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理避稅,只需這4個途徑,每年合規節稅百萬!

企業合理避稅,只需這4個途徑,每年合規節稅百萬!

納稅人納稅籌劃的目的是在法定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自身的納稅支出並獲取最大經營淨收益,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總目標。

因此,在探討稅務籌劃的方法之前,首先應分析企業取得節稅收益的途徑有哪些?

企業合理避稅,只需這4個途徑,每年合規節稅百萬!

一般來說,制約企業稅額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企業的經營行為是否為應稅行為,應稅行為涉及哪些稅種,稅收優惠政策計稅基礎的大小,稅率的高低,納稅時期的確定等。

而納稅籌劃的結果就是通過調整這些因素,使企業的稅收負擔減輕,或使企業總體收益最大,因此,稅務籌劃途徑可以歸結為以下幾條。

企業合理避稅,只需這4個途徑,每年合規節稅百萬!

1、規避稅收負擔

規避稅收負擔是指納稅人把資本投向無稅負或輕稅負的地區、產業、行業或項目上。這樣,納稅人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稅收上的優勢,以增強競爭實力和獲取更高的資本回報率。

2、稅收負擔從高向低的轉換

這是指就同一經營行為存在多種納稅方案可供選擇時,納稅人就低避高,選擇低稅負納稅方案,以獲取節稅利益。

企業合理避稅,只需這4個途徑,每年合規節稅百萬!

3、稅收優惠

稅收優惠是一國稅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為達到一定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目的,而對納稅人實行的稅收減免。

稅收減免反映了政府調節經濟的態度,它是遞過政策導向影響人們生產與消費偏好來實現的,所以也是國家調控經濟的重要槓桿。

稅收優惠的主要方式有:

(1)地區性的稅收優惠,即不同地區的稅負輕重不同;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工業園區為例【Tel:156-8317-4870】。

園區對註冊企業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40%~70%扶持;

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40%~70%給予扶持;

個人獨資企業(營改增)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個稅稅率為2%;總稅負最高5.2%。

企業合理避稅,只需這4個途徑,每年合規節稅百萬!

(2)行業性稅收傾斜政策,即對某些行業實行低稅政策;

(3)規定減免稅期間;

(4)對納稅人在境外繳納的稅款採取避免雙重徵稅的措施,等等。

稅收優惠對節稅潛力的影響表現為:

稅收優惠的範圍越廣,差別越大,方式越多,內容越豐富,則納稅人稅務籌劃的空間就越廣闊,節稅的潛力也就越大。

企業合理避稅,只需這4個途徑,每年合規節稅百萬!

4、遞延納稅

這是指納稅人在遵守稅法的前提下,將有關應稅項目的納稅期向後遞延。

延遲納稅可以從兩方面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一是由於稅款的滯延,相當於納稅人在滯延期內取得一筆同稅款相等的政府無息貸款,有利於納稅人資金週轉,節約了納稅人的利息支付;

二是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中,延期繳納的稅款的幣值下降,從而減少了實際納稅支出。

遞延納稅實質是對納稅人當期會計所得與計稅所得之間的時間性差異所做的一項跨期性納稅調整。

企業合理避稅,只需這4個途徑,每年合規節稅百萬!

一般來說,對於納稅人會計所得大於計稅所得的差額,稅法一般不做強制性納稅調整規定,是否遞延納稅由納稅人自由選擇。

這樣,從稅務籌劃的角度看,納稅人應在準確預測當期和以後若於期的損益狀況,做出是否對這種時間性差異進行遞延納稅調整的選擇。

當然,就一般情況而言,稅收法規中有關遞延納稅的條款以及規定項目越多,納稅人納稅籌劃的內容也就越豐富,節稅的潛力就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