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拐撑起求富志

“大叔,快休息休息吧,今儿扫不完,明再干,你这拄着拐,看着怪疼人的!”莱西市沽河街道便民中心吴主任心疼的说。“没关系,国家这么照顾咱这扶贫户,给我个活干,我要对得起这份工资!”牛溪埠村梁大叔边说边清扫脚下垃圾。

莱西故事 | 双拐撑起求富志

莱西市沽河街道牛溪埠村梁大叔,因股骨头坏死,双腿残疾,只能拄拐行动,无法正常生产生活,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享受扶持政策期间,发展优质作物种植,享受了5000元的户项目补助。然而5000元的补助远远不能帮助梁大叔真正脱贫致富,因为他还有一个正在上学前班,需要用钱的小孙女。儿子儿媳又都在村里务农,只解决了自己家的温饱,哪还顾得上自己呢?感到自己已经日渐成为儿子的负担,梁大叔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2018年以来,沽河街道扶贫办也在为如何帮扶像梁大叔这样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展开了调研工作。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并结合市扶贫办下发的政策文件,扶贫办提出了为其安排公益岗的办法,但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似乎又不适合从事体力劳动,事情一时陷入了停滞。然而就在此时,梁大叔却找到街道扶贫办:“同志,我听说可以给贫困户安排扫道、收拾卫生的工作,能不能给我也安排上?”看着拄着双拐的梁大叔,扶贫办工作人员犯了难:“大叔,您腿脚也不利索,先去治病,咱现在有特惠保险,报销比例很大,等您腿好了再说干活的事。”“没事我能干,我想我还能干点活,一来国家照顾的这么好,我自己也不能光靠国家照顾;二来挣些钱,给孩子们减轻减轻负担……”

梁大叔走后,扶贫办工作人员陷入了沉思:我们天天讲要将扶贫同扶志相结合,无论是开展扶志教育,还是创新帮扶工作方法,都是为了提高贫困户自主脱贫的意愿,激发致富的内生动力。“既然他有这么高的热情就让他去试试,要是不行我们再想其他的办法帮助梁大叔脱贫”扶贫办主任如是说。

一周后梁大叔就被就近安排到了沽河街道驻地的便民服务中心开展卫生清扫工作,这一干就是半年多,从不缺勤,风雨无阻。现如今梁大叔也开朗了许多,每天说说笑笑心情舒畅,逢人就夸扶贫政策好。更重要的是,梁大叔从来没有因为自己身体不便而放松工作要求,每天都将便民中心屋里屋外、房前屋后收拾的干干净净,便民中心的工作人员更是将梁大叔当成自己的同事、家人,处处照顾,时时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想尽一切办法让梁大叔的工作轻松一些。

为了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近年来,莱西市沽河街道大力开展扶志教育,充分调动贫困户致富增收的积极性。逐渐探索将扶志教育从单纯的说教转化为在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中激发贫困户的自豪感、获得感,引导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主动参与到公益项目中来。目前共为80余户贫困家庭安排公益岗位,户均增加年收入约4000元。通过多种手段开展扶志教育,让贫困户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解决了贫困家庭的收入难题,又使部分致富意愿强烈的半劳动力或弱劳动力人口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共同富裕的路上大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