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人友好,对亲人苛刻,这种人是啥心态?

情感书生谈感情


不谈心态,因为这跟心理活动关系不大。只谈情况吧!如果这样的情况两头都不极端或者不偏颇,那么应该比较正常。因为对外人友好是礼数,对亲人苛刻是本分。请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先不要生气。

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对待朋友同事同学伙伴等友好的外人,咱们的老祖宗一直教育我们要恭良温俭让仁义礼智信,这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对待不友好的外人,老祖宗则劝导我们宽恕容忍化干戈为玉帛。所以,除了敌人豺狼我们要举起猎枪,其余都要友好以示。说到对亲人苛刻则要看对象。如果是孩子或者晚辈,苛刻一点可能是好事,孟子说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就是为了他们的增益其所不能;如果对父母长辈等亲人苛刻则不对了,对他们应该关爱尊敬包容一点。

作为感觉到这种不公平待遇的受众,我建议不妨大度一点。因为你换位思考一下,你的亲人肩扛养家重任,在外挣钱打拼还不得随时保持笑意盈盈吗?甚则,有时还不得不卑躬屈膝鞠躬垂首呢!这样一天下来回到家里,卸下满身的疲惫和风尘,难免会将在外失落失意的苦恼愤懑压抑带到家里,因为家里是最不需要将负面情绪伪装藏匿的地方,所以有时难免发发火倒倒苦水。看似苛刻,实则是疏泄。应当理解为上,适当担待。当然遇到发泄发飙等过分行为和语言时,则要及时强硬阻止并深情宽慰。

当然,我是不赞成这种两面人格的表达方式。不管外人还是亲人,他们首先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每个人都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认识自己的无知,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做情绪的奴隶。


李振藩2


对外人友好,对亲人苛刻,这显然是一种”灯下黑”现象。现在仍然拿自己的老婆说事,这家伙确实有点”灯下黑”,老婆是外向性格,又加上做生意的原因,对人可热情,好远就和熟人打招呼,有些还和熟悉的人开点玩笑,人缘挺好,对来店光顾的老人,叔叔大娘招呼特别暖心,对抱小孩的小媳妇,总喜欢逗逗人家的孩子,说些恭维的话,拿点小糖之类的东西,讨人家欢欣,也因态度好,服务热情,吸引了不少回头客,这一些很佩服她,她有男人的豪气和正直,经商数年,从不做黑心生意,口碑甚佳,爱打个小麻将,在家里又当家,闲时挂个小包,带上墨镜,一付神彩奕奕的样子,家境也算殷实,街上卖菜的大爷大妈,念人家不易,总是很大方,卖肉的商贩可喜欢她了,”喂老板,新鲜排骨,来两斤”本来家中冰箱还有肉食,盛情难却,r打包带来,回来还念念有辞”面子过不去,”但凡是不好拒绝人家,给足别人面子,经常外边的客人,夸我家妇人不错,我则心里委屈,我怎么感觉不到呢?她在外玩回来,首先看钱柜,关心生意好坏,稍不如意,便开始挑毛病,烟头,卫生啊,这里不如意,那里不顺心,领导派头十足,对儿子也严管有加,作业不工整啦,衣服上的泥啦,我母亲70多岁的老人了,每次还掟着东西看孙子,也没见她这么热情,大概是应该的吧,同志们,你们说她是不是典型的℡灯下黑”光亮朝外发,就是看不到跟前底下。也许她认为,自己人,什么都可以包容她的缘故。


独善其身87045861


对外人友好,想得到外人的认可,赞美,满足一下虚荣心。想承认自己是一个大方,友善的人。对亲人苛刻,那是无视亲人的亲情,很恶毒,很自私。


湘湘36259711


与其说这是一种心态,不如说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而这种心理活动大部分是由性格决定的。产生这种心理活动的人大多数是家里人比较溺爱,但是在社会上参加活动时却是相对弱势的群体!也有一小部分是在家庭里就比较受冷落的,在社会上同样也是弱势群体的!从而伴随的性格往往不同程度的带有一些自私、虚荣和自卑。这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双重性格,也不能说越是亲近的人越在乎,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请叫我Lucy姐姐


我有一个妹妹,也是这样,在家里各种气人,对同学朋友各种好,完全两个人的感觉。他们的心态无非就是亲人的爱是不付出就会有回报的,而外人的爱是需要付出才能收获的。个人感觉这种孩子也好也不好,好的方面是,他们没有很强烈的负罪感,不会觉得自己亏欠亲人很多,他们的生活会相对于负罪感较强的人轻松很多。不好的方面嘛,他们还没有懂得,父母的爱也是需要回报的,生你养你一场,带给我幸福与快乐的感觉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