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何佔豪《梁祝》問世60週年,浙江將舉行系列活動

今年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問世60週年。1959年,《梁祝》首演於上海,作為中國交響樂民族化的里程碑,它創造了全世界最為人熟知的中國旋律之一。

官宣:何占豪《梁祝》问世60周年,浙江将举行系列活动

就在剛剛,浙江省慶祝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問世60週年暨“今夕何夕”何佔豪師生音樂作品三部曲新聞發佈會在杭州舉行,宣佈將從5月9日至11日,持續3天,在杭開展系列活動。

官宣:何占豪《梁祝》问世60周年,浙江将举行系列活动

期間,何佔豪作品音樂會、何佔豪學生代表作品音樂會、何佔豪箏樂作品音樂會將相繼在杭州劇院與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廳隆重上演。屆時,著名指揮家閻惠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孔朝暉,與浙江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合唱團、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青年合唱團、上海音樂學院附中箏樂團、上海師範大學玉蘭箏團、四川音樂學院天籟箏樂團、羅晶箏樂團、浙江音樂學院翡翠箏樂團、浙江音樂學院音樂教育MTC箏樂團、以及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等知名演奏家、知名演員將同臺合演、共同交流。何佔豪先生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管絃樂《胡騰舞曲》、二胡協奏曲《蝶戀花》、越劇清唱劇《莫愁女》、箏·樂·詩《陸游與唐婉》、以及何佔豪老師的學生代表李漢穎、談聲賢、翁持更、劉建寬、楊浩平、陳國良、林夢、湯小東、孫建國、張斌等音樂作品均將在以上各場演出當中精彩演繹,共同闡釋何佔豪師生音樂的美好傳承。

官宣:何占豪《梁祝》问世60周年,浙江将举行系列活动

有人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梁祝》;有人說,有音樂的地方,更有《梁祝》。《梁祝》的故事在華夏大地流傳一千六百餘載,如今更是被演繹成了多種不同器樂的版本。哪怕欣賞了千百遍,再聽《梁祝》,依然被深深吸引。

就在前不久,諸暨籍著名音樂家何佔豪在家鄉成立了全國首家縣市級民營交響樂團——諸暨何佔豪交響樂團有限公司並親自擔任藝術總監、首席指揮。目前,諸暨何佔豪交響樂團有限公司已簽約入駐諸暨市城東樓宇,主要涵蓋文藝表演、文化藝術交流策劃和音樂培訓信息諮詢等相關內容,將為諸暨市民帶來更多的音樂盛宴。

同時,交響樂團將系統梳理何佔豪所有作品,分為紅色文化系列、江南文化系列、創新文化系列,將這些作品打造成為音樂會演出節目。同時也將通過何佔豪交響樂團有限公司,把《梁祝》《西施》《臨安遺恨》《重上井岡》《蝶戀花》《送別》《小河淌水》等優秀作品作為保留曲目傳承下去。

官宣:何占豪《梁祝》问世60周年,浙江将举行系列活动

去年6月,由何佔豪作曲的古箏幻想曲《越國西施》(鋼琴伴奏)在第35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上亮相,驚豔四座。這段樂曲介紹恰到好處地表達了何佔豪想通過音樂帶給觀眾的西施故事。該曲以西施的傳奇故事為藍本,分別從憧憬、戲水、戰亂、宮怨、掙脫五段演繹了西施傳奇人生,散發出濃郁的詩意和深沉的浪漫氣息。記者從何佔豪工作室瞭解到,目前樂團正在籌備開展“一帶一路”巡演等活動,不斷提升樂團的國際影響力,屆時,《西施》會不會一路西行,又將在絲綢之路上播撒如何迷人的樂章?我們儘可拭目以待。

人物介紹:

何佔豪先生,世界級著名作曲家。1957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1958年率“小提琴民族學派實驗小組”與陳剛聯袂創作小提琴協奏曲《梁祝》。1959年5月27日,該作品首演於上海蘭心大戲院,並瞬間成為中國婦孺皆知的最著名的小提琴作品,成為全世界演出和錄音版本最多的中國管絃樂曲,成為世界人民瞭解中國音樂的必聽曲目,被譽是“為中國創造民族化交響樂開拓一片綠野”的“不朽的中國民族音樂經典”,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整個東方音樂的驕傲”,是空前的中國音樂的高峰之作,更是中國傳統音樂和西方音樂完美結合的典範。在一次香港電臺的民意測驗中,《梁祝》與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偉大作曲家的作品一起,被評為“千年最受聽眾歡迎的十部經典音樂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