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漲停股的人造肉概念該不該炒?股民:下一個工業大麻

昨天,“人造肉”概念板塊全面爆發,雙塔食品、哈高科、海欣食品等一批個股漲停。而今天,

“人造肉”概念再次集體起爆,盤中板塊漲幅7.41%位居第一,13個概念股漲停。

這強勢的漲幅讓不少投資者大呼“人造肉”是下一個工業大麻。

13個漲停股的人造肉概念該不該炒?股民:下一個工業大麻

破紀錄漲幅掀起“人造肉”概念

“人造肉”概念出現,起源於美股“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的上市。

五一期間,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盤價46美元,收盤65.75美元,股價暴漲163%。破本世紀美股市場上市日漲幅記錄。

新穎的概念,讓人眼熱的漲幅,以A股一貫熱衷概念股的個性,怎麼能缺席。無論是什麼樣的熱點,什麼樣的轟動消息,A股從來都緊隨其後,概念股玩的風生水起。在這一方面,A股當之無愧的老司機。

所以假期結束一開盤,“人造肉”概念在A股橫空出世。5月6日,在A股慘痛暴跌,市場一片青青大草原的情形下,人造肉還能夠一枝獨秀。而到了今天,多隻概念股強勢漲停,板塊漲幅遙遙領先,“人造肉”概念已經紅紅火火恍恍惚惚了。

13個漲停股的人造肉概念該不該炒?股民:下一個工業大麻

人造肉概念股的大漲,哈高科、維維股份、豐樂種業都已經2、3個漲停板,不少投資者已經控制不住自己,想要衝進去分一杯羹。但是,“人造肉”概念真得值得我們衝進去嗎?想要知道這不是不開往財富的列車,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人造肉”?

“人造肉”和Beyong Meat

所謂人造肉,簡單來說就是人工製造的“肉”。

現在分為兩種,一種是植物提取合成。就是從各類植物中提取相應的營養物質,然後通過各種食品加工混合工藝製造而成。

第二種就是幹細胞培養。通俗來講,就是從活體動物身上取下一小塊肉,然後進行幹細胞培養,這種培養方式合成的人造肉被稱為“乾淨肉”。

幹細胞培養的人造肉,在現階段還並不是非常成熟,不僅在價格上比正常肉貴好幾倍,而且還不能完全證明肉質的“安全性”。

而“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公司是靠第一種植物提取合成工藝,來製作人造牛肉和人造雞肉的。畢竟相對第二種幹細胞培養的人造肉而言,植物提取合成不僅成本相對較低,還健康許多。

13個漲停股的人造肉概念該不該炒?股民:下一個工業大麻

BeyondMeat於2009年創立於美國加州,該公司主要通過豌豆、椰子油、土豆蛋白和其他植物性成分的合適組合方式,仿製肉類的味道、口感、營養成分。它生產的素食漢堡從各個方面來看,和真正的牛肉漢堡無異,這已成為公司標誌性產品。

Beyond Meat的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源於對自身知識產權和專有技術的保護。這樣看起來,它似乎是一個擁有技術壁壘或者叫秘方的大消費企業。而一家擁有秘方的企業和沒有壁壘的企業是毫無可比性的,比如我們大A股的龍頭,貴州茅臺。

所以,Beyond Meat的大漲,不僅得益於其“人造肉”這一新興概念,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擁有技術壁壘或者叫秘方的大消費企業。

也難怪那麼多大佬為它站臺。在Beyond Meat上市之前,就吸引了眾多世界頂級名流的投資,前有比爾·蓋茨和好萊塢演員小李子砸下巨資,後有可口可樂CFO Kathy Waller和Twitter的 CFO Ned Segal也在最近加入其董事會。

A股“人造肉”概念值不值得炒呢?

知曉了Beyond Meat大漲的原因,也弄明白了什麼是人造肉,那麼A股的“人造肉”概念股還值不值得跑步入場呢?

我們再來分析分析A股“人造肉”概念股。

哈高科,屬於房地產行業,主營業務房地產業務,雖然有大豆深加工,但是佔比還不到10%。

來伊份,所屬行業食品加工製造,主因業務自主品牌的休閒食品連鎖經營。

雙塔食品,所屬行業食品加工製造,主要從事粉絲、澱粉及澱粉製品的生產、加工與銷售。

維維豆奶,所屬行業飲料製造,主營業務豆奶粉、乳品和白酒的生產、銷售。

豐樂種業,所屬行業種植業與林業,主營業務種子和農化產業,此外還有香料產業和酒店服務業。

13個漲停股的人造肉概念該不該炒?股民:下一個工業大麻

Excuse me?這跑題也跑的都上天了。做豆奶、種大豆的、連房地產的都湊數了,這見“大豆”就是“人造肉”了?真是概念股炒起來,就如發散性思維,只有想不到,沒有關聯不到。

迴歸正題。A股的“人造肉”概念股概括起來就是大豆的產業鏈。從種糧食相關的豐樂種業,到大豆加工、食品加工的來伊份、維維豆奶。和真正的“人造肉”真是三路十八彎都扯不上關係。

而Beyond Meat的“人造肉”主要原料為豌豆蛋白,且強調了不含大豆。而且上面我也說到過,Beyond Meat獲得如此高的估值,主要得益於它的專利技術。A股的“人造肉”概念不要說技術了,連行業都沒入。

所以,因為“人造肉”而且投資這些公司,那真的是開往懸崖的車,遲早關燈吃麵。除非哪天某個公司也可以有自己的專利或者技術,那才會有投資價值。

而且從近日大漲概念股的龍虎榜交易數據看,“人造肉”概念,遊資依然是炒作的重要力量如果有哪位自認為技高人膽大,能在落崖前下車,那就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