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盧俊義很優秀,賈氏為什麼要背叛他?

紅船之歌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就是一點,夫妻生活不和諧。

燕青也說了,盧俊義常年練武,很少見老婆賈氏。連見面都不多了,何談夫妻親熱。

我們從頭分析看看。

盧俊義是大名府的大富人,三代都是鉅富。後來李固要行賄害死盧俊義,蔡福蔡慶兄弟開口就要500兩黃金。而當時高俅讓差役害死林沖,只出了10兩黃金。

可見,盧俊義家裡是極為富貴的。

賈氏作為盧俊義的正妻,應該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再看,盧俊義家的僕人眾多。

盧俊義找人商量的時候,家裡幾十個管家都趕來。

看看,單單管家就有幾十個,整個盧俊義府邸僕人怕是部下上百人。

賈氏作為正妻,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最後,盧俊義對賈氏頗好,也非常信任。

李固和賈氏聯手誣告盧俊義,燕青冒死跑來報信。

誰知道,盧俊義竟然不相信燕青,只相信賈氏。

他甚至罵燕青“放屁!我娘子不是這種人!”,一腳踢翻燕青毅然回家。

這說明盧俊義對妻子是非常信任的,沒有絲毫懷疑。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賈氏放著這麼好的生活、這麼好的老公不要,去和卑鄙猥瑣的李固通姦,還要謀害親夫?

很簡單,還是 潘驢鄧小閒 唄。

首先看潘。

盧俊義長得儀表堂堂,但李固也不差。

李固既然能夠將賈氏迷得六神無主,肯定是個帥哥了。而且,李固和賈氏都比盧俊義年輕的多,是同齡人,有共同語言。

這是最重要的。

大家想想,古代大戶人家婦女沒有什麼娛樂,又不能隨便出門,賈氏又沒有孩子。

那麼吃飽喝足,生活奢侈之後,所謂飽暖思淫慾。

賈氏雖年輕,至少也20多歲。古代婦女十幾歲就嫁人,此時也是結婚10年的少婦了,慾望肯定很強。

但盧俊義痴迷於練武,不怎麼和賈氏見面,當然也談不上親熱。

這從兩人沒有孩子,就能很好的看出來。正常結婚這麼多年,怎麼可能沒有孩子,說明兩人真的親熱不多。

這種情況下,飢渴狀態的賈氏當然飢不擇食,同猥瑣的帥哥李固搞在一起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李固沒有錢,這是他和盧俊義最大的差距。

自然,兩人通姦不被盧俊義知道,自然可以揮霍盧俊義的家產。

但這種姦情,遲早有穿幫的一天,到時候就雞飛蛋打。

所以,他們必須將盧俊義害死,霸佔家產。

對女人要小心伺候。

盧俊義顯然是個有著大男子主義的人,不把女人放在眼裡,態度也比較粗暴。

大家看看他對待燕青的態度,就知道。

相反,李固這種人就能夠巴結女人,低三下四討好也可以。

盧俊義整天都不見老婆,根本沒時間和她相處。

反而,李固整天閒著沒事,有大把時間可以陪這個主母。

盧俊義除了練武以外,很多家務也是不管的,都交給老婆。

那麼,這就等於創造了李固和賈氏整天相處的機會。

其實,李固和賈氏暗算盧俊義,是很正常的事情。

為啥?

燕青都說了,賈氏早就和李固有姦情,這是全府上下也就盧俊義一個人不知道。

在宋代,婦女通姦一旦被爆料到社會上,基本都是自殺一條路。

而李固和主人妻子通姦,也肯定要流放充軍,以後也不用在社會上混了。

所以,既然李固和賈氏上了床,有了姦情,他們為了自保就只能殺掉盧俊義。


薩沙


題主這個說法不準確,《水滸傳》裡的盧俊義並不算很優秀,他只不過是武藝高強而已,至於情商、智商、能力等等,實在是不敢恭維。他的妻子之所以會背叛他,我覺得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盧俊義只戀槍棒,不近女色,賈氏青春年少,早就心有不滿;二是盧俊義腦子不好使,被吳用陷害,賈氏害怕被連累;三是盧俊義的管家李固早就垂涎於盧俊義的娘子和家產,正好利用這個機會霸佔盧俊義的娘子和家產,對賈氏來說正是求之不得。

賈氏背叛盧俊義的第一個原因是:盧俊義只戀槍棒,不近女色,賈氏青春年少,早就心有不滿。

盧俊義練得一身好武藝,號稱“棍棒天下無對”。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這“天下無對”的棍棒,一身驚人的好武藝是怎麼來的?毫無疑問,唯一的途徑就是依靠自己天天勤練不輟得來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盧俊義天天沉迷於練習武藝,必然會怠慢冷落了家中娘子賈氏。

這賈氏嫁給盧俊義五年,尚未生得一兒半女,也很是讓人生疑,再怎麼不親近女色,和自己妻子一個月同房一兩次總是有的吧?就按這樣計算,五年也該同房一百餘次,假如還沒有生育,那就很有可能是作者在此暗示,盧俊義或許有性功能障礙。

也正因為此,才會狠命練武來發洩。比如說宋江,他也是不近女色,但他包養閻婆惜之初,可是會夜夜與閻婆惜歇息一處的。更何況盧俊義正當少年,又是武藝高強,身體肯定特別棒,體力特別好,慾望也定然很強烈的。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盧俊義有性功能障礙,五年下來,賈氏肯定早就一肚子的委屈、憋悶和惱怒,早就有了背叛之心,只不過是在尋找機會。盧俊義天天在家裡待著,脾氣又暴躁,賈氏自然只能規規矩矩的。如今盧俊義被吳用陷害,可以說正中賈氏下懷,她求之不得了。

賈氏背叛盧俊義的第二個原因是:盧俊義腦子不好使,被吳用陷害,賈氏害怕被連累。

盧俊義被稱為“北京大名府第一等長者”,是說他算是北京大名府最為顯貴的人物。盧俊義原本是北京大名府的大富商、大財主、員外。更兼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對。人送綽號“玉麒麟”,被稱為“河北三絕”。按道理,一個這樣的人物,該有多麼的睿智、多麼的理性和多麼的聰明。但事實上恰恰相反,盧俊義一出場,種種言行令人匪夷所思,和他顯貴的身份、地位可以說是格格不入。

盧俊義可以說是腦子很不好使了,吳用略施小計,就讓盧俊義一步一步落入他的圈套之中:先是一番言語恐嚇他,說他有無妄的血光之災,必須要離家避禍;再趁機在盧俊義家的牆壁上寫下了一手狗屁不通的打油詩:“蘆花叢裡一扁舟,俊傑俄從此地遊。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 逃難可無憂。”稍微有點文化的人都看得出來這是用心險惡的藏頭詩;最後是盧俊義在梁山腳下被吳用用計捉了,又故意拖累他在梁山上待了兩個來月。暗地裡卻唆使盧俊義的管家告官,賈氏本來對盧俊義就心懷不滿,更加害怕被連累,只能選擇背叛盧俊義了。

賈氏背叛盧俊義的第三個原因是:盧俊義的管家李固早就垂涎於盧俊義的娘子和家產,正好利用這個機會霸佔盧俊義的娘子和家產,對賈氏來說正是求之不得。

說盧俊義有眼無珠其實一點都不過分,他空有響亮的名頭,空有鉅額財富,空有一身無人能及的武藝,識人之能卻是極其差勁。李固當年差點在盧俊義家門外凍死,盧俊義救了李固的性命,還把他養在家中,見他有些能耐,便又提拔他做了都管,盧俊義家裡裡外外的財權全都握在裡李固的手裡,他手下管著四五十個行財管幹,這也為盧俊義後來被李固陷害埋下了伏筆。由此也看得出來盧俊義的確有眼無珠又沒心沒肺,自己的家卻讓別人當了。

李固或許早就覬覦盧俊義鉅額的家產和他漂亮嬌嫩的娘子了,只可惜盧俊義對此毫無察覺,還始終覺得李固對他忠心耿耿,始終對李固不曾有過半分懷疑,倒是對這個真正忠心耿耿的燕青很容易就懷疑了。李固或許也是一直在等待出手的機會,如今吳用陷害盧俊義正好圓了他的心願,他知道盧俊義不好惹,以他的能力估計一輩子也等不到這樣的機會,如今可以算是天賜良機了。所以,李固從梁山一返回北京,就迫不及待地霸佔了盧俊義的家產和娘子賈氏,然後和賈氏訂立攻守同盟,要一鼓作氣把盧俊義整死,他們才可以心安理得地享用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對賈氏來說,富貴依舊在手,還把那讓她形同守寡的盧俊義換成了體貼風流的李固,她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必然要背叛盧俊義了。


喬鞅


《水滸傳》裡,盧俊義優秀,賈氏背叛。是作者施耐庵營造情節,鋪墊需要。逐步帶出下獄、劫法場、上山等環節。

但說要從男女人性的角度,來推究些話題,也未嘗不可。

男人優秀,女人還去出軌。大致有兩種情形。

一種是不知道珍惜,自性楊花輕浮,追求不滿足、藐視道德。這種男的錯因少,女的自作孽。不值一評。

還一種是男方冷落、盡心少。女的本有厭鬱,外因介入,至成出軌。

無論哪種,放在封建社會,都是要女方承擔被譴責的。

現代社會,觀念發展,人們更多追求人性無壓力,個性向自由。講究凡事有因有果,邏輯思維。這是社會的進步。

《水滸傳》第45、46回講的是楊雄殺偷奸的老婆潘巧雲,這段在拍成電視劇時,給臨死前的潘巧雲加了一句臺詞:我嫁給你兩年,還沒與我師兄那兩夜快活。

這句臺詞放在今世,可以說添加的真不錯。它突出了人物對人性個性的一些內在的詮釋。

這句話要是放到古時就有,還真得翻了天,潘巧雲必得被指責的七零八碎。

放在現今,也可能有人不贊成,持詆譭態度。但相信更多的觀眾和讀者,是採取理解和包容,甚至讚賞的態度,來對待的。

同樣,賈氏若採用這句臺詞,也能掛個適用的邊。就看讀者怎麼消化和理解了。各人各見嗎。但現今,人性的解放個性的張揚,確實是較舊時候,有了迅猛的變化。

拋開一些框框先不論,這是社會的進步,人性的進步。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盧俊義綽號玉麒麟,人稱河北三絕。至於另外兩絕是誰,我們且不管他。江湖上能有名號的,武藝身手自當不凡。盧俊義槍棍無雙,可謂梁山第一猛將。

武藝高超倒也罷了,偏偏家境富裕,有錢有勢,北京城的大員外。這種英雄人物,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錦衣玉食,妻妾成群。生活過得逍遙自在。

按理來說,誰嫁給盧俊義誰幸福。他的老婆賈氏應該過著神仙美眷的日子。

可偏偏賈氏,竟然出軌了。難道另有英雄橫空出世,讓賈氏芳心暗許,為那人衣帶漸寬人憔悴?

非也,跟賈氏暗好的,是盧俊義的管家李固。此人不但不是英雄,還是個貪生怕死,賣友求榮之輩。



有英雄人物不愛,卻愛上一個猥獕的慫包。難不成賈氏腦袋鏽逗了。看來事出有因,且聽我慢慢道來。

01

那天,吳用跟李逵給盧俊義算了一命,說他百日之內必有血光之災。說的盧俊義將信將疑,雖說命運自有天數,宏圖事在人為。但自己家興業大,真碰到厄運降臨,豈不把苦心經營的基業毀於一旦。

所以,盧俊義很是苦惱,把兩個心腹喚來,傾訴衷腸。這兩個人,就是李固和燕青。他倆來到盧家有些緣由。李固是投奔親人不成,凍倒在路邊,被盧俊義救了性命,後來養在府中,做了管家。

燕青自幼父母雙亡,從小被盧俊義養大成人。燕青才藝冠絕,射的一手好箭,甚得盧俊義疼愛。

盧俊義跟他倆商量,要不要先去山東泰安避一下風頭。李固道:去個毬啊,這麼遠,有一千里路。我腳疼,走不動。燕青卻道:去山東,必定路過樑山,有人打劫,近不得。這個算命騙你出去,可能跟梁山是一夥的,我去找他算賬。主人實在要去,我跟隨左右,至少能打發一些草寇。

你看,兩人的反應截然不同,一個是為自己著想,一個只為主人著想。盧俊義思前想後,還是去意已定。不過此次去,帶的不是燕青,是李固。因為做買賣,需要有個盤算之人。

這時候,賈氏出場了,作為夫妻,也得過來一勸。不管虛情假意也好,真心為丈夫也罷,不勸怎能對得住自己的身份。賈氏是伶俐人,勸得滴水不漏,看不出破綻。不過眼神卻出賣了她。李固跟賈氏對了一眼,似乎心生無奈。這一眼,兩人的關係就很微妙了。



02

在盧俊義的眼皮底下,李固和賈氏真有姦情,這膽子未免忒大。如果盧俊義是尋常人,碰到像西門慶和潘金蓮,裴如海和潘巧雲,卻也奈何不得。這個盧俊義豈是好惹,有錢有勢,不怒自威。以李固的膽量,怎敢妄為?

所謂籬牢犬不入。李固只是盧府上的一個管家。見到少奶奶,只有畢恭畢敬的份。兩人身份懸殊,若說兩人有姦情,到哪說理去?所以說,不是李固勾搭賈氏,他沒這個膽。真正有膽的是賈氏。

如果賈氏勾搭了李固,在盧俊義威勢之下,他怎能不知?難道盧俊義妻妾成群,家闊業大。每天留戀溫香軟玉,身不著家,讓賈氏和李固有機可乘,暗渡陳倉?其實不然。

燕青有話說。這話說出去,對盧俊義來說,無異於五雷轟頂。

燕青道:“主人腦後無眼,怎知就裡?主人平昔只顧打熬氣力,不親女色。娘子舊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門相就,做了夫妻。主人回去,必遭毒手!”

盧俊義習武成癖,廢寢忘食。若是葵花寶典落入他手,只怕也會揮刀自宮。如此專研武學,對女色自不會親近。賈氏正值芳華,寂寞難耐。雖嫁盧俊義,徒有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實。而且古代情趣用品不多,春宵難熬。正好李固的出現,解慰了內心的空虛。

話說這個綠帽戴在盧俊義的頭上,不大不小,端正方圓。路人皆知這段家醜,這讓小盧情何以堪。

他信麼,當然不信。這個李固何等人也,不過是他養的狗奴才。能有幾顆腦袋,敢幹這個勾當。

當場踹飛燕青,回府問個清楚。當然,他再不信,現實卻是殘酷的。一踏進家門,就被官府公差甕中捉鱉。真是:縱使英雄淚滿襟,道是富貴皆散盡。



結語

盧俊義後來手刃了李固和賈氏,算是給自己報了仇。但他心境卻也變得不同。偌大家業,在手裡斷送,還差點枉送了性命。妻妾背叛,看來姻緣離合早是前定。梁山落草,終是迫不得已。回想起來,自己號稱河北三絕,卻是絕業,絕妻,絕後。此等名號,塵埃落定。



我是灣火,堅持文化原創。文字講究精煉傳神。若是諸位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關注,留言指正,謝謝!


灣火


法國人的一篇小說裡,有個女士說的很切題,紈絝公子身上紅絲帶是勝過學者文人的博士帽的。一個男人整天沉迷於所謂的事業發展上人際關係上名利追逐上,完全不顧及自己女人的實際需求,這個家庭關係是有問題的。所以家庭論理專家得出的結論是,婚配的彼此雙方不必要珠聯𤧥合的,不必優秀配上傑出的,適合是最好的結果。因為你無法找到最優秀的,你也不知道優秀對於一個家庭意味著什麼。兩個人適合在一起了,就算是功德圓滿了。盧俊義再優秀,不屬於他的老婆的,老婆心猿意馬的,責任在盧身上。真的奇怪巜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都會遇上楊花柳心的女人,奇了怪了。是一個時代的弊病?


劉聲90883005


盧俊義家庭富足奴才成群,自己武功高強,玉麒麟盧俊義之名響徹河北山東,他也習武成痴,不近女色,對老婆自然是進丈夫之責,而根本不懂怎樣伺候的老婆進入高潮。

而盧俊義老婆賈氏這樣的富婆,穿金戴銀,吃山珍海味,出入乘車坐轎,前呼後擁,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唯一得不到的,就是床上的欲仙欲死般的享受。

而李固這樣的奴才,察顏觀色,是最會揣摩主子的心思了。

像賈氏這樣的富婆需要什麼?李固是門兒清,也有能力伺候的賈氏叫床叫的盧俊義都能聽的見。

女人一但有了外心,也就等於和丈夫恩斷義絕,只剩下了一副面具,所以賈氏李固背叛盧俊義就成為順理成章之事了。


王金海170657262追求


說到賈氏背叛的原因,島主以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盧俊義自身原因。《水滸》第六十二回中燕青說道:“主人平昔只顧熬打氣力,不近女色”,可見盧員外平時心思都在武學上,冷落了身旁嬌妻。吳用一副卦象就忽悠得盧俊義遠赴千里之外避禍消災,賈氏勸他“出外一里,不如屋裡”,反被他斥為婦人之言,可見盧俊義實在不把自己的娘子當回事。



二,賈氏自身原因。同樣是在《水滸》六十二回,作者借燕青之口表明了賈氏與李固原有私情,這就是背叛的“火種”。而且賈氏比盧俊義小了整整八歲,年紀輕輕深閨寂寞,舊日情人又在身邊,那背叛盧俊義可以說是遲早的事了。



三,梁山外力的原因。丈夫冷落也好,舊情未了也罷,賈氏李固二人頂多也就是“有賊心沒賊膽”,畢竟盧員外的聲名武功擺在那裡。可是梁山的出現給這二人提供了絕佳的機會。盧俊義被梁山軟禁兩月有餘,給他們二人提供了充足的“作案時間”;盧府牆上的藏頭反詩更是給他們提供了釘死盧俊義的動力和證據。



既有內因又有外力,既可長相廝守又能榮華富貴,賈氏為什麼背叛盧俊義也就一目瞭然了。


饕餮島主


我覺得這和施耐庵老爺子的女性觀是有關係的,除了108人裡的三個女性外,水滸中出現的有戲份的女性基本都是水性楊花之輩,這難道是巧合嗎?

1、賈氏,和管家李固私通,迫害了盧俊義。

2、潘巧雲,與裴如海私通,誣陷石秀。

3、潘金蓮,與西門慶私通、參與殺害武大。

4、閻婆惜,勾搭張文遠、要挾宋江,是宋江最後上梁山的罪魁禍首。

看看吧,這些女性無一不是可恨的,但無一不是可憐的。因為他們的男人都“不行”。我這裡並非只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他們的男人似乎對她們都沒啥興趣,這也是水滸傳的一大特點之一。

後世有人就猜測,這些男人對女性沒感興趣,似乎都好男色。仔細想想看:盧俊義從小就養著燕青;楊雄好像也更願意和石秀在一起;武大郎屬於有心無力;宋江最值得懷疑,吳用、花榮都是死黨且眉清目秀,呂方和郭盛也都是美男子,只有李逵是個膀大腰圓的漢子(想起來~~額),哈哈。

當然這只是後人的開腦洞而已,這些女人最後的悲劇,其實也是由於這些男人引起的,希望我們這些男人,既然有了老婆就好好愛吧。

最後附上水滸最男人的,矮腳虎王英,哈哈


黑水布衣


從《水滸傳》的文本來說,賈氏背叛他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個是燕青口中的理由:

主人平昔只顧打熬氣力,不親女色,娘子舊日和李固原有私情……

兩人既不琴瑟和諧,產生裂痕也順理成章。

另一個是盧俊義的做派:

你婦人家省得甚麼?……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言多語!”

即小見大,盧俊義肯定一直就是這樣的大男子主義,對老婆沒好言好語好氣色。

總之,盧俊義的優秀和賈氏的需求之間不能匹配,或許是賈氏看上李固的原因。

然而,事情可能還有另外一面。這和賈氏和李固私情的產生時間有關。

『娘子舊日和李固原有私情』是燕青的說法,燕青忠誠,確實不會向壁虛構,但是所謂『舊日原有』可能是李固賈氏私情曝光之後燕青倒推出來的判斷,不見得之前真有。

賈氏是勸阻盧俊義外出的,提出的建議也是一個明智賢惠的妻子應有的態度,對照後來她的話:

賈氏很可能是聽了李固轉達的盧俊義已經在梁山泊入夥的說法後才和李固聯手的,作為封建時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子,遇到這樣的大事,自然是沒腳蟹一般(類似《水滸傳》二十八回的『我又是個沒腳蟹,……鄰舍家誰肯來幫我?』或《醒世恆言 徐老僕義憤成家》:『我是個孤孀婦人,兒女又小,就是沒腳蟹一般!如何撐持的門戶?』),為了避免株連,她被李固威逼利誘的可能性很大,這是軟弱,也是背叛,但並非蓄謀已久、處心積慮。

相比潘金蓮、潘巧雲,賈氏出於不得已的可能性比較大,這雖然是猜測,但是或許還是合理的。


談古論金


盧俊義的遭遇充分的說明了堡壘是怎麼從內部被攻克的,同時又一次用事實雄辯的給我等凡夫俗子上了一課:大丈夫娶妻當娶賢。

看水滸看到盧俊義家破人亡身陷牢獄這一節時都怪吳用做事太過陰狠毒辣,卻忘了盧員外家內部本就暗藏著巨大的家庭危機。

盧俊義被吳用誆騙到東南一千里處的泰安還願,其實也是盧俊義自己想憑著自己學成的一身功夫擒拿梁山賊寇,從而一展抱負。原文寫道,店小二說起梁山的威風時,盧員外另隨從去車上取出早備下的麻繩,準備一併擒拿梁山賊首。然而事實證明這太幼稚了,由此也可以看出盧員外完全沒經過歷練,對自己實在太過於自信了。

盧俊義還願出發前,拒絕功夫很好的燕青跟自己一起去,反而選擇帶著李固一起去。看前面所述,盧俊義被吳用一忽悠就心動,而且準備的行李裡就有麻繩之類的東西,說明他被吳用說動的那一刻就準備去和梁山好漢較量一番。但是這位大哥選擇的隨行人竟然是管家李固,而不是燕青,理由是“便是我買賣上不省的,要帶李固去。他 須省的,又替我大半氣力”。可見盧俊義不僅沒經過歷練,而且對於人情世故也不大懂行。

被梁山智擒在山寨裡住了兩個多月以後,盧員外終於回大名府了。進得城裡,第一就是被燕青尋著,告訴他家裡出了變故,李固和崔氏以前有舊,已經向官府報告盧俊義謀反,且合夥佔了家產。盧俊義還不信,怒斥燕青肯定是得罪了崔氏。結果自己硬要自投羅網,到了梁中書在大堂上審他的時候,崔氏已經和李固夫唱婦隨,誘導盧趕緊招供謀反。何其毒也!

由此可見,從燕青口裡得知,崔氏和李固早就認識,且關係不明不白,而李固的來源“原是東京人,因 來北京投奔相識不著,凍倒在盧員外門前。盧俊義救了他性命,養在家中”來尋人就尋人吧,偏偏就凍倒在了盧員外門前。此處頗有疑點,倒很像是呂不韋送趙姬,戰國李園嫁妹給春申君的意思,直奔著盧員外的家產而去。

盧俊義正如前文所述,是個世家子弟,范陽盧氏在唐宋之際是河北有名的望族。做為這樣世家出身的子弟,不通世務缺乏人生歷練正巧也給李固等人留下了空子,埋下了巨大的危機。這跟盧俊義本身優秀不優秀無關,也跟梁山來故意賺他也無關,即便梁山不來賺他,李固和崔氏也會找準時機對盧俊義下手,因為李崔兩位才是有情人老相好,他們的目的就是來謀取盧氏的家產,而吳用剛好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提前引爆了盧氏的家庭危機。所以,盧俊義最後被梁山大軍解救出來之後,盧俊義見到宋江上來就是感謝救命之恩,沒有一句埋怨,電視劇裡演的盧俊義被解救後還帶有埋怨反而是不大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