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头,那个跟你说话的人已经死了

这几年,不知不觉的,见了无数的死亡,才知年纪越长,接收死亡消息是常态,尤其中青年人。

我从小时就参加过各种葬礼,老人因年老,因各式各样的疾病而死是我习以为常的。我从来没参加过中青年人的葬礼,所以有很长的时间,我都以为中青年人是不死的,人只有老了才死。

当我得知那些四十,三十,二十岁,甚至更年少的人死去时,我大为震惊。死亡原来无处不在。

后来我参加了一个中年男人的葬礼。中年人在现实中是不算年轻的,我一度觉得他们都是快老的人。

但我看着那中年人的遗照,只觉得好年轻,好可惜,竟然已经死了。

死亡变得如家常便饭一般,不用像过去那样,纠结用“仙逝、走了、岁大、归西”等词,聊着聊着只需一句“XX死了”,一个人最终的结局昭然。

一回头,那个跟你说话的人已经死了

我家是在一幢楼里面,邻居有不少,其中有位也不幸离开了人世。

她刚做奶奶,经常抱着可爱的孙女来我家玩,是个和气的中年阿姨。

我们也常常在6楼阳台上相遇,都在洗衣服。阳台没有隔离,于是聊了几句。我曾在微博上调侃过,这位阿姨是不是爱上我,见到我总是笑的特别欢快。

我有时还有点烦,因为她提前洗完衣服后,会站在那里盯着我洗衣服,我觉得怪怪的。

总体而言,我对她非常欣赏。因为她是个穿衣很有品味的女人。在我们这的中年妇女,到了做奶奶这个级别,基本是传统的不修边幅、身材走样的大妈形象,即使一直在跳广场舞。

只有她非常出众,是我见过的最理想化的中年阿姨模样,每次出门,从头到脚都精心搭配好,衣服整洁,素净端庄,走路也很稳重。尽管她的长相平平,却散发着一股没有被庸俗生活吞噬的优雅气质。

我从未听说她有什么病,从各方面看,她都应该是能再活三十年的人。

后来我在外地工作,不常回来。有天回家,母亲说:“隔壁阿姨死了。”

我大惊:“谁,哪个?”

“隔壁啊,去了趟医院,医生说没救了,回来等死,没两天走了。”

我好久没过神,我甚至都不信,她不是在病床上,日薄西山的老人,怎么就没救了。像她这般活得精致的女人,居然饱受病痛折磨,突然死了。

有很长的时间,我产生了幻觉,认为她只是出差了,过几天会回来。

过几天,我再回家,大概能看到她了,她站在门口,穿着得体的服饰,优雅端庄的冲着我笑。她的孙女已经会走了,她领着孙女到我家玩。

然而没有这样的奇迹出现。

我在阳台上洗着衣服,把洗好的衣服晒到衣架上。明亮的阳光洒下来,我仿佛又听到她探过身子,叫道:“哎,你也在洗衣服啊,今天天气很好啊!”

我回过头,什么都没有,一个寂静的阳台。我发现一个生命,一个曾经鲜活的,能四处走动的人,竟然像从未存在过一样的,消失了。

一回头,那个跟你说话的人已经死了

我与这位阿姨交情算浅。母亲是经常与她一起说话,一起出门的。

母亲对死亡早有认识,远近的葬礼不知参加过多少回,但同辈的,熟悉的人这般突兀离去,其冲击更为强烈,更让人深刻的领悟到,明天和死亡不知哪个会先到来。

母亲认为生活没必要再为琐事计较,能吃的时候赶紧吃,能玩的也趁早玩,痛快的开心,也要痛快的放下忧愁,因为死亡说不定就站在身后。

珍惜当下,早有总结却时不时被遗忘的四个字,成了唯一面对死亡的方法。

一回头,那个跟你说话的人已经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