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武器到底是好用还是难用?

苏联武器的设计思路,其实是建立在技术水平不如对方,但是又要强行缩小差距的基础上的。

苏联武器到底是好用还是难用?

这是德国货

苏联武器到底是好用还是难用?

苏联货,和上面有区别吗(肯定有,给你看的是德式民品和苏式军品)

苏联武器到底是好用还是难用?

当年的空潜快之一的021(已退役,被022取代),仿“黄蜂I”的产品,使用M504发动机的苏联原装货(1950s的产品)号称扛着4枚反舰外加两座双30,还能跑48节。一个埋伏得当的导弹艇大队,能把一支驱逐舰支队抽得找不到北(12枚齐射,连续4轮)。 这就叫艺术啊!

武器不存在好用不好用,只讲究适用不适用:

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消防斧>155榴弹炮>歼11>094。 送你艘辽宁舰各位谁都开不走(别说各位,701的总师来了照样开不走),换成更先进的福特号那就更没戏了。。。。

对于国家也一样。武器先进固然重要,能不能降本,量产,是否适合大量装备(越先进越难操作和维保),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才是更值得关心的方面。

苏式武器很适合当时冷战条件下的华约诸国的国情:皮实耐用,设计粗暴,压榨性能,挖掘潜力,追求极限,等等。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1,人民空军引进的第一批直升机,米4(仿制型为已退役的直5)驾驶室里的某些拨动开关,拨杆是直径>3,长度>10mm的不锈钢的,顶端自带夜光(在飞机上用这种里里外外全是不锈钢的大号开关,怕是苏联设计师这独此一家了)。在米4这种飞行价格(相对)低廉,寿命不高,需要严格控重的直升机上,用这么重的全不锈钢开关,不嫌贵吗,不费油吗,不觉得寿命浪费吗(真的是用一辈子都用不坏,以卧室的电灯开关为证,一套不锈钢拨动开关陪伴了我快40年,估计能传还给孩子再用几十年)?

你看看人家海豚(国产化后叫Z9),同样的拨动开关,塑料杆细得跟火柴棍似的,无论空勤地勤都觉得用不了几天就得断,搞得大家都不敢用力去拨开关(实际上我还诶听说过谁拨断过这玩应儿,另外,现役装备咱就不贴图也不讨论其它关键技术了,涡轴,头瞄什么的勿提,图片统统免谈。性能,照片什么的,只贴民品或者退役货)。

但是对于毛子来说,

不锈钢的怎么了,结实得很呢。我们洗衣机电冰箱都是不锈钢的,这玩意老便宜了!

费油怎么了,我们又不缺油,汽油老便宜了(我要没记错,米4用的是活塞发动机,而非涡轮轴发动机,是烧航汽的)。

耐用怎么了,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缺备件了从废/旧机体上拆个备件就能用(当然,平时这要走很多手续,全面战争时候估计会简化流程)。

2. 对设备性能压榨的非常厉害,能用1分的技术,2倍的消耗,做出1.5倍的性能,强行拉近与对手的差距,甚至反超。

例如,人民海军引进的第一,二代高速发动机(主要用于各艇主发,或各舰辅发,目前已经全面退役),在苏联叫做一,二产品,全铝V-12高速柴油机,和全铝星-42高速柴油机。若看V-12功率密度:近900KW的功率和1.7吨的自重,别说当时,放40年后也是世界先进水平(1980s中期引进的德国替代品,近700kw/2.2T/铸铁机体),那为啥不推广呢? 造价,使用成本和寿命呗!

苏联武器到底是好用还是难用?

V12性能

苏联武器到底是好用还是难用?

替代机

额,这老大爷已经在海军服役几十年了(几年前才退役,产品和资料虽然解密了,但我也不打算上更多照片了,贴这几张是官方展示大家凑合看吧,毕竟当年也是ji min 级的)

苏联武器到底是好用还是难用?

V12实物,1960s起的量产型

先说造价,1980s,一台主机大约是30万RMB,30万意味着什么。。。当时有句话调侃青年职工的工资,叫38块3,够吃不够穿。一台发动机相当于近万工人的工资(放现在,1台轻型舰用柴油机我要你1500万RMB,算下来一套动力系统怎么也得7、8千万吧,你肯掏钱吗???)

再说使用成本,轻质柴油什么的就不说了,仅仅频繁保养,维护,更换备件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服役时间。

还有寿命,这发动机的大修周期只有几百摩托小时,实际上很多把它作为主发的快艇,平时都由大舰拖着走,就是为了节约摩托小时,而用它辅发的。。。基本没有,因为它的全寿命周期也短的可怜(听说苏联人有后续型号,3产品,4产品,5产品,等等。 1,2产品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可惜我们没机会见到实物了)。

80年代一产品和二产品倒也生产过民品,但客户主要都是走私犯。。。搞得走私艇比缉私艇跑的快多了(缉私80吨的船双发,走私50吨的船4发,还特么是天顶星技术,连海军都追不上,这让缉私队的怎么追)。

对了,说起二产品,这个1969产才实现国产化量产,42缸,2900Kw+的全铝高速柴油机。。。说多了都是泪:

你可是船用机啊,竟然用星形布置啊,用全铝啊,还是高转速!!这还是柴油机么?

小小的200吨导弹艇你设计了12000马力(黄蜂II级上升到15000马力)!你是要抢中航工业的饭碗么,你咋不加个翅膀好上天呢?

苏联武器到底是好用还是难用?

这家伙的实拍! 性能图不贴了,理由同上。有兴趣的,去CSIC的407自己看铭牌吧

苏联武器到底是好用还是难用?

好吧,这是铭牌,毕竟各位跑一趟军工企业也不容易(99年基本停产了,而022是04年的,各位能看出点什么吗)。

既然如此,苏联人为什么还要开发这类装备? 很简单:战争需要,时刻准备打全面战争,打世界大战。在技术有限的前提下,只有深挖技术潜力,追求工程系的极致,才能专门设计出满足这种高速,大威力,短寿命的各种快艇需求的发动机,强行拉平与对手的差距(1959年的苏式黄蜂能跑48节,我们购买了设计,或者叫大部分设计?在此基础上仿制了021并服役了几十年。而2004年人民海军新入役的小水面线穿浪双体高速型022主力导弹艇,估计。。。能跑50节)。

更不用说噪音响彻北大西洋的“金鱼”α级, 飞行的不锈钢板砖Mig25, 四不像的基辅,等等。

最后,我们返回题目:苏式武器好用吗,应该说:也许不是最好的,美式武器在合理性,可操作性,人机工程等方面做的更好。

但是在那个年代,苏联设计师的确是挖空心思,尽管站在更低的技术水平上,仍能依靠数量与极限性能,与欧美军工装备在整体上打了个旗鼓相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