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市、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

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市、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是內蒙古的製造業、工業中心及最大城市

[1],呼包銀經濟帶、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中國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和全球輕稀土產業中心,被譽稱“草原鋼城”、“稀土之都”。

包頭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和沿黃經濟帶的腹地,位於蒙古高原的南端,華北地區北部、內蒙古中部,南瀕黃河,陰山山脈橫貫該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個地形區域。

包頭市——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市、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

包頭市——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市、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

包頭市——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市、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

包頭是連接華北和西北的重要樞紐,是中國、內蒙古對外開放的重點發展地區,中國大陸鐵路交通樞紐城市之一。

包頭是溝通北方草原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之間的交通要衝,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在包頭地區設九原郡。包頭是蒙古語“包克圖”的諧音,意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有鹿城之稱,居住著蒙古族、漢族、回族、滿族、達斡爾、鄂倫春等31個民族。

2018年12月21日,包頭被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列入 “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包頭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從古至今經歷了數次大規模人口遷徙。除了世居的蒙古族以外,其他民族主要來自華北和東北及周邊盟市。全市常住人口276.6萬人,包頭市區人口226.8萬人。

包頭市——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市、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

包頭市人口數量預測模型

截至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為2650364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29740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52960人,增長15.36%,年平均增長率為1.44%。[17]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368696人,佔51.64%;女性人口為1281668人,佔48.36%。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7.9下降為106.79。[17]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499508人,佔94.31%;蒙古族人口為85121人,佔3.21%;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65735人,佔2.48%。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333151人,增長15.38%,蒙古族人口增加17243人,增長25.40%;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增加2566人,增長4.06%。[17]

2016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285.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37.1萬人,鄉村人口48.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3.0%,較上年末提高0.3個百分點。

201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867.6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5.0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822.2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1950.4億元,增長7.5%。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5%、47.1%和50.4%,第三產業比重較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136021元,比上年增長6.5%,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20478美元。

2017年全市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4.5%,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6.5%。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2%、41.1%和55.7%。全市人均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4.6%。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7%。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呈“五升三降”的態勢。其中,食品菸酒類價格上漲1.6%,仍是拉動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的最主要因素;醫療保健價格上漲3%,漲幅最高。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2萬人,其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0.7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9%。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1.2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稅收收入173.1億元,下降0.1%;非稅收入98.1億元,增長24.3%。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15.2億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民生支出達341.4億元,增長3.4%,佔到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2.2%。民生支出中,教育支出53.4億元,增長6.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3.7億元,增長16.2%;交通運輸支出13.2億元,增長44.2%;住房保障支出18.5億元,增長32.2%。

全年地方財政總收入為32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85.8億元,增長14.8%。[6]

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40。[19]

第一產業

2016年,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3.1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0萬公頃,增長3.1%。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1.2萬公頃,下降5.0%。全年糧食總產量106.4萬噸,比上年增長0.7%。其中,小麥產量10.1萬噸,增長58.3%;玉米產量80.8萬噸,下降9.1%;馬鈴薯產量10.1萬噸,增長9.0%。全年油料產量10.7萬噸,增長78.4%;蔬菜產量100.2萬噸,下降0.2%。

年末全市牛存欄19.9萬頭,下降22.1%;羊存欄205.4萬隻,下降3.2%;豬存欄23.8萬頭,下降5.3%。年末牛出欄25.0萬頭,增長2.9%;羊出欄433.2萬隻,增長3.4%;豬出欄56.1萬頭,增長1.0%。全年肉類總產量16.9萬噸,比上年增長4.0%。其中,豬肉產量4.7萬噸,增長0.8%;牛肉產量4.2萬噸,增長5.1%;羊肉產量7.2萬噸,增長3.7%;禽肉產量6389噸,下降0.1%。禽蛋產量2.7萬噸,下降1.5%;牛奶產量90.3萬噸,下降8.2%;水產品產量9102噸,增長2.3%。

年末全市擁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765家;擁有市級以上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66家,其中國家級5家、自治區級33家、市級128家。全市農畜產品行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1個。[6]

第二產業

包頭工業

包頭工業(7)

2016年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586.8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9%。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增長9.5%,重工業增長8.8%;鋼鐵、鋁業、裝備製造、稀土、電力五大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6%,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4.7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8.0%;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1.5%,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6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增長14.2%,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0.8個百分點。[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248.9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實現利潤108.5億元,增長2.6倍,其中盈利企業利潤總額增長9.6%,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51.8%。年末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139.5億元,比上年末下降13.8%。

全年建築業增加值236.0億元,比上年增長7.1%。在本市註冊的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共114戶;完成總產值201.5億元,比上年增長9.0%。

全年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55.8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其中,民間投資1743.3億元,增長2.3%,佔全市投資的比重達59.0%;高技術產業完成投資53.3億元,增長26.8%;基礎設施建設投資853.4億元,增長35.4%,佔全市投資的比重為28.9%,對全市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59.8%,拉動全市投資增長8.6個百分點。

分產業來看,第一產業投資81.9億元,較上年增長33.4%;第二產業投資1293.4億元,增長4.8%;第三產業投資1580.5億元,增長22.7%。

分行業來看,採礦業投資114.4億元,下降17.5%;製造業投資955.3億元,增長12.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190.4億元,增長2.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163.2億元,增長107.2%;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533.1億元,增長42.8%。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84.6億元,比上年下降6.5%。其中,住宅投資123.5億元,下降11.6%;辦公樓開發投資3.7億元,下降39.7%;商業營業用房投資40.3億元,增長24.4%。[6]

包頭市各類開發區

級別列表

國家級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治區級包頭鋁業產業園區包頭九原工業園區包頭石柺工業園區

包頭興勝經濟開發區

地市級包頭裝備製造產業園區包頭特鋼產業園區土右新型工業園區

達茂巴潤工業園區

第三產業

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00.2億元,比上年增長9.7%。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364.7億元,增長9.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5.6億元,增長12.0%。

全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及住宿餐飲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03.1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餐飲收入26.8億元,增長12.0%;商品零售376.4億元,增長5.6%。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6.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1.3%,化妝品類增長26.1%,日用品類增長12.4%,傢俱類增長13.6%,金銀珠寶類增長19.3%,汽車類增長14.3%,石油及製品類增長2.5%。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7.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出口總額12.3億美元,增長38.7%;進口總額4.9億美元,下降26.1%。全年利用外資額10.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6%。[6]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236.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9.4%。其中,住戶存款1371.3億元,增長4.8%;非金融企業存款915.0億元,增長7.1%。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403.1億元,增長9.6%。其中,住戶貸款776.7億元,增長19.3%;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1624.4億元,增長6.0%。

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保險公司37家,其中人身險公司16家,財產險公司21家。全年保險業務收入65.1億元,比上年增長28.7%。其中,財產險收入19.1億元,增長6.5%;人壽險收入46.0億元,增長40.9%。保險賠款及給付支出14.1億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財產險賠款及給付8.4億元,下降2.0%;人壽險賠款及給付5.6億元,下降3.1%。

公路

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包茂高速公路、110國道、210國道等重要線路在包頭市交匯。[41]截至2012年底,全市公路里程685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35.2公里,全市公路網密度為23.1公里/百平方公里。[42]通過內蒙古省際大通道向東可達通遼、滿洲里、赤峰、錫林浩特等城市,向西可達烏海等市。

包頭市已開通客運班線237條,其中省際班線55條、盟市際68條、旗縣際19條、旗縣內77條。

汽車客運站有30個,其中擬定一級站2個(包頭長途汽車站、昆都侖區客運樞紐站),二級站3個(青山區客運站、薩拉齊客運站、達茂客運站),三級站1個(固陽客運站),四級站1個(白雲客運站);農村客運站23個。

貨運站場10處。分別為:巴彥塔拉貨運市場、國際集裝箱中轉站、西捷物流公用保稅倉庫、幫達興貨運信息市場、包頭新徵源貨運站、內蒙古鹿暢達物流倉儲園區、北方重工儲運分公司北方裝備物流園區、內蒙古呱呱叫食品有限公司配送中心、包頭市興一物流建材貿易有限公司、鑫海洋物流有限公司。

[43]

鐵路

包頭市——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市、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

包頭站

包頭為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京包鐵路,包蘭鐵路,包西鐵路,包環鐵路、包滿鐵路、包神鐵路、甘泉鐵路等在此交匯。[44]計劃修建經滿都拉口岸到蒙古國賽音山達的跨境鐵路。

包頭市有多個火車站,最主要的是包頭站和包頭東站,包頭西站為內蒙古最大編組站。京包線、包蘭線、包西線、包神線、包環線、包滿線交匯,是內蒙古最大鐵路樞紐。從包頭可以直達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瀋陽、哈爾濱、大連、太原、成都、蘭州、銀川、濟南、青島、南京、石家莊、杭州、鄭州、長沙、廈門、深圳、廣州等城市。

2015年初開通動車組列車,發往呼和浩特、烏蘭察布,計劃開通到鄂爾多斯的動車。[45]

航空

包頭機場距市區23公里,為4D級機場,從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成都、西安、瀋陽、深圳、廈門等大城市都有到包頭的往返航班。

航運

全市現有水域旅遊區3處、航道1條(黃河包頭段全長220公里)、浮橋5座、渡口1道、船舶147艘(只)。[46]

公共交通

主詞條:包頭軌道交通、包頭公交

計劃2015年底實現軌道交通一號線完工運營,2010年10月包頭市已與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簽訂了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等四項技術服務合同,中規院已派駐工作人員開始投入工作。市區公交車線路60條左右,覆蓋市五區、高新區及周邊鄉鎮。

目前市公交運輸集團公司已經訂購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200臺、訂購銀隆純電動公交車60臺。這些車今年將陸續投入到1路、2路、5路、35路、43路中運營,相關附屬設施還在建設完善中。[47]

包頭市——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市、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

根據《包頭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和《包頭市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2-2020)》,結合包頭市“一市兩城多片區”、“帶狀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包頭市確定軌道交通線網由6條線路構成,三橫三縱,總規模182.5km,共設車站125座,其中換乘站18座,停車場5處,車輛段4處,綜合維修基地2處。6條線路基本將城區主幹道全部覆蓋,建成後將有效改善包頭市的公共交通環境。其中1號線、2號線一期、3號線和4號線是遠期規劃線路,2號線二期、5號線、6號線及支線為遠景規劃線路。[48]

伴隨著呼和浩特市地鐵1、2號線開工建設,我市的軌道交通項目也在老百姓期盼的目光中漸漸走近。我市於2010年正式啟動軌道交通建設項目。按照國家建設軌道交通的政策要求,2010年9月我市委託中規院編制了《包頭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包頭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包頭市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包頭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客流預測》等4項規劃性文件;2012年6月我市委託中鐵第一勘查設計院、廣州中諮城軌工程諮詢有限公司、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等3家單位分別編制了環評、投融資方案、預可研報告、沿線土地利用規劃、社會穩定風險分析評估報告等5個支撐性文件。其中,《包頭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已獲市政府正式批覆;《包頭市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已通過自治區住建廳評審;社會穩定風險分析評估報告、沿線土地利用規劃等文件已獲得地方政府的批覆;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調查、意見徵詢會、第二次環評公示等工作已經完成。從邀請專家對我市軌道交通項目開展評審,到規劃環評公示,包頭軌道交通邁出的每一步,都牽動著各方的關注。2015年11月26日,《包頭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客流預測》通過了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等五名全國軌道交通行業專家的評審。2016年1月8日,國家環保部在包頭市召開會議,審查包頭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及線網規劃環境影響報告,並出具環評審查意見。如今,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加快了該項目的建設。2016年3月17日,位於富強路與黃河大街十字路口附近,建委東側,一棟深灰色的大樓正式掛牌:包頭市地鐵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同時,包頭地鐵標識也正式公佈,這一切說明,包頭將邁入軌道交通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