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中的女子在作者眼里是大写的“人”

青铜时代,也就是约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为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于是,男权时代开始了,从此,男性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男性的权利和利益就高于女性。男女社会分工的变化,使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后来的封建社会,女性也是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地位,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是男尊女卑,简而言之,中国的封建社会不把女人当“人”看待。

红楼中的女子在作者眼里是大写的“人”

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歌、赋)作品中,美丽、有才华的很多女性形象是存在的,如蔡文姬、李清照等,但更多的文学作品是把女性“物化”,如宫体诗、艳体诗等等。《红楼梦》与这些文学作品相比就具有进步的思想性,《红楼梦》开篇写有“闺阁中历历有人”、“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为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他认为女性中也有和男子一样是一等的的人,甚至有的女子比男子更优秀。

红楼中的女子在作者眼里是大写的“人”

《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几十个女性形象其中,很多都是才貌双全的女子,她们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也有不屈的性格。她们是在封建压迫下逐渐觉醒的女性,她们愿意为了自己的身体和思想的自由去思考、抗争。虽然她们的命运结局往往是不幸的,甚至可以说是悲惨的,如黛玉“冷月葬诗魂”的离世、王熙凤则是“生时风光无限,死时草草了结,枉负了卿卿性命。”、宝钗独饮封建婚姻的苦酒、探春难逃远嫁他乡、晴雯受了怨屈而死、婢女司棋撞墙而死等等,但她们是觉醒的,她们证明了自己的生命本可以是美好的。

众多女孩子中有一个男孩子名为宝玉,他对女子的看法与常人不同,他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是“通灵宝玉”的化身,其实他才真正是集山川日月之精秀的一个纯净、超凡的人。宝玉尊重、爱护、喜爱他周围的一群少女少妇们,他把他身边围绕着的姐姐妹妹们都看做是独立的、可爱的、可敬的、美丽聪明的女子。仔细审视当时的社会环境,众多男性仍旧是把身边的女子当做是“玩物”、“发泄情欲的对象”,而贾宝玉能有如此思想,实属难得。

红楼中的女子在作者眼里是大写的“人”

虽然《红楼梦》是个巨大的、无法避免的、无可奈何的、震撼人心的悲剧,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它也是美的,它的美,在于用心塑造的美丽、纯洁、独立、热爱自由的女性人物形象,在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那个时代觉醒的意识,不仅来自于女性本身,同时也来自于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