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农户种植大豆的意愿不高?

Ta丶黄天瑶


种植大豆比起种植其他农作物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风险,去年我们周口全市大豆基本没有收成。然而种玉米的都是亩产1000斤左右。

大豆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还有大豆选种不好,这些都会影响收成,甚至出现像去年的一样,大面积颗粒无收。

农村种植红薯也比大豆强,亩产3000斤,一斤最低也得卖6毛,贵的时候能卖一块二。再加工成红薯粉面,制成红薯粉利润就更高了。

相比其他作物大豆和玉米以前是种植最多的,现在大豆已经被玉米远远甩在身后。






大兴寨居士


为什么有些农户种植大豆的意愿不高?我认为,最关键的大豆产量低,且价格也没有价格高的优势,种大豆赚钱少、效益低才是农户们不愿种植大豆的根本原因。

你想想,现在农民种植一亩大豆,一般亩产只有三百斤左右,就以我们江淮地区最高的大豆价格2元/斤计算,那一亩大豆的毛收入不过600元左右。


再以种植秋熟的玉米产量和价格来分析,玉米亩产量能达到千斤以上,价格同样在我们江淮地区能达到0.95元/斤左右,那种植一亩玉米的毛收入能达到千元,与种植大豆相比,扣除肥料的开支,应该比种植大豆多收益三百元左右吧。

而如果耕地适合种植水稻,农村当地的水源充足并允许,水稻有产量高,机械收割的优势,更有国家最低保护价的政策,别说种植大豆,就是玉米、花生等,农民们也不愿意种植。



更要值得提醒的是,这也是农民自己的承包耕地,而对于流转土地的承包大户,现在农村流转土地的租金一亩也有500元左右,如果要扣除给农民的租金,没有给流转士地的承包大户的耕种土地补贴,种植大豆会亏了血本,承包大户更不会选择种植大豆了!


和风细雨言


2019年将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国产大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8年我国进口大豆8803.1万吨,同比下降了7.9%,是近7年来首次出现进口量下滑,原因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但这一进口量也占据了我国大豆消费量的80%以上。如今我国大豆进口量占世界首位,实际上我国曾经还是最大的大豆出口国,从出口量最多的变成了进口量最多的,期间也经历了种种波折,从2000年以后,我国大豆进口量快速增长,特别是加入WTO后,大豆的进口量逐年增长,2017/18年度进口量更是达到峰值9350万吨。为什么有些农户种植大豆的意愿不高?微尘微视界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一、种植大豆难挣到钱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在我们那种大豆一般在清明前后播种,关于种植大豆,想起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前年我家附近的一个邻居种植大豆,他真的挺勤劳,过冬时早早的把地块深翻了,是第一家播种的,播种后出苗也挺不错,基本上个把星期就会到地里去看下大豆长势,施肥、除草很积极,大豆苗长势也是非常好。他心想着收成有着落了可没想到到最后采收时,他家的大豆大部分是空荚,很多还没有结荚,最后连种子都没弄到,从那以后,他家就没种过大豆了,说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不如买点大豆算了。实际上这也是很多农民不愿种植大豆的原因,大豆产量不高,大部分地方亩产难达到400斤,亩产一两百斤的很正常,再加上倒伏、病虫害容易高发,收成跟不上直接打击农民种植大豆的信心。

二、国产大豆价格不高

我国大豆进口量占了半壁江山,可以说进口大豆主宰了我国大豆市场,然而进口大豆价格比国产大豆还要低,目前在主产区,国产大豆的价格在1.8元/斤左右,部分地方只有1.5、1.6元/斤,离2元/斤的小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国产大豆持续低迷,再加上产量没有保障,使得种植收益偏低,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一亩地大豆种植收益难达到800元,出去种子、农药、化肥、人工等费用,所剩无几,如果是产量没跟上,那基本上就是赔钱的。



三、占用耕地资源较多,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为什么我国没有大面积发展大豆产业,这跟我国的国情有很大关系,我国是人工基数大,但实际上耕地资源是非常紧张的,人均可占用的耕地很少,而种植大豆是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并且是需要优质地块,贫瘠的土地是产不出什么产量的。在土地资源本身很紧张的情况下,用很大的地块去种植大豆,那就有点不划算,而且我国很多地方种植大豆机械化程度偏低,种植成本偏高,投入与产出基本上达不到正比,明知道投入与产出不划算,换做是你,你也不愿意去冒这险。

四、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

现在农民种地也讲究经济效益,通过自己多年的摸索,在种植前会算经济账,明显不划算的种植积极性大减,自家的地块,如今也不用交什么粮税,农民可以大胆放心的去种一些经济效益不错的作物。像这几年比较火热的中药材、大棚蔬菜、果园采摘等,哪一个能做好收益都远大于种植大豆,农民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又怎么会放弃赚钱的机会,反过来种植大豆呢?就像我们村里现在主打种植吊瓜子,管理得当亩产收益可超5000元,采收时每天有人上门收购,农民卖19元/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了这样的条件,谁会用那么多地去种植大豆,基本上只会种些自家吃的。



总之,有些农民种植大豆意愿不高,也有他实际的考虑,如果真的能带来不错的收益,恐怕没人会拒绝。在振兴国产大豆计划的第一年,相关扶持措施会比较多,在主产区种植大豆也是不错的选择,种植收益会高于往年,当然变化比较大的是补贴标准的提高,大豆价格基本上不会有大的变化。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为什么有的农户种植大豆意愿不高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传递快乐,分享知识!感谢关注本头条号“微尘微视界”,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微尘微视界


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应该不是有些农户对种植大豆的意愿不高,而是所有的农民朋友们基本上没有很大的意愿来种植大豆!我就谈谈我们这里的老百姓为什么不大规模种植大豆吧?

大豆种植比较麻烦,特别是现在实现不了机械化种植和收割。

这个机械化种植实现不了的原因可能就是我们这里没有大规模种植大豆。比如说我前年种植大豆的时候,使我先用耧自己推着播种的,第二天就下了一场雨把豆子给闷地里了!我有和媳妇用小铲子一窑一窑的有给种了一遍!最后还是没有出来,老程嫂子说有可能是你用脚踏实了。唉气的我直接翻地种成了红薯。

大豆产量不高并且价格也不高!

我们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喜欢种几分地的大豆,主要是也为了做黄豆酱,腌豆团子,做豆浆和换豆腐。在我们这里大豆的产量基本上每亩地在450斤左右,价格在2.2元左右!每亩地的收益不高,最主要的是不能用收割机收割,还得自己晒干了,再用杈或者长棍把豆子拍出来。真是特别费劲和费时间!真是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所以说我们老百姓不种植大豆也是有原因的啊!😄😄


豫东小农


为什么有些农户种植大豆的意愿不高?其实这个问题只能说个别地区会有这种情况,在大豆的主产区根本没有这种现象发生。比如像在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的北部主要的经济作物就是大豆。

很多朋友都说大豆的种植成本高,其实大豆的种植成本是非常低的,它不像玉米一样,年年需要去购买优良种子种植,自己不能留种。大豆可以说,你想换品种你就换,不想换你用原有的品种继续种植就可以。这一块可以省去很大一部分种植成本,而且大豆种植前期的肥料也并不用使用的很多,以667平方一小亩计算,底肥使用30斤左右就可以了。说起农机费,现在种植户每家都有机械,从普通的小四轮,到304,504应有尽有,多的一家甚至有几台,也只不过是耗费一些油钱,综合算下来每亩的投入不超过300元。

当然,你可能会说其它地区的成本要高很多。但是我们这里是黄豆主产地,价格基数要以这里为准。

而且就补贴而言东北地区的补贴也要高于其他地区像今年黄豆的最高补贴为每亩350元,如果你上一年是种植的玉米,今年正好改种的是黄豆每亩还会有160元的轮作补贴,也就是说光补贴一项,最高的就会拿到每亩510元。

就算是没有轮作补贴,按照目前的补贴也完全够前期的成本投入,也就是说你打一斤黄豆,就是一斤的利润,正常年头每亩在320--350斤左右,按照现在1.6元的价格计算,每亩获利也在500元左右。

即使今年受到霜冻影响,每亩的产量也在200斤左右,加上补贴每亩最少也能剩300元以上。而且种植大豆,一率全都是现代化,从播种,趟地,收获全部都是机械,就算是平常的除草也全部被农药所代替,平常有三个人,就可以管理近千亩地,所以根本不存在没有利润一说,可以说光拿国家的补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反观种植玉米,虽然说玉米的产量非常高,但是由于它的成熟期长,在东北地区很容易遭受霜冻的侵害,一旦遭遇早霜天气,不但引起减产,还会影响子粒的成熟度。而且田间管理非常的麻烦,价格也不是很稳定。最主要的是近些年玉米的补贴越来越少,明年有没有还两回事,所以19年本地区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大豆的种植面积,会照17年18年提高20%以上,所以在主产区根本不存在,种植意愿不高的情况,相反种植积极性很高。



农事一锅烩


总的说,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不高,和价格低有关系。

农民种植大豆、玉米等主粮受市场价格影响,国家进口多了,国内粮食价格就走低。这些年,农民种地不怎挣钱。有些大户还赔钱! 2018年,国家和美国打贸易战。大豆补贴调高了(其他作物补贴沒涨),每垧地4800元左右,所以,预计2019年种植大豆面积会增加。但我个人认为,今年的大豆补贴不会象2018年这样高。因为中粮已经恢复了进口,且转基因大豆价格便宜,国家不可能去加大国内大豆补贴。


海伦市巨源富硒科技


为什么农户种植大豆的意愿不高呢!主要原因还是产量低,卖价低。

就说说我们家吧!家上半年是种植小麦,整体来说种植小麦对农民来说算是稍微轻松的了,小麦成熟后机器直接去收,家里只要开个三轮车到地头,拿袋子去装已经拖成粒的小麦就可以了。但是大豆就不同了,种植期间要除草,打药草,这两年还经常遇到干旱,就要去田里抗旱浇水,10来亩地浇下来真的很累,好不容易等到能收的时候,黄豆产量太低,卖价低,就舍不得让机器收,然后就是全部人工收割,早上4点多割到晚上10点多,吃饭都是随便凑合一下,忙的累死累活的,10亩田大概只能卖5000元左右,这可是种了半年的收成。还是很不划算的!

个人观点,分析不到位请谅解!





乡镇小洁


国家实行大豆产业振兴计划,鼓励农户种植大豆,且种植大豆投入成本少,但农户为什么不种了呢?因为产量上不去;品质上不去;价格上不去;效益上不去!

种植户没效益甚至亏损,谁去种?国外大豆质量好,价格优,收购方为什么不买国外大豆?

中粮又出手了,从美国采购了303万吨大豆,中美贸易战基本上结束,某方全线崩溃,但也是好事。所以大豆主要来源还是国外市场。国内大豆前景堪忧,因此种植户不愿种也是正常现象!


产业新闻


1.大豆种植成本高,极易减产。

2. 平均亩产较低

3.价格不高没有优势

4.大豆主要用途是榨油对比进口大豆出油率和价格都没有优势


吉林王大鹏


國种大豆的营养价值没有受到國人的认知,小康生活中國种大豆应为优质食物的地位没有得到确认,市场上國种大豆的价格仅为优质大米的50%(应该不低于任何优质大米),又担心進口大豆冒充,種植上农户耕地轮作意识不强,对大豆是小麦、玉米轮作的优秀伙伴认识不高,这些都影响着农户种植國种大豆的意願。奇怪的是,日、韩.美進口國种大豆的价格是转基因大豆的2倍,國内市场价格却不足2元/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