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風清氣正社會環境 新區推行“五有五無”強基固本

本報訊 (李坤 記者 羅國莉)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貴安新區始終堅持源頭治理和基礎保障,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深入實施“三大傾斜”工程,探索“三帶四幫”“五同八聯”機制,不斷夯實基層戰鬥堡壘。以“五有五無”(有健全的兩委班子、有正常的政治生活、有規範的活動陣地、有完善的自治制度、有必要的經費保障;無黑惡宗族勢力、無信訪維穩突出問題、無村級集體經濟空殼現象、無三年不發展黨員現象、無違法違紀村幹部)為抓手,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夯實和鞏固基層政權,維護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抓學習教育,以深化黨建思想助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落地落實。新區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組織召開村支委會、黨員大會、黨員活動等50餘次,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強化政治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同時,通過院壩會、田間地頭會、文藝演出、法律宣講等形式,將中央、省委和新區關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決策部署轉化為群眾喜聞樂見、接地氣的內容,逐步延伸到村、到組、到戶,發揮黨員示範引領作用,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到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來。

抓班子整頓,以強化“五大功能”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新區制訂印發《貴安新區關於深入開展後進村黨組織整頓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嚴格對照“八項指標”“負面清單”和“分類定級標準”,2018年以來,集中開展督查7次、調研評估10餘次,排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8個,全部實行新區黨工委委員包保聯繫整頓工作機制,因村施策、一村一卡,進一步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共調整村黨支部書記5名、支委委員1名,發展入黨積極分子11人,發展黨員5人,投入村委辦公樓修繕款20餘萬元,健全制度上牆15餘項,確保運用好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服務功能、自治功能、管理功能等“五大功能”。在村民小組、專業合作社建立黨小組293個,推進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實現“兩個全覆蓋”,以黨建工作統領自治、法治、德治融合。

抓隊伍建設,以淨化村級幹部隊伍發揮“頭雁”效應。新區強化村幹部背景審查,堅決清除不純潔、不合格分子,定期對85個行政村(居)683名“兩委”人員開展前科劣跡和涉黑涉惡情況排查,對10名有違法犯罪記錄和49名有違法記錄的村幹部已視情節輕重全部給予處理;建立村級後備幹部選拔培養機制,將244名村級儲備幹部也納入審查範圍,不斷提升基層抵禦黑惡勢力滲透侵蝕的免疫力;搭建新時代大講堂、週末大講堂、“微黨課”“黨建APP”等學習平臺,圍繞基層組織建設、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脫貧攻堅等重點內容開展培訓,強化績效考核促進村幹部履職能力的提升,不斷適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要求。

抓工作保障,以優化產業服務夯實村級經濟發展基礎。新區實施政治待遇、經濟待遇、工作力量“三大傾斜工程”,認真落實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投入3100餘萬元保障村(居)組織工作運轉和村幹部報酬,按照比例確定“雙述雙評”優秀等次並給予一定的獎勵補貼,積極發揮“兩委一隊三個人”的攻堅隊和生力軍的作用,抽調優秀年輕和有發展潛力的56名駐村幹部、18名“第一書記”開展輪戰駐村;強化種植業、鄉村旅遊等優勢產業的吸附作用,實行強村帶弱村,鄰村互抱團,黨員示範戶帶貧困戶“1+1”“1+N”抱團發展等村抱團、戶抱團模式,打造果蔬種植、茶旅一體化、民族工藝等產業形態,加速全面同步小康步伐,穩步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抓矛盾排查,以細化調處工作措施推進平安村寨建設。新區建立健全不穩定因素、安全隱患、治安隱患排查治理三本臺賬,專門匹配資金充實村級綜治工作力量,成立治安巡邏隊,有效發揮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的作用;2018年以來,共調處651件,調解成功594件,涉及金額1627.96萬元,調解成功率91.2%;建立實行鄉鎮綜治辦主任、派出所負責人聯繫重點村組工作機制,深入摸排、迅速處置,已依法停止3名村民小組長職務,刑事拘留10人;全面推行“一村居一法律顧問”的工作,充分發揮法律工作者的專業優勢,有針對性地向村幹部、群眾開展法律宣講、釋法解疑,幫助培養“法律明白人”,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2018年共創建3個省級、5個新區級民主法治示範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