


這個數據是國家癌症中心,總結了2015年的統計報告,是可信的。

很多人感慨,人類現在進入了癌症高發時代。

很多人身邊都有癌症患者。

腫瘤高發的原因,相信大家都能羅列幾條,比如空氣汙染、飲食安全問題、農藥殘留、水汙染等等。

大環境的改善要慢慢來,習大大提出“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相信後面會花大氣力整治的,我們要多配合,少抱怨。

我們單位的同事,去年就有查出乳腺癌和肺癌的,幸運的是,都成功做了根治手術。

如何阻擊癌症?

1.從生活細節上養成好習慣。

比如霧霾天氣出行戴口罩,家庭飲用礦泉水要質量過關,少吃容易農殘超標的蔬菜,減少反季蔬菜水果的攝入,三餐定時定量,戒菸限酒不熬夜等。


健康問題無小事,莫以善小而不為。

2.重視健康體檢!

去年身邊有兩位熟人查出肺癌,得益於自己對症狀的重視。

這位老大姐早上起來吐痰,發現裡面有血絲,趕緊跑來做了CT,發現右下肺背側有一個混合磨玻璃結節,邊界清晰,有很細的胸膜牽拉,並且近端可以看到血管影進入。

她有腫瘤家族史,抓緊做了手術,微浸潤性肺腺癌,已經快一年了,恢復得很好!

很多人早期沒有任何症狀,就像去年我們熟悉的武俠演員計春華先生,如果能做到定期體檢,也許有希望早期發現。

定期體檢真的有幫助嗎?

在2018年,世界肺癌大會的報道中,有一個來自荷蘭和比利時的大型研究,共15,792人參與,隨機分成篩查組和對照組,分別於第1、2、4、6.5年做低劑量螺旋CT體檢,其中篩查組發現肺結節及時干預,對照組不做處理。

結果顯示,這一萬多高危人群通過定期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篩查組男性10年肺癌死亡率下降26%,而女性10年肺癌死亡率下降39%!

最後總結認為:篩查組確診肺癌的患者50%為Ia期,這些患者只需要接受外科手術,預後良好,大部分可以治癒,而對照組確診肺癌的患者接近50%為IV期,這些患者5年生存率顯著低於Ia期患者,這就是肺癌篩查可以降低10年肺癌死亡率的關鍵。

這個大型研究充分證明,癌症早期篩查是有意義的!

而早期癌症很多可以手術治癒!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謝謝閱讀和關注!


影像科豪大夫


2019年的1月份,國家癌症中心發佈了最新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由於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一般滯後3年,本次公佈的是2015年的數據。根據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數為392.9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所以,癌症就在我們身邊,我國目前有癌症患者數千萬,不僅嚴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還讓老百姓花費了巨大的醫療費用,我國每年惡性腫瘤所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不僅如此,我國的癌症發病率一直在上升,近十年來,癌症發病率每年以4%左右的速度在增長,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癌症發病率卻在慢慢的下降。

癌症的發生與遺傳,環境,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有關係,作為個人,我們很難改變遺傳和環境,只能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所以,預防癌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早睡早起,不熬夜,健康飲食,清淡低脂飲食,三餐按時吃,不要暴飲暴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醃製食品,少吃加工肉和紅肉,少吃燒烤、肥肉等高脂肪食物,戒菸戒酒,控制體重,避免肥胖,保持體形。適當運動,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

(2)保持健康的心態

癌症與情緒,心態有關係,長期處於壓力大,精神緊張,焦慮,抑鬱等心態之下,可導致免疫力低下,容易誘發癌症,需要我們保持良好的心態,有不良的情緒,需要及早的發洩出去。嚴重的情況,需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3)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是預防癌症的關鍵,早期癌症或者癌前病變,都沒有明顯的症狀,只有早期發現,才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所以,大家要根據自己的家族史,症狀,年齡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體檢項目,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將癌症扼殺在搖籃裡面。

總而言之,預防癌症,需要我們養成好的習慣和心態,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普外科曾醫生


作為從事腫瘤新藥研發的我來說,面對這個問題只想長嘆一口氣。大家都在尋找預防腫瘤的偏方,但對真正能夠預防腫瘤的方法置若罔聞。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大家對偏方的要求是:照做就100%不會得腫瘤。同時給自己找藉口,凡是做到預防良方的人中,有人得了腫瘤,那麼這個就不可信,比如不抽菸。

但很抱歉,腫瘤本身就是一個概率性的疾病,隨著年齡增加,接觸的致癌因素增加,發病率累積的疾病。沒有哪個醫生會告訴你,抽菸你一定會得肺癌,的確有很多不抽菸的人也不幸得了肺癌,但很抱歉,你得肺癌的概率真的比他高!


1 吃燒烤的時候請避開焦黑。

常說的苯並芘,世界公認三大致癌物之一,日常食物中油炸、燒烤食物的含量較高,燒焦成黑色的部位最高。因此拜託大家吃羊肉串、烤雞翅的時候,把那些並不好吃的,黑呼呼的部位咬下來吐掉,做個精緻的吃貨!這東西太毒,我們都不願意用在小鼠身上造腫瘤模型,生怕自己沾到一點點!

2 少抽菸,不酗酒

這是老生常談了,每天抽菸10支肺癌發病率提高13倍,但我從沒聽說過真的有人把預防腫瘤當成戒菸的理由。但請起碼做到不酗酒。你的每次酗酒都會給肝臟造成一次損傷,而腫瘤就在這一次次的損傷、修復、再損傷、再修復中的偶然生成。如果你一定要比別人多創造幾次機會,請繼續。

3 保持好心情

神經系統和內分泌、免疫系統是一個整體,三者相互影響,共同調節機體穩態。焦慮、緊張、長期失眠等不良情緒都會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在癌細胞產生早期,免疫系統一直都是監視和消滅癌細胞的堅實防線。一旦我們看到了腫瘤,這就說明免疫系統與癌細胞已經打了很長時間的仗並以免疫系統的失敗而告終了。所以,請保護你的免疫系統,讓他兵強馬壯一些。


腫瘤的發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業內講基因突變的累積。從古至今,隨著環境汙染、飲食結構的改變、精神壓力增加,總體腫瘤發病率呈指數上漲。想要預防腫瘤,同樣也是逐漸積累的過程,每當你少吃一些燒烤、少抽菸喝酒、少熬一點夜的時候,你都在一次次降低自己的發病率。

希望信息有用。


免疫平衡感


在2019年1月,我國國家癌症中心發佈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注: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一般滯後3年,所以這個數據是2015年的登記數據)。據統計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也即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就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從報告上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及死亡率相比以前有所上升,目前在男性中肺癌發病居首位,在女性中乳腺癌發病居首位。隨著年齡的上升,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有所上升,當然不同類型惡性腫瘤的年齡分佈有所差異。
目前,並沒有能夠杜絕惡性腫瘤發生的方法,但是通過一些措施來降低其患病幾率還是可以的。例如:現有很多研究均表示吸菸、酗酒、肥胖、紫外線照射以及感染致癌病原體等因素是癌症高發的危險因素,通過避免這些癌症危險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癌的風險。

生活中如何降低患癌風險?

(圖片來源於“醫學界腫瘤頻道”中的文章配圖)
1、戒菸:
儘管很多人都知道吸菸與癌症有很大的相關性,但是能真正重視的並不多。事實上,吸菸至少與14種不同類型的癌症具有相關性。有研究顯示與不吸菸的人群相比,吸菸使患肺癌的風險高80~90%,在其他類型的癌症中,吸菸同樣也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前段時間,CA雜誌發佈的“2019美國癌症統計數據”中顯示25年美國腫瘤死亡率下降27%,根據統計分析得到的結論是:癌症死亡率的下降主要與吸菸率的下降和早期篩查以及治療水平的提升有關。其中在某些控煙力度大的州里,其患肺癌的發病率也顯著下降。

2、少飲酒或不飲酒:

進入人體的酒精先轉化為乙醛,再由乙醛轉化為乙酸,最後才排出人體。而乙醛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可通過破壞細胞的DNA和蛋白質來增加患癌風險。有數據統計顯示約有3.5%的癌症死亡是與酒精有關的,喝酒越多,患癌風險就越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預防癌症,請先從減少飲酒或戒酒開始。

3、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
肥胖不僅可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還可增加患癌的風險。當然對於為什麼肥胖與癌症相關,目前有“肥胖可導致輕微的全身炎症,而炎症可增加患癌風險”、“肥胖可影響胰島素的分泌異常,可能會促使某些癌症的發展”、“肥胖可為細胞提供過量的能量,使得細胞過度增殖,從而增加患癌風險”等等解釋。
不過目前暫時並沒有研究能夠真正明確肥胖導致患癌風險增加的潛在機制是什麼。當然對於我們來說,控制好體重,對身體健康還是會有很大益處的。

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包括日常飲食應均衡,少吃或不吃含有亞硝酸鹽等致癌物的食物。

4、注意防曬,減少紫外照射的機會:
適當的曬曬太陽有助於健康,但過度了就有害健康,尤其是在炎熱的時候,出門注意防曬,減少紫外照射的接觸,可以降低皮膚癌的患病風險。此外,避免不必要的輻射也很重要。
5、避免接觸致癌物質:
日常生活中可能會不經意之間接觸到致癌的物質,例如石棉(國際公認的致癌物),在加工生產或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微小的石棉纖維粉塵,吸入人體可對肺部乃至全身產生損害。又例如新房子裝修後殘留的甲醛,過量接觸也會大大增加患癌的風險。
6、預防感染:
與癌症明顯相關的細菌或病毒有HPV(人乳頭瘤病毒)、乙肝病毒、HIV病毒等,這些病毒的存在可以明顯增加患癌的風險。當然目前某些病毒已經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感染,例如乙肝疫苗、宮頸癌疫苗等。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衛生,預防細菌或病毒的感染。

7、避免空氣汙染:
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持續上升,其中與空氣汙染有很大的關係。空氣汙染越嚴重,空氣中的顆粒越多,患癌風險可能就越大。特別是對於那些與呼吸道、消化道有關的腫瘤,空氣汙染會大大增加其患癌風險。所以請好好愛護環境,儘可能不要人為地製造空氣汙染。
8、日常多運動:
癌症發病率的增加與人們精神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少鍛鍊等有一定的關係。一定強度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降低體內激素水平,緩解壓力,還可以改善免疫系統的功能,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癌的風險。
9、定期篩查:
定期篩查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對於很多癌症來說,如果能夠早發現,早採取正確治療,是可以大大提高生存率,甚至可治癒的。
尤其是那些癌症高危人群,定期篩查可以提前發現癌症,在早期就採取處理措施既可以降低癌症的死亡率,提高生存率,還可以減少癌症治療花費的費用。
對於癌症的篩查,一些癌症防治中心或醫療機構也有相關的建議,例如建議50~70歲的女性,每兩年做一次篩查,以預防乳腺癌。對於結直腸癌的定期篩查,建議從50歲開始直到75歲定期進行糞便隱血試驗、乙狀結腸鏡檢查或者結腸鏡檢查,以預防結直腸癌。
總而言之,降低癌症患病風險,從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定期檢查開始,儘可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覺得有用就點贊並關注我吧!回答追求客觀、真實、普及健康知識,歡迎關注和轉發!後期我將持續提供有用的腫瘤科普知識!】

中大腫瘤李秋梨醫生


“在毫無防備下,我戰慄地感受到死神和自己離得那麼近;和癌細胞交手的診治過程備受痛苦,讓我彷彿從雲端瞬間墜落,剎那間,不知身在何處,渺小且無助。”確診癌症四期後,李開復說自己彷彿被禁閉在一間玻璃屋裡,雖然可以看到、聽到外面的世界,但那個活色生香的世界已經完全不屬於自己。

隨著壽命的延長、以及環境汙染的問題,食品安全的問題,我們周圍的癌症罹患率是不斷上升的!而且,癌症還逐漸的年輕化!

人類醫學一直致力於如何抵抗癌症!可喜可賀的是,現在已經很多癌症是可以臨床治癒的:

有一項研究表示:美國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其次是甲狀腺98%、睪丸癌95%、皮膚黑色素瘤91.3%、乳腺癌89.2%、霍奇金淋巴瘤85.1%、子宮內膜癌81.5%。當然,必須發現的早!

怎麼才能早發現呢?

定期體檢是很重要的,尤其是50歲以上的朋友,建議每年體檢一次!

當然,有的癌症是不容易早發現的,所以,他們的預後會很不好,比如膽囊癌,發現基本是晚期!還有些癌症惡性程度很高,比如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很難治療!

那對於很多癌症,我們還是無能為力的,所以最好的辦法除了體檢以早發現之外,我們還必須做好預防工作!讓我們不得癌症才是最重要的!

怎麼預防呢?

1、很多人都傳播一些偽科學,吃大蒜防癌,天天喝醋防癌,甚至天天泡腳還防癌!其實癌症是以遺傳為主的!這就是為什麼要問家族史,特別是直系親屬有癌症的就更要當心啦!也就是說基因檢測很重要,比如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在自己寫的文章《我的醫療選擇》中稱自己通過基因檢測確定帶遺傳缺陷基因BRCA1,醫生估測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幾率頗高,分別為87%和50%,朱莉選擇雙側乳腺切除術,降低患癌風險。2015年3月24日,安吉麗娜·朱莉宣佈,由於擔心罹患卵巢癌,她已經切除了卵巢和輸卵管 。

2、健康很重要!

保持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怎麼保證健康呢?

這個我就不多說了,篇幅有限,合理飲食,保證睡眠,適當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

3、避免接觸致癌物!

癌症是有誘因的,比如黃麴黴素確定致癌,甲醛確定致癌,那麼我們必須避免接觸。曾經遇到過兩位患者是母女兩個,也很可憐,家裡裝修沒地方住就天天住在新家裡,最後兩個人都得了白血病!

4、關注@骨科王醫生,說不定有一條科普讓你受益了呢!感謝大家的支持!


骨科王醫生


中國傳統裡有一個固定思維,是要避晦氣。很多人潛意識裡,認為癌症就是晦氣,聽到這兩個字就是沾了晦氣,所以都要儘量躲著走。

這樣做,“晦氣”是躲開了,但是,自己就變成了沙漠裡的鴕鳥,把頭埋在沙子裡,而癌症,仍然還是現代社會中的高頻事件,不管“鴕鳥”的頭是否插在沙子裡,都有可能找上門來,區別只是頭插在沙子裡的鴕鳥,會被一腳踢在屁股上,很狼狽!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有人對癌症一點不瞭解,一但發現,不是以為是絕症,就是開始搞偏方,夢想蟲子能替人扛過去,往往就是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而即便是接受了正規治療,且不說治療的費用高昂,化療等措施的副作用可能讓一些人難以忍受,關鍵問題是,是否能治好病還是一個問題,需要拼運氣、拼人品!

其實,預防癌症,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需要明確說明一點,預防就是預防,就是在健康的時候選擇一個正確的生活方式。有人喜歡搞一點噱頭,叫“治未病”,我更喜歡叫“無病防身”。

怎麼預防呢?總結一下權威機構的各種調查報告,我濃縮成幾句話:

煙要戒,酒要少

膳食平衡很重要

致癌物質躲開了

日常運動感覺好

對癌症死亡原因的分析發現,如果能保持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那每年因為癌症而死亡的事件能減少40%!

這真的是不吃藥、不打針,但是需要身體力行,還需要堅持!

1. 煙要戒,酒要少

吸菸是導致癌症的最大的不良生活習慣,不只害己,還有二手菸害人。如果能完全禁菸,可以讓目前18%的癌症死亡事件消失。

吸菸怎麼增加了癌症死亡呢?

1930年,美國的肺癌肺癌死亡只有3000例。1950年,變成了18,000例。

1962年,繼續升高至41,000例。

這30年增加了幾十倍。同時看一下美國香菸的消費量,1910年開始增加,到了1960年左右才到頂點,之後開始下降,到了2012年的時候,已經減少了很多。

肺癌死亡率增加,正好跟香菸的消費量增加相關,而在香菸的消費下降之後,美國肺癌的死亡率也開始下降了。後面這一點特別重要!

而且,吸菸不只是導致肺癌,還跟其他很多癌症的發病都有關係。

直接上圖吧。

酒的問題,最近的研究發現,酒精代謝產物能引起基因突變,導致貧血,也誘導癌症。

還是直接上圖吧。

記住一點,喝酒越容易臉紅的人,越需要少喝酒。

2. 膳食平衡很重要

為什麼重要?因為只有膳食平衡,才能保證營養。

怎麼樣算是膳食平衡呢?參考中國營養學會的膳食寶塔圖。

認識到膳食平衡很重要,還可以增加對保健品營銷的抵抗力。

現在很多虛假廣告的營銷,都不是教人好好吃飯,而是花錢消費,讓吃瓜群眾誤以為花錢就能買來健康。

吃瓜群眾的智商有多低,虛假廣告的暴利就有多高!

3. 致癌物質躲開了

關於致癌物,需要了解一下世界衛生組織對致癌物的定義。

在這些致癌物中,一類致癌物是有確切的治癌證據的。

這裡面有上面說的煙、酒,有大家可能知道的化學致癌物,比如說甲醛,也有很多純天然的致癌物,比如黃麴黴素、檳榔。

所以,不是純天然的就是好東西。

這些致癌物裡,還有一些可以導致癌症的病毒感染,比如乙肝、HPV等,所以,能打的疫苗一定要打,需要做的檢查一定要做。

4. 日常運動感覺好

2016年,美國癌症中心發表的研究數據表明, 長期鍛鍊的人可以明顯減少13種癌症的發病風險!其中食管癌發病風險降低幅度高達42%!其他的一些常見癌症,如肺癌、胃癌、肝癌等,發病風險在長期鍛鍊後也可以降低22% ~27%。[1]

總之,空談救不了國,空想也防不了癌,把頭埋沙子裡,直接就是等著癌症來踢屁屁!

預防癌症,從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做起!

參考文獻:

1. Moore SC, Lee IM, Weiderpass E, Campbell PT, Sampson JN, Kitahara CM, Keadle SK, Arem H, Berrington de Gonzalez A, Hartge P, Adami HO, Blair CK, Borch KB, Boyd E, Check DP, Fournier A, Freedman ND, Gunter M, Johannson M, Khaw KT, Linet MS, Orsini N, Park Y, Riboli E, Robien K, Schairer C, Sesso H, Spriggs M, Van Dusen R, Wolk A, Matthews CE, Patel AV. Association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With Risk of 26 Types of Cancer in 1.44 Million Adults.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6;176(6):816-25.


一節生薑


回答:我身邊很很多癌症患者。數據顯示的我國每天有超過一萬人被確診為癌症,一方面由於我國人口基數比較大,所以患病人數總數就比較高;另一方面,的確說明我國癌症的患病率在增加。

癌症的病因主要有內因和外因兩個大的因素。其中內因包括遺傳、免疫、內分泌失調、年齡等。外因包括生活習慣(熬夜、飲食不規律、酗酒、吸菸等)、意外放射性傷害(放射物質、甲醛等)、食物汙染(黃麴黴素、苯並芘、丙烯酰胺、亞硝酸鹽等)等因素。與過去相比,內因因素變化不是很大,外因因素則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這主要與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癌症被稱為“不治之症”,主要與我們目前的醫療水平有關,所以說,癌症患者治癒率比較低。這也從另一方面增加了癌症患者的絕望心理,也成了加重癌症死亡率的一個附加因素。

目前癌症的治療方主要有手術、放療、化療、中醫療法、靶向治療等幾種方法。其中放療和化療基本為手術後的輔助治療手段。如果是癌症早期,並且患病部位相對安全一些,手術的治癒率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很多中晚期的癌症患者,手術後的治癒率也不理想。目前使用的“靶向治療”方法相對更先進一些,治療效果也相對好一些,但治癒率提高並不甚理想。所以說,治療癌症的最好的方法還是預防,也就是從改變生活方式入手。如果不防患於未然,一旦患上癌症,治癒率就很難保證。當然,在於癌症鬥爭的過程中,樂觀的心態更有助於戰勝病魔,而且,如果能有如此好的心態,患癌症的幾率也會降低。

提高癌症治癒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早發現早治療。因此,定期體檢,身體出現不適及時就醫,也是預防癌症和提高癌症治癒率的重要因素。


慧吃會動惠生活


和女生自查乳房一樣,男生洗澡時也該摸摸蛋蛋,如果某一側蛋蛋增大質硬、掂一掂還有點墜手,請及時去泌尿科就診。

我們來圍觀下林咪咪同學的蛋蛋保衛戰







看到林咪咪同學順利的凍上了精子相信大家都替他長舒一口氣。

睪丸腫瘤中的精原細胞瘤雖然在經過手術切除+放化療後預後很好,但凡事都有兩面性。起源於精原細胞的腫瘤因為分裂象活躍故對放化療極其敏感,不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作為精子生成儲備的精原細胞自身損耗也很大。 精子的生成周期一般是80-90天左右,所以對於短時間小劑量的化療引起的部分生殖細胞受損通常在脫離輻射環境後3-6個月就可以備孕,但如果大量精原細胞或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受損,那麼要恢復正常的生精功能需要的時間通常較長,少部分人甚至無法恢復。對於有生育要求即將接受放化療的癌症 患者來說,治療前進行自精凍存不僅是為了日後有生育後代的可能,而且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那些有凍精的癌症患者對後續治療的依從性和自信心更高,畢竟,有一份希望保存在那,多了一份戰勝病魔的勇氣。同樣,對於準備長期從事和輻射相關職業的人員在工作前進行預防性生育力保存也是有必要的。

有好奇的寶寶會問精子冷凍保存的時間有多長?迄今為止被報道的用冷凍精子解凍後復甦體外受精的成功案例其精子冷凍時間是12年。所以,在你的生育週期內,不用擔心自己冷凍的精子會失效。

————-

生殖科的手札君溫馨提示:男生洗澡時也要關注下蛋蛋,防患於未然。


生殖科的手札君


每個人條件不同,所以日常生活飲食也就不同,經常大餐的人群有得癌症的、清淡飲食的也有不治之症的,身體大部分都是因為肚子不通導致生成的病因,有的是氣於堵、有的是積食於堵造成的,於堵了就會出現各種身體不適,但是有的人不去健身化解內臟於堵、讓經絡暢通,反而諮詢醫生用藥,可知道藥物只能麻痺自己讓病因更加潛伏,待長時間後再爆發出來了、就是各種病因、病變晚期了

要想預防各種癌症、就要把各種病因化解、避免各種病變造成的各種癌症,怎樣才能預防呢?大家不妨查看我以前的回答問題,我都是在推薦我的健身操,我的健身操它可以把人體內臟每個器官按摩、洗刷,更可以打通全身經絡,修復人體各種不適,化解各種病因病變,避免各種癌症發生

我給我的健身操取名字、各種癌症的剋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就是通過它把肝癌化解了,我二姐也是通過健身操把肝癌化解了,因為我倆肝部都鈣化了,我倆是血液遺傳乙肝,上輩有幾位親人都是因為肝部問題過世的,前兩年我這一輩有一位也做了肝部手術, 我的健身操不僅讓我和我姐化解了肝癌,也讓一位二十多年的脫肛女士也變好了,她以前每四五天、三四天一次大便,每次大便後都得用手把脫漏出來的大腸手送回去,自從跟我健身之後她二十多年的脫肛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還把一個十四年的鼻炎也變好了,還把一個三十多歲女士醫院都定她來不了例假了,現在都正常了,還把一個女士雙副乳都變沒了,現在腋窩處看不見哪兩個肉疙瘩了、並且腋窩狐臭味也沒有了,還把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士以前沒有性慾了,現在又找回小夥子的感覺了,更讓好多人把高血壓變好了,還有好多身體不適的人都變好了,所以我一直在給大家推薦我的大寶藏,各種病因,各種癌症的剋星,別等身體有問題了讓別人捐錢救治,自己有個好身體才是最大擁有,我不會表達,希望大家採納,理解我的用心,身體有問題了誰也替不了,醫院只是快速切割,待患者血汗錢被榨乾了,醫院也就推卸責任說、我們已經盡力了,ta器官已經衰竭了,!!!!誰也不行那樣離開親人,誰也不想還沒老就失去了生命

真心的呼喚大家在健康的時候運動起來,不要等身體有問題了、讓別人捐獻就只自己,也把自己家庭弄得人財兩空、因病借的都是債











蛻變健身人體4S店


癌症是可防可控的。只要我們大家堅持踐行“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補充細胞必需的營養素+充足的睡眠。”始終保持每個細胞都充滿活力,身體沒有炎症,怎麼可能患上癌症呢!每年做一次HRA健康風險評估,如果發現細胞有變性,只要注意營養調理,可使細胞回到健康。如果你做到了,就不會得癌症。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難就難在觀念的更新與堅持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