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探花、榜眼在当今是什么文凭?

巴山老区


我还是以前的观点,科举进士(状元探花榜眼等)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本科文凭

科举兴起于隋,完善在唐朝,而改革兴盛却是文官满地走的宋朝,最后的鼎盛时期是在明清二朝。

古时候讲究士农工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百姓不识字,士人才识,而这些识字的人的出路便是科举,从而走上仕途,实现自己心中的政治理想。

一入科举深似海,四五十岁还童生试的,大有人在。范进中举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科举是古代的选官制度,几乎是读书人的就业方向。也可说明古人就业方向较为地单一。

明清时期的科举面临三考。第一考——院试,同时也叫童生试,它有县、府、院三试,参加者为童生,最后成‘秀才’,第一名叫案首;第二考——乡试,参与者是秀才,中榜后为举人,第一名是解元;第三考——殿试。而在殿试前会有会试,筛选举人,取得殿试资格。拿到殿试入门券才能参加殿试,皇帝出题取士,录取三甲,一甲三名,分别状元、榜眼、探花,由于最终公布在黄纸之上,中进士也叫‘金榜题名’。如下图。


这种单一的就业方向是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所以1905年,科举正式被废除。科举废除日是在具体地9月2日。

之后,就业方向多样化起来,不仅局限性于仕途。目前,我们选拔官员的考试叫‘国家公务员考试’,这就相当于隋起清灭的科举制度。

国家公务员考试最低的文凭要求就是本科学历文凭,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进士相当于现在的本科文凭。



严格意义上,文凭背后的学历教育和科举制度是不可作比较的,它们都是不同时代下的产物,前者更多样化,后者较为单一局限(相关的教育也仅仅是为选官服务)。

一壶浊酒喜相逢,这里是史小二记,欢迎您的关注!


史小二记


古代的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文凭?

看到这个问题,整个人都不舒服了!

古代的科举考试,从来都不是学历教育,也根本不涉及文凭问题。科举考试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如果非要比,只能和今日的公务员考试比一比。

今日的公务员考试,面向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进行招聘,一旦考上,直接担任相应职位,可是距离“做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现在的很多遴选考试、选调生考试,貌似比一般的公务员国考要更厉害,也不过就是储备干部而已。

如果考上状元、探花、榜眼,将来大部分都能成长为省部级官员,巡抚总督跑不了,宰相首辅也不是没可能。每年800万以上的大学生中,状元榜眼探花妥妥的几百人,将来能有几个当上省部级?

在古代,要想“学而优则仕”,需要走很长的一条路。

第一步,好好学习,参加府试和院试,成为秀才。

这一步,已经拦住了大部分人,首先你要参加府试和院试,必须有老秀才或者老举人的举荐,当然大部分都是老师给举荐的。参加各种私塾辅导班是必须,给老秀才端茶倒水送钱也是必须。没有一定的财力,绝对不敢走科举这条路的。

府试,顾名思义,就是在所属的州府进行考试。当时的府,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地级市。旧社会大部分的农民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少部分进过县城就是见过大世面了。而你作为小小的童生就有机会到州府上考试,已经是全村人全族人的骄傲了。

院试,和府试差不多,院试常常在省会举行,主监考就是学政(副省长兼教育厅长)。

如果你考上了,你就成了秀才了,获得了一定的特权。在家种地有免税的权利,出门在外不用买车票买船票办理介绍信。

如果你穿越到明清,一定要办一个秀才文凭,否则可能被当做盲流抓起来打死的。

第二步,继续努力学习,参加乡试,成为举人。


乡试和院试一样,也在省会举行,这是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乡试的主考官一般来说是翰林院出来的大才子,如果得到这些大才子的青睐,将来不管是考试还是做官,都大有益处。

乡试成为举人,几乎成为所有读书人最难攻克的高峰。明清两朝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就是说,举人难考,但进士好考。成为举人,就得到了做官资格,比如我们熟悉的左宗棠和于成龙,就是举人出身。

考取举人的乡试,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公务员遴选或者选调生考试,属于优中选优。通过考试,就以为着获得了国家官方的举荐,所以这里面作弊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的爷爷,就是因为在举人考试中作弊,导致了家道中落。要不然也是绍兴当地响当当的望族。

因为作弊严重,所以,参加举人考试的秀才们,通常都会花很多钱去买通考官。这个操作,把绝大多数寒门子弟排除在外。当然,如果你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可能直接被主考官或者学政招纳为女婿了。

第三步,更加努力学习,参加会试,成为贡士。

贡士这个阶段,很多人不熟悉,这是因为贡士大都在首都举行,考上贡士的人,直接要接受皇帝的面试,从而成为国家高级储备干部。

贡士,顾名思义,就是贡院走出的士子,也是贡献给国家的优秀人才。即便不会被录取为进士,将来的前途也不会太差。

第四步,百倍努力学习,参加殿试,成为进士。

贡士的考试,是高级储备干部的笔试,进士的考试,则是高级储备干部的面试。既然要面试,长得丑的话,可能直接就被刷下去了,连参加殿试的机会也没有。

进士的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有趣的是,历史上又很多有名的状元和探花,但几乎没有有名的榜眼,也许是很多人宁可当探花也不当榜眼吧!

成为进士,就有可能进入翰林院当官,如果进入翰林院,将来最不济也能当个省部级官员,甚至直接当上宰相。放在明朝,大部分的内阁班子成员都来自于翰林院,翰林院的学士们,虽然穷的没钱花,可是一想到将来有机会出将入相,心理都是热乎乎的。

清末最有名的三个半翰林,分别是徐世昌、杨士镶、张謇和张佩纶,这些人因为袁世凯的点评而出名,也因为与袁世凯的关系,为人们津津乐道。

成为进士后,如果没有门路当翰林,那也可以出去当官。九品县长或县丞起步,当县令的也有。到了地方上,基本上是财政、军事、法律一把抓,那是真正的一把手土皇帝。当然不要分到《让子弹飞》里面的鹅城县,没到任直接就没命了。

顺带说说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龙,于成龙是明朝崇祯年的举人,年龄大了,考什么也考不上。恰好清廷准备录用一些明朝的举人,他就报名了,直接分到了广西罗城县。罗城县这地方,土匪横行、县衙就是个破房子。于成龙照样艰苦创业,做了清初最有名的扶贫干部,一直做到两江总督的高位上。

不管怎么算,还是这个时代最好!


历史知事


隋炀帝少有的一件成事,便是发展了科举制,寒门便有了盼头。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改变命运。


科举制成熟后分为六级:童生(第一级县试)、秀才(第二级府试)、举人(第三级院试)、贡士(第四级乡试)、进士(第五级会试)、探花(第六级殿试第三名称探花)、榜眼(第六级殿试第二名称榜眼)、状元(南宋以后,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若是谁家儿郎中了个状元、榜眼或者是探花,真可谓方圆几里都要跑来贺喜的大事。范进中举竟喜极而疯可以看出其重要性及艰难程度。

这古人为之疯狂的状元,在当今又是什么文凭?

很多人认为状元是一种官职,其实不然。纠正一下人们的错误观念,中了状元只能说你有了一个当大官的资格。至于你的官位到底如何,还得看皇帝赏识。

不过,一般能当上状元的,皇帝必定赏识,做大官的几率也很大。在此,我们着重分析文状元。
▲古代考试

状元,即进士一甲第一名。状元一般出任翰林院修撰,是从六品官(一般情况)。我们这里补充一下,状元是没有官职的,官职和品级都是皇帝后封的,皇帝给你几品,那就是几品。

不要觉得状元的官职小,在翰林院可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人士群体,在这里很容易升官发财。

但是一般状元很难升至宰相。值得一提的是,皇帝是不会因为高兴就把公主嫁给状元的,这是后人的无稽之谈。

榜眼,即进士一甲第二名。 榜眼一般可能成为翰林院编修,是正七品官职,官位较状元自然要次一点。

有时榜眼也会成为外放县令,这个官职自然不然在翰林院里安逸。做县令不仅更累,而且升迁之路比较坎坷。别看在翰林院也是个芝麻大官职,可是升迁之路通畅,可谓平步青云。▲古代考试放榜


而探花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原本只是一种戏称,和名次无关。

据史料记载,唐代进士及第后有隆重的庆典,其一便是在兴花园举行探花宴,事先需要选取同榜进士中最为出色的两位担任探花史。

唐《秦中岁时记》中这样写道:

“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罚。”

由此可以看出最早的“探花”一词只是指庆典活动中的两位年轻的进士。

直到清朝,从赵翼写的一文中可以看出从明朝开始,状元专指殿试第一名、榜眼专指第二名、探花专指第三名。而早在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状元、榜眼、探花,他们作为三鼎甲,合成于南宋。


状元、榜眼、探花均是由殿试选举而出的。在古代,状元出任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出任翰林院编修。

我们知道,翰林院是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作用主要在于培养人才。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一直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

在现今,翰林院的地位则相当于是中央党校加上中科院和社科院。

它的性质有点像为中共中央服务的秘书一样,如果被重用,到可以说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状元、榜眼、探花在现今的地位就差不多相当于是院士级别的人物。

同样的,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状元、榜眼、探花只是排名,对应的分别是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的第一、第二、第三名,如果被投入翰林院,他们则是官员。因此,与其说对应什么学历,不如说对应什么官职。


科举考试是选官,而当今的教育目的则是为了选拔人才投入到国家各个行业。因此,它的性质更加偏向于公务员考试这样的国考。

而状元、榜眼、探花,他们的地位就相当于公务员考试中对应的第一、二、三名。这也就是说并不能将状元、榜眼、探花看作是学历,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非要来一个学历对比,也不是不能对比,只能说按照相同的知识体量来看待。不管怎么说,今天的本科生是远不能及的。

如今的大学生,相当于在每个领域都有所涉猎,然后通过各种选拔,最后才能进入到大学。在这一点上面,和古代的秀才有得一拼。

但是如果把大学生真正拿到古代,可能就连秀才都考不过。不过秀才之于古代,文凭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但是知识量最起码是研究生。古代的状元、榜眼、探花,他们除了在各方面领域都有所建树之外,还在某一方面有着非常高的造诣。如果按照这样相比,我们的博士生、博士后可能对应于他们的这一层次。


史之策


状元、探花、榜眼其实是同一级别的考试中,按照排名而出的前三名,三者都是进士。进士是古代科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科举考试并不是考取文凭,而是选拔政府官员的一种考试,与现在考取文凭的中高考、研究生等考试具有这本质的区别。

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就要弄明白科举考试和现在的文凭考试之间的差别。

在现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已经把高考与科举相提并论,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尽管二者在形式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两者存在本质差异,科举考试本质是人事考试制度,考选出来的人,有资格被皇帝选派到各个地方担任官员,一般来说,只要考中进士,到地方当一个县令是很正常的。

而文凭考试中的高考制度,实际上就是教育系统中的升学考试制度,科举以当官,高考是为了继续学习,高考考的再好,也不能去当官,只不过能选择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在大学读完之后,还有更高文凭的考试,比如研究生、博士生的考试,然而即使在博士生考试后,依然不能去当官,说到底,文凭考试是对学员学历的评定。

科举考试其实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科举考试后一旦中了功名是可以上岗工作的,公务员考试也是如此,考中公务员岗位,也是成为国家公务人员的,二者都属于国家选拔官吏的一种资格考试。

但是二者之间依然不可等同,之间存在很多差别。

科举≠文凭

古代的状元、探花、榜眼什么的,跟文凭根本就不挂钩,文凭指的是受教育的程度,而古代是指做凭证的官方文书,也就是说古代根本就没有现在意义上的文凭。

举一个简单点的例子,古代各行各业的手艺人都是师徒相传,出徒就能上岗,然而,现在国家对于技工都划分等级,通过考试和工龄来提升自己的技工等级,比如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而这个技工等级在古代是绝对没有的。

从古到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有人喜欢把古代的职位、职务、职业拿到现代来比对,实际上很多东西都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又比如很多人将古代的仵作当作现代的法医,其实也是不对的,古代的仵作只是负责检查尸体,而由验尸官写成报告,仵作顶多算个小吏,并不属于官员,现在的法医从身份上就是公务员,根本不可相比较。

至于拿现在的大学生跟古代的秀才,硕士生和举人,博士生和进士相提并论,其实根本是无稽之谈,没有可比性。


史论纵横


状元、探花、榜眼是什么文凭

相当于最顶尖大学的最顶尖文凭


先科普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普通的读书人通过院试成为:秀才

秀才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乡试的第一名是解元

举人通过会试成为贡士,会试的第一名是会元

贡士通过殿试成为进士,殿试分三等: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殿试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科举制度的含金量

我们刨除考试题目的难度,从人数分析,以清朝为例:

清代1549县,共出152100位举人、25363位进士。

1645至1904期间,共260年,112次乡试及会试殿试,平均2.32年一轮。

平均每轮科举产生1358位举人、226.5位进士;

平均每年585.3位举人、97.6位进士;

平均每年每县获得0.38位举人、0.06位进士。

260年内,共有336位(状元、榜眼、探花)

这是什么概念,自己体会吧!


有人拿清华北大和状元探花比,听起来真可笑。

即便考虑人数的因素,清华北大最多相当于清代的一个举人!


永川中公教育


严格的来讲,状元,榜眼,探花不是一个文凭,而只是科举考试当中的殿试的前三名,而且每一年只有三个人,所以这不能称为是一种文凭,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如果硬要将古代的科举与现在的文凭先进行对照的话,我们倒是可以简单的进行与现在的一个对比,但不能完全等同。科举一般我们称之为四级考试。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第一,童试。

童试是科举的预备考试,凡是没有取得县学洲学府学生资格考生,不论年龄大的都称为童生,为取得入学考试读书人必须首先参加童试,那么被通过童试的人,我们一般称为秀才,茂才,相公等。其水平应该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因为它已经具备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第二,乡试

乡试是在各省举行,参加乡试的学生必须是通过了童试的考生,同时乡试的主考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每年各个省能通过乡试的人数,一般是40个人左右,应该说也是非常的难的。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通过了乡试的人,称为举人,就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一般如果通过了相应的测试,就可以担任知县,或者成为地方官的学官。其水平就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了,因为通过这样一个考试,基本上就可以成为是人才,因为可以直接当官了。

第三,会试

会试是由礼部(相当于教育部)主持的全国性的考试,各省举人在乡试的第2年,都到京师参加考试。会试是全国性的考试,按照清朝明朝的大概的数字,会试通过一般在300~400人左右,最少的时候在清乾隆一年会试的通过人数全国只有96人。会试的第一名成为会元。通过会试的人,称之为贡生。如果非要与现在的文凭相对比的话,会试就应该是,最少是硕士研究生。

第四,殿试

殿试是以皇帝的名义召集的,会试合格的人进行的考试,清朝时期一般都是在会试当年的三月开考,地点一般设在北京天安门保和殿进行。通过会试的人,我们称为进士。殿试录取又分为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如果与现在的学位相比的话,殿试就已经是最高等级的考试。因此,进士就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学位了,已经是达到最高级。

所以说,我们将童试可以看作是高中考试;乡试作为本科的考试;会试是研究生考试,殿试就是博士考试。如果这样分的话呢,还基本上能够对应上,而对于状元、榜眼、探花,这是殿试前三名的荣誉称号,他与文凭不能直接挂钩。

另外,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乡试中得解元,在会试中又得会元,然后在殿试当中仍然中状元,那么这个人我们就称为连中三元。连中三元就是这个来历。一般来讲这是非常难的,明清500多年间,明代只有两个人曾经连中三元,清朝也只有两个人连中三元。


义哥说教育


科举中的功名,如果用文凭来对照,那一定是十分滑稽且可笑的。

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下,考上进士的难度,会试每三年一次,每次产生的进士约为三百人左右,对比一下今天的公务员考试通过率,你会发现,通过率远远低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也就是说,会试通过率极低。

而这三百人的进士人数分布极为不平衡,有一甲、二甲和三甲,其中一甲最为珍贵,只有三位,便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也就是全国的前三名,作为前三名,他们会被送入翰林院,担任清贵的官职,是为清流,经常会有得见天颜的机会,早晚能够位极人臣,担任个正二品尚书都御史那是板上钉钉,换算成现在起码等于实权正国级副国级干部,若是机缘得当,封侯拜相亦是寻常。

假若明清两朝,则会担当“庶吉士”,而明清一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内阁大学士、军机处大臣必须是庶吉士。也就是说,状元、榜眼、探花极有成为中央最高的几位领导人之一的可能,这当然不能简单的用文凭水平粗暴的对应了。

但是如果一定要给他们与现代文凭进行归档对应,也不是不行,只是可能不那么准确。

我们首先来看状元,状元者,全国第一也,那么我们姑且认为他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是硕士研究生考试满分第一名、拥有多项博士学位、各省乃至国家公务员考试满分第一名、国家元首及国家重要行政部门长官经过调查研究指名道姓要的虎背熊腰或者文质彬彬的一个小伙子。



其次我们来看榜眼,榜眼者,全国第二也,那么我们姑且认为他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是硕士研究生考试满分第二名、拥有多项博士学位、各省乃至国家公务员考试满分第二名、国家元首及国家重要行政部门长官经过调查研究指名道姓要的国字脸的一个小伙子。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探花,探花者,全国第三也,那么我们姑且认为他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是硕士研究生考试满分第三名、拥有多项博士学位、各省乃至国家公务员考试满分第三名、国家元首及国家重要行政部门长官经过调查研究指名道姓要的英俊潇洒玉树临风貌比潘安,简直可以直接出道娱乐圈的一个小伙子。


夏目历史君


这个问题可就难了,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不是文凭,而是头衔!

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就是科举考试的殿试前三甲!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这似乎就像是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前三名。


但是这两者事实上是完全不能拿来比较,虽然都是靠公务员,但是人家只分文武科,不分岗位,含金量超级足的。这么说吧古代状元、探花、榜眼完全可以他们那一届读书人里面的最强三人组。

以前的科举考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考试的分别称为秀才,举人以及进士,殿试是对进士的进一步分级,按名次高低分为三甲,其中一甲有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皆称为进士,有点大学里一二三本的感觉。

但是这和咱们读书的中考,高考,考研,考博这些可不一样,人家举人都比咱们现在的博士含金量要高,人家的童生都能算是个大学生。

所以,拿文凭最高的博士去配秀才,人家都嫌低啊,更不要说其中最高端的前三甲了!

要知道,估计人家历朝历代所有的举人加起来,估计都还没有咱们现在国家的博士人数多,更不要说这前三甲了。

据统计,在从隋朝开创科举到清末废除科举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

在古代,你只要是秀才就可以当老师教书了,而且还不用交粮交税,不用服兵役徭役,见到县官也不用跪,这些特权放到现在谁有?吕秀才是真不知道他咋混的!

而举人就更不得了,当年范进中举那些人的态度为何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因为中举以后就意味着其有了参加会试的资格,是准官员!一旦会试通过,他便是进士,是天子门生,能够入朝为官,光宗耀祖了,这官儿可不是什么小官儿,最差都得是个知县往上。

而能进殿试的就更厉害,被选出来的这第一第二第三名,会被皇上分配不同的职位,状元当时会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而榜眼和探花同时会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二甲进士也有机会进入翰林院进修。

翰林院可是个不得了的地方,是朝廷储备高级人才的地方,历来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姑且不论官职大小,这在翰林院混,怎么也得相当于咱们国家的两院院士

所以,如果非要给其找个文凭的话,院士应该是没跑了!


白话历史君


古代状元、榜眼、探花是通过殿试的前三名的称谓,他们的学历都是进士,如果放在现在他们的文凭相当于文学博士。殿试第一名是状元、殿试第二名是榜眼、殿试第三名是探花,通过殿试的人都可以获得进士出身,而进士就相当于相在的博士。科举制度下学历有四层,分别是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对应今天的学历就是高中、本科、硕士、博士;当然今天的学历不仅仅有文学,还有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而古代的科举制度下只有文学。

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主要是国家选拨优秀的读书人进入政府部门为官治民,最高层次的选拨是由皇帝本人亲自主持的殿试,通过考试的人可以获得进士出身,其中第一名称为状元。进士出身是步出仕途的基本条件,通常有进士出身的人可以直接任一个县的最高长官,特别优秀的可以任州部最高长官。殿试的前三名还可以进入太学深造,出来后可以直接做京官,御史、大学士、著作郎等官职可以手到擒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要想有进士出身,那得经过层层考试,竞争十分的激烈,有的人一生皓首白经也无法取得进士出身。当了状员后,高官厚禄,娇妻美妾就都有了;比如唐僧的父亲当了状员后就被丞相的女儿看中,而得到了绣球。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院试在县、府、省三级均可主持考试,跟今天的高考差不多,考上的人称为秀才,没有考上的称为童生。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朝廷派员在各地省城主持考试,参考者为秀才,考上者为举人,举人就可以从政为官了。会试在京城考试,由礼官尚书主持,参考者为举人,考上者为贡士,贡士同样可以从政为官。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只有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古代的状员都是国学功底深厚的饱学之士,他们对四书五经十分的熟悉与了解,字迹优美,文章华丽,但是他们不一定都是治国理民的能官干吏。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有147人,事迹可考者有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著名大诗人大画家王维就是状员,他是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爱国丞相文天祥也是状员出生,他是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后来官至丞相。大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龢是近代比较著名的状员,他曾两次担任皇帝的帝师,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并最终促成了“戊戌变法”。


大秦铁鹰剑士


必然是顶尖人才,不是文凭能比的。

首先这个提问有问题,古代的状元探花榜眼出来就是做官的,而现在的高校博士博士后却不是都做官的。

而如果换成他们在当今是什么水平,就比较好说一些了,这其实是一个录取比例问题。

我们现在全国人口有多少人?全世界人口有多少人?而参加高考并且考上大学的有多少人?现在获得博士生的有多少人?世界顶级名校的学生有多少人?

每年高考考研的大军数量之庞大想来大家早有耳闻,而博士遍地跑的今天,连名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三连都显得没那么惊天动地。

但在古代,连中三元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你必须得先过乡试,再过会试,再过殿试,甚至还得长得好看,不然殿试也不容易过。

而据统计,中国古代那么长的科举时代,一共只出了18个连中三元的人,15位文状元,15位武状元。

而就算不说殿试,就一般的科举,唐代科举录取一次也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扩大规模后的才二三百,五六百这样。所以才有那么多名落孙山,有范进这样的为科举而发疯的人,数不胜数。

也就是说,古代的状元榜眼探花,在现在必然是最最最顶尖大学或研究所的最最顶尖人才,一般人或者稍有才干更甚至小有成就自以为有才的人,根本排不上号。毕竟名额有限,哪怕混到了全国第101,但人家只要前100,就终究是名落孙山。

考虑问题必须要结合时代背景,绝不能脱离时代。我以前也幻想过如果我生在古代肯定是聪明伶俐艳冠群芳,经历过现在变态教育洗礼的我必然能在教育不够发达的古代混出名堂,但现在再也不这么想了。因为我并不是什么天纵英才如牛顿华佗之流,如果生在古代,也必然是在有限的条件里竞争,大家都一样的教育环境,一样的低的可怜的录取比例,我又说不准能不能投到什么官宦之家,就我这点学问放在古代必然也是混吃等死的命。

另外再一提,《周易》和百家争鸣,核心期的存在,让我越来越觉得,古人太伟大了,不愧是老祖宗。


若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请不要忘记点赞哦~喜欢请关注我,带你体会专业文学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