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小国锡金去哪儿了?当年被印度吞并,却没有被阻止

当年的小国锡金去哪儿了?当年被印度吞并,却没有被阻止

1947年8月15日,印度自治领和巴基斯坦联邦分别宣布独立,印度帝国灭亡。英王兼印度大皇帝对锡金的最高权力也在同一时刻自动解除。但是,锡金并未因此而获得独立地位,临终的英印帝国将锡金地位的问题留给了新生的印度来处理。

当年的小国锡金去哪儿了?当年被印度吞并,却没有被阻止

事实上从另.件事可以看到英国人对锡金独立的态度:英国印度事务部秘书认为锡金早已成为印度土邦,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像英王最高权力下别的土邦一样,就其未来政治地位同新成立的印度政府进行谈判加以解决。对于锡金来说,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当年的小国锡金去哪儿了?当年被印度吞并,却没有被阻止

英国人离开印度后,以尼泊尔族外来移民为主的锡金国大党发起“不合作运动”,抵制国王并要求成立新政府。这当然遭到了国王的强烈反对,印度趁机以“防止动乱和流血”为由派兵进驻了锡金。不过印度政府顾忌国际舆论与公法,不敢把锡金一口吃掉,因此选择了逐步蚕食锡金的主权。

1950年12月5日,印度政府同锡金签订了《印度锡金和平条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 保护国”,印度控制着一切与国外的联系一一邮政、银行、红十字会、国际援助等等,还负责对锡金进行“军事保护”。锡金有一个管理国内事务的政府,有一一个半选举产生、半任命产生的政务会议,有政党和直接与首都取得联系的农村官吏。

当年的小国锡金去哪儿了?当年被印度吞并,却没有被阻止

但是,印度政府派遣“专员”驻扎在甘托克。这个官职相当于原来英印帝国在锡金的政治专员,负责印度帝国与锡金、不丹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交往事务,但新专员改为只负责锡金的一切外交事务,并且对锡金一切国内事务都有重要发言权。

锡金原本有三大政党,即锡金国民党(Sikkim NationalParty)、锡金国民大会党(Sikkim National Congress) 和锡金国家大会党(Sikkim State Congress), 其中锡金国大党大多由亲印度的尼泊尔族组成,是印度国大党的分支机构,并接受后者的领导。在六十年代锡金还成立了第四大政党,即激进的“人民党”(Janata)。 该党也是印度人民党的分支机构,主张在锡金实行民主改革,很多年轻人被吸收加入了这个党。

当年的小国锡金去哪儿了?当年被印度吞并,却没有被阻止

锡金的政务会议由20人组成,其中14人经选举产生,另外6人由国王任命。在选举产生的14人中,1人代表僧侣,1人是将军,其余12名代表由雷布查一著提亚人 与尼泊尔族各平分六名。这种做法旨在维持族系之间的平衡,避免尼泊尔族接管全部重要职位。政务会议成员组成行政会议,负责教育、卫生、运输和其他政府工作,有些类似于内阁。

当年的小国锡金去哪儿了?当年被印度吞并,却没有被阻止

锡金的首席部长,即首相,由国王任命。国王理论上可以指派一名锡金人担任首相,但这个职位从1947年以来一直由印度人担任,其表面上的理由是“没有多少锡金人懂得如何处理与印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位印度首相的统治下,锡金虽然并非印度的一部分,但却俨然成为了印度的一个组成实体。

虽然锡金有一个国家银行,但他们的货币还是印度货币,邮政和邮票也都是印度的。锡金不能发行护照,锡金人出国旅行和外国人来锡金都要经过印度的审核和批准。在有水灾和其他灾害时,锡金不能直接向国际红十字会求援,而是必须向印度提出申请。没有印度的批准,锡金不能从事任何经济或工业的发展。任何国家不经过印度的渠道都不能在锡金投资。

当年的小国锡金去哪儿了?当年被印度吞并,却没有被阻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