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中優秀女子很多,為何黛玉偏以寶釵為假想敵?

一般認為,黛玉是個“小性子”、小心眼的人。這還真不是偏見,黛玉確實心思細膩。比如湘雲聽說起了詩社,高興之下就要“邀一社”,卻完全不顧忌自己菲薄的零花錢,能不能支撐起一頓豪華的聚餐。

大觀園中優秀女子很多,為何黛玉偏以寶釵為假想敵?

同樣是寄人籬下,黛玉就小心翼翼得多了。不僅時時憂慮“我是一無所有”“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擔心自己的吃穿用度會惹“那起小人”“多嫌”,甚至在丫鬟不給自己開門的時候,也會想到“雖說是舅舅家同自己家一樣,到底是客邊”,不敢堅持叫門。

大觀園中優秀女子很多,為何黛玉偏以寶釵為假想敵?

心思細膩的人,有時會有輕微的“迫害妄想症”,認為別人會對自己不利。黛玉以寶釵為“假想敵”,是不是也屬於“迫害妄想症”呢?

黛玉是仙姝降世,帶著“還淚”的使命而來。她的感情、她的注意力,都是以寶玉為中心的。換句話說,凡是寶玉關心關愛的女孩子,黛玉都會有點敵意。就是實在輕微、構不成敵意的時候,她也會多放一點關注在這些女孩子身上。

大觀園中優秀女子很多,為何黛玉偏以寶釵為假想敵?

比如寶玉私祭金釧兒,別人也許不知道,黛玉卻一定知道,否則不會借戲說事:“不管在那裡祭一祭罷了,必定跑到江邊子上來作什麼。俗語說:‘睹物思人’,天下水總歸一源,不拘那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這像是才女的話嗎?妻子投井而死,丈夫就妥一碗水對著哭--能哭得出來嗎?你確定他不會噴飯?實際黛玉是在調侃寶玉:祭金釧兒非得在她的生日,非得到城外僻靜的地方,你隨便祭祭不就行了?但是這樣不通的話,寶玉卻聽進去了,後來還用來教育藕官:“連香亦無,隨便有土有草,只以潔淨,便可為祭”。這是戀人間的一種心意相通,別人無法參與其中的。

大觀園中優秀女子很多,為何黛玉偏以寶釵為假想敵?

再比如劉姥姥胡謅了個少年夭折的標緻小閨女茗玉(有的版本沒有寫出這個名字)在雪下抽柴,寶玉“悶的心中籌畫”,還沒說出來,黛玉已經借雪下吟詩來調侃:“咱們雪下吟詩?依我說,還不如弄一捆柴火,咱們雪下抽柴,還更有趣兒呢!”其實這時候寶玉對這位茗玉小姐的關心,還沒有完全表露出來,黛玉實際有點先知。但是她的感覺非常準確,接下來寶玉就“拉了劉姥姥細問那女孩兒是誰”,又派茗煙去探訪廟宇。而大家都聽了“雪下抽柴”的故事,黛玉說出來,卻只有寶玉“瞅了他一眼,也不答話”,寶玉理解了她針對他的調侃。這是戀人間特有的默契。

大觀園中優秀女子很多,為何黛玉偏以寶釵為假想敵?

再比如,寶玉替彩雲瞞贓,並不涉及男女之愛,但仍是對美好少女的憐惜。所以黛玉行酒令,隨口就說:“他倒有心給你們一瓶子油,又怕掛誤著打竊盜的官司。”可是她並不是針對彩雲,因為彩雲紅了臉黛玉很後悔。她的目標只有寶玉。

大觀園中優秀女子很多,為何黛玉偏以寶釵為假想敵?

再比如,婆子說一句“姨太太著我送花來與姑娘戴了”,黛玉就知道寶玉馬上會聯想到寶姐姐。“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還真不是嫌周瑞家的勢利,而是對打擾戀人獨處的干擾者的不滿。原來我沒想通這個道理,還真的分析過三春與鳳姐的住處,看周瑞家的是順路還是故意冷落黛玉。後來才想明白,果然接下來寶玉就問“寶姐姐在家作什麼呢,怎麼這幾日也不過這邊來?”

大觀園中優秀女子很多,為何黛玉偏以寶釵為假想敵?

寶釵不來,正好寶黛獨處,少了礙眼的。寶玉這一問,想必幾天也沒想起來寶姐姐,卻被周瑞家的以送宮花為名提醒了,怎麼叫黛玉不含酸?“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是衝周瑞家的發脾氣,卻不是為了幾支小小的宮花。

寶玉是“情不情”,凡是美好的他一律關心關愛,包括死去的、甚至包括傳說中的。而在大觀園中,迎探惜三春,不管是自身的出色程度,還是與寶玉的感情深度,都比不上釵黛。黛玉當然不會對她們吃醋。

大觀園中優秀女子很多,為何黛玉偏以寶釵為假想敵?

而另一個出色的才女湘雲,黛玉也是暗含醋意。或者說,未嘗沒有把湘雲當作“假想敵”。“公侯的小姐”“貧民的丫頭”之辯,“么愛三四五”之嘲,都是“假想敵”的外在表現。

但是對湘雲的酸意與敵意,很快就過去了。而對茗玉小姐,對金釧兒,對彩雲,甚至都算不上醋意,只是尋機調侃寶玉而已。只有對寶釵,直到寶玉捱打、“因情感妹妹”之後的次日清晨,黛玉還在笑話寶釵“就是哭出兩缸眼淚來,也醫不好棒瘡”。她假想的“敵意”,濃烈而又持久,這又是為什麼?

大觀園中優秀女子很多,為何黛玉偏以寶釵為假想敵?

心病必須心藥醫。黛玉的敵意,只有一個源頭,那就是寶玉。寶玉固然是“情不情”、憐愛每一個美麗少女。但是對寶釵,他的憐愛也的確持久了一點:看到寶釵的玉臂就發呆,聽寶釵說半句忘情的話就“心中大暢,將疼痛早已丟在九霄雲外”,甚至聽婆子提一句“姨太太”,就想起來幾天沒見寶姐姐了。

大觀園中優秀女子很多,為何黛玉偏以寶釵為假想敵?

但是,寶玉對寶釵的憐愛,是對眾多“不情”中比較深的一個,與對黛玉的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感情完全不同。但是這個話,他不好說,她也不好聽。他們的愛情,要在試探、猜疑、爭執、解釋中摸索很久,才能找到光明的出口。

大觀園中優秀女子很多,為何黛玉偏以寶釵為假想敵?

寶黛找到愛情的光明,寶釵可還在自己的感情世界裡摸索。這個“任是無情也動人”的姑娘,要到親口聽寶玉說出“什麼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之後,才會瞭解到自己愛情的虛妄,才會放棄對愛情的痴想,才會把自己與黛玉放到健康的關係中來--到“金蘭契互剖金蘭語”,或者更早一點的“蘅蕪君蘭言解疑癖”之後,釵黛二人就消除了疑忌,再也不是“假想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