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光策划刺杀王僚,有没有自己的道理?

铁锤历史


有关这段历史,存在诸多令人意外之处。

最大的意外,就是《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记载也许并不符合史实:王僚不是吴王夷未(《史记》为馀眛)之子,而是公子光的庶伯父、吴王寿梦的庶子(《公羊传);公子光不是吴王诸樊之子,恰恰正是吴王夷未之子。

<strong>

因此,《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公子光的想法,说“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这一逻辑,于史实上并不成立。因为公子光的父亲并非吴王诸樊,而是吴王夷未。

有关季札四兄弟之事,按《史记》说是吴王寿梦见小儿子季札贤而有才,想将王位传给季札,可季札却死命不从。寿梦无法,只得立了长子诸樊。其后诸樊与两位弟弟馀祭、馀眛商议,采取“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最终将王位传到季札手中。这一记载,从《左传》及《公羊传》的记载来看,大致确有其事。可是,诸樊、馀祭、馀眛、季札兄弟不只四人。以《左传》及《公羊传》记载,王僚及蹶由也是他们的兄弟。王僚是馀眛的庶兄,蹶由是馀眛之弟。可蹶由究竟是嫡子还是庶子,并不明确。因此,如果说是吴人见季札贤而要以“兄终弟及”的方式传位于他,至少除了诸樊、馀祭、馀眛、季札四人外,王僚、蹶由也是有资格继承王位之人。

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公子光刺杀王僚篡夺王位,根本就是非法,纯粹是因为他野心膨胀。

可是,在政治圈里,“野心勃勃”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像季札这样的“贤人”,也许并不适合作王。季札知书达礼、熟读诗书、知识渊博、诚信廉洁,确实是位君子,但君子品性过于高洁,原本就不适合在尔虞我诈、诡海云谲的政治圈内立足。


公元前542年,吴人屈狐庸访问晋国,与晋国正卿赵武见面。在交代完国事后,赵武也对吴国继承人之事感到好奇,就问屈狐庸:“季札真的能被立为国君吗?巢邑之战让诸樊丧命,阍人又杀了馀祭,连老天都像是在帮季札,是不是这样?”

《左传》记载的吴国历史,与《史记》所记有很多冲突之处。公元前548年,诸樊在巢邑之战中战死;其后馀祭继位,又在544年被越国俘虏杀死。因此,如果季札兄弟们真达成了“兄终弟及”的协议,那么诸樊和馀祭之死就像是老天爷在帮季札的忙,将他继位路上的障碍一一去除。看来,季札真是天命所归之人啊!


屈狐庸在历史上出场次数并不多,但他父亲却极为有名。他的父亲巫臣,就是前楚国申公,为楚庄王时期的名臣。在楚庄王时期,巫臣虽然多次为楚庄王出谋划策,但表现并不特别突出。可在楚庄王去世后,他却干出了一件震惊世人的丑事:他与郑穆公之女夏姬私通,并通过种种手段,与夏姬一同私奔到晋国。这引发了楚国公族两大权势人物令尹子重与司马子反的忌恨,将巫臣之族给灭了,并私分了巫臣之族的家产。巫臣闻之气愤不已,写信给子反和子重二人,发誓将令他们疲于奔命而死。于是,深知楚国虚实的巫臣主动向晋景公建议,扶持吴国来对抗楚国。为此,不但巫臣本人多次亲自出访吴国,还把儿子屈狐庸留在吴国,作为吴、晋两国的联络人。从历史的发展看,巫臣此举是为楚国培养出了一个劲敌,后来还差点将楚国给灭了!


巫臣作为楚臣,与夏姬私奔之事可谓是匪夷所思。但从他坚定地扶持吴国来对抗楚国来看,巫臣的能力也远非常人所能及。作为巫臣之子,屈狐庸能被父亲如此信任而留在吴国,他的能力必然也非同寻常。

听到赵武问话,屈狐庸给出了一个较为权威的答案:“季札不会立为国君。诸樊与馀祭二人的遭遇,是他们的命而已,并非老天要帮季札。如果要说天命所归,恐怕还是在现在的国君夷未。

夷未道德醇厚,举止合于法度;德行醇厚就不会失去民众,举止合于法度则不会误事。民众亲近、行事有序,这才是天命所归之人。将来享有吴国之人,必然是夷未的子孙后代!”

屈狐庸在吴王寿梦时代就已呆在吴国,至今长达四十多年,对吴国事务极为熟悉。他眼中的吴王夷未,也就是吴国人眼中的夷未。夷未执政,严格自律,又能怀柔百姓,自然而然得到了众多吴国民众的衷心拥戴。因此,公子光作为夷未之子,在吴国也拥有一定的威信。可季札为何无法当上国君?

接下来屈狐庸继续评价季札:“季札是品性高洁之士,就是将吴国交给他,他也不会要。”贤人,并不一定就适合作国君;特别是有道德洁癖之人,就更不适合过多地参与政治。季札本人的志向不在于国君而在于道德,再怎么强迫他去当国君,他也不会接受。因此,屈狐庸断定,季札绝不会当吴国国君。


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未去世,其后王僚继位。公子光虽然有野心,但如果他本人没有实力,仍然不会被国人拥戴。

可公子光不但是有野心,他的能力也极为出众。

公元前525年,楚、吴在长岸展开水战,结果吴军失败,连吴王夷未曾经乘舟余皇都丢失了。在明知楚人设有埋伏的前提下,公子光率领吴人夜袭楚营,硬生生地将余皇给夺了回来!

公元前519年,楚、吴又一次在州来展开决战,楚国率领诸多诸侯国与吴国对抗。公子光看出楚国联军战斗力不一,人心不齐,便向王僚提出先派罪犯引诱胡、沈、陈三国,再趁胜威逼蔡、顿、许三国。结果吴国按照公子光的策略大获全胜,楚国军队甚至还没来得及布阵,就已经溃败了!

由此可见,公子光的能力也极为出众。因为父亲的光环,公子光在吴国就有威信,他本人又具备相当的能力,再加上他渴望权力的野心,最终促使他刺杀王僚,成功地篡位!

以结果来看,公子光篡位后确实让吴国走向了辉煌。因此,对吴国来说,公子光的篡位确实是有其道理。只可惜,他儿子夫差不争气,最终葬送了吴国的事业。


欲云谈史论今


在历史上,这是一件十分有名的事件,说起来也不复杂。

若谈公子光“使专诸”刺杀王僚,必须先从贤者季札说起。“季札让国”表现出的虽然是贤者之举,但是无意中却为吴国埋下了危机。

当哥哥们先后去世,季札拒不接任吴王,在这种情况下,季札的侄子们均认为自己有王位继承权,何止一个公子光。

吴国王室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局面,请继续往下看,产生原因。

一、为季札而设“兄终弟及”制

吴国传十九世而至吴王寿梦时,吴国已经比较有影响力。寿梦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诸樊、余祭、夷昧、季札,这四个儿子当中以小儿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欲立之”。

季札的兄弟们也都特别疼爱他,均认为季札的德行才干,足以继承王位,也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哥哥。哥哥诸樊觉得自己的德能,远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国的重任托付给他,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

吴王寿梦二十五年,寿梦去世,无奈之下“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当寿梦的丧事已过,诸樊执意按照父亲的愿望,“让位季札”。季札对诸樊再次礼让表示了强烈反对,且引用“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的故事婉然谢绝,但当“吴人固立季札”,于是季札“弃其室而耕”

季札一再拒绝即位。无奈之下,诸樊作为长子,勉强继承了王位。吴王诸樊十三年,诸樊临终之时,“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即为了达成寿梦的愿望,将王位传给了二弟馀祭,然后馀祭再传给三弟馀昧,如此传承下去,肯定会传到季札。这种王位传承方式历史上称之为“兄终弟及”。

之后的吴国国君确实按照“兄终弟及”的方式传续着,一直到老三馀昧。等到老三馀昧晚年,准备与老四季札交待后事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了。这哥们儿主意真正,说不想当就不想当,没等三哥找他,人家就溜之大吉了。

这下可急坏了吴王馀昧,不停地流泪,这可咋办,真要了命了,心想:老四,你太不仗义了,临了,你也不让哥哥做的完美一点。完不成任务,有何颜面去见父亲,和两位哥哥。

令人遗憾的是吴王馀昧最终也没有完成“及弟”的任务,确有死不瞑目的味道。

二、未及季札,却引来“专诸刺王僚”

1、俗话说,国中不能一日无主。在吴国上下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只好将王位传给吴王馀昧的儿子僚,史称王僚。这一看似合理的决定给吴国埋下了祸根。你可知道,不光吴王馀昧有儿子,人家诸樊、馀祭都有儿子,况且曾经也均做过吴王的儿子。当初吴国的王位可以在诸樊他们哥四个中轮流传,此时季札躲出去了,不参加这个游戏了,那么当初定下的游戏规则就不管用了。

季札放弃王位继承权之后,那么,接下来的吴国该由谁来继承王位,一时间众说纷纭。但是此时吴王馀昧的儿子,没经过商量就即位了,众公子个个表示不满。其中最不满的就是老大诸樊的儿子此时还叫公子光的阖闾。阖闾认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阖闾的看法不无道理,他们家是大房,他最有继承权。

既然不能令他们拱手相让,只好采取下策自己夺王位。于是,公子光“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2、吴王僚五年,一个关键人物登场了,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伍子胥,此时他还是“楚之亡臣”。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有野心,想杀吴王僚而自立为王,又不能说穿此事,“乃求勇士专诸”,并将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如获至宝,“乃客伍子胥”。自此之后,伍子胥就成了公子光的心腹。

吴王僚十二年,楚平王去世,吴国兴兵伐楚,却被楚国发兵切断了吴军的后路,“吴兵不得还”。正当吴国外困于楚之时,公子光意图趁机杀王僚,而自立。

3、公子光借口商讨对楚国的战事,请吴王僚到家里喝酒。事先,公子光将刺杀王僚的任务交待给刺客专诸,并在密室埋伏大量甲士。再说吴王僚,突然接到公子光的邀请,虽然感觉不踏实,但无论如何也要赴宴。于是,吴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均安排了自己的亲信。

公子光佯装脚有毛病,进入密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以此将武器带进宴会。待到接近吴王僚的时候,专诸掰开鱼,趁机刺杀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毙命,专诸也被卫士乱刀砍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的故事。

公子光趁机夺取了王位,历史上将他称之为吴王阖闾。


历史倪说


这是春秋时期一桩赫赫有名的公案,其有名却并不在公子光和王僚这对堂兄弟,而在于帮助公子光成事的伍子胥和刺杀王僚的专诸。没有伍子胥和专诸,这桩公案就是一出简单的王室内斗,公子光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事迹,而王僚恐怕就更是只有爱吃鱼并因此成全专诸美名被人铭记。

恰好近来迷上了京剧唐派的未央宫片段,韩信在进未央宫之前与萧何论起这段光怪陆离的历史。“伍员品萧乞吴市,偶遇姬光换朝衣,头一荐他与那专诸拜兄弟,刺杀王僚谋社稷。”自古以来,公子光与王僚的这段公案已成为伍子胥投吴报仇这段悲情大戏的一个桥段。

客观看待这段历史,这段公案果然离不开伍子胥的推动,但也与彼时吴国王室的制度和纠纷息息相关。

祸起萧墙

吴王寿梦遗命,其四个儿子要兄终弟及,前三个儿子诸樊、馀祭、馀昧相继即位为吴王,四子季札德能最高却无心王位。吴王馀眜死后本应该传位于其弟季札,不料季札不受,因此传位于馀眜之子僚。《史记·三十卷·吴太伯世家》中记载,“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馀眜后立。今卒,其子当代”。

公子光身为诸樊之子,心有不甘,常常认为自己的父亲兄弟四人,按照兄终弟及应当传位给叔父季子。季子既然不接受,根据自己父亲最先继位来排序,理应传位于自己。于是暗中招纳贤能之士,准备袭击吴王僚,夺回王位,萧墙之祸就此萌发。

这段矛盾诱发的根源就在于吴王寿梦遗命中的兄终弟及制度存在操作性歧义,再加上人心私欲难以满足,导致吴王僚的王位遭受觊觎和质疑。兄终弟及,寿梦的四个儿子倒是没有了矛盾,皇帝轮流坐(季札是自己不想当),然而寿梦对其孙辈的皇位传承并未做任何交代。这就产生了歧义,究竟是传兄之子、传弟之子还是传嫡子,没有准确说法,而既然季札不愿意袭承,终结在馀眜任上,吴国选择了把皇权交给馀眜之子。

所以说僚无非是占了馀眜是兄终弟及制度终点的便宜,毕竟诸樊早已去世,彼时兄终弟及无法继续的情况下,吴国上下肯定优先考虑现任吴王的儿子。客观地讲,兄终弟及制度的正常逻辑应该是在前一辈兄终弟及完结之后以传嫡长子来开启新的一轮兄终弟及,这样才能合理地避免纠纷。所以说公子光对于王位的诉求,本身是有一定道理的。

子胥无忌

伍子胥志勇双全,但却一生悲情。这是个承接了吴越楚数十年家国情仇的核心人物,从史记中单有伍子胥列传就可见一斑。

因奸臣费无忌陷害,他的一家老小全部被楚平王屠戮,一夜白了头,为报此血海深仇投奔吴国。起初,他被引荐给王僚,伍子胥一开始就极力劝谏王僚趁机攻打楚国。此时公子光却反对他,对吴王僚说伍子胥是因为为父兄报仇才极力鼓动伐楚。这让伍子胥看出了他心有异志,结交并向公子光引荐了专诸,这才有了专诸刺王僚的经典。

伍子胥为了大仇得报,已是行无禁忌,不惜结交专诸行刺杀王僚之举,后来又用要离解决了公子庆忌的威胁,最终在吴国为相,成功伐楚鞭尸。

所以,伍子胥实则是专诸刺王僚的最大推手。


霄林天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吴王死后,诸樊、余祭、余昧三兄弟相继即位。而季札最贤德,屡次推辞王位。吴王僚是余昧的儿子,余昧死后,王僚即位。但是吴王诸樊的儿子光认为应该把王位传给季札,即使季札不接受,也应该把王位传给作为大哥儿子的自己,因循旧制,便因此心有不满。

这是公子光的主要动机,简单而言,便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大开杀戒。人人都有趋利之心,都希望自己能有权有势,而作为吴王后裔的公子光是个追求权势,自然想要夺取王位。

归根结底,祸患的根源在于传位不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或者说确切些是因为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的传位制度保证实施。致使人人都以为自己有机会成为王,一旦自己没有成为王,某些人便认为王位的传递按照“原则”(也可叫做潜规则)应该传给自己。


观史台


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向去分析是否有道理。

从“宗法制”层面:宗法制是封建社会的核心,是约定俗成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一直是王位继承的唯一标准。吴王诸樊知道自己的四弟季子礼有贤德,想把王位传给季子礼,但碍于宗法制的约束,于是想了这个办法,把王位传给二弟,二弟死了以后传给三弟,三弟死了自然就传给四弟,但是诸樊这起先违反了宗法制,最后,四弟不肯当吴王,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受到宗法制思想的约束,这时候,吴王诸樊的计划就被破坏了,按道理也应该回到最初的起点—嫡长子继承,但是人们却拥立诸樊的第三个弟弟的儿子僚为吴王,所以公子光心里有气,几百年的传位制度,被任意破坏,最终本该自己的王位却没有了。所以,从宗法制这个角度去理解,公子光是有道理的,是为了正礼法,让偏离的宗法制在吴国重新确立。

从个人方面:是没有道理的,尽管崩坏的宗法制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但是传统思想教育人们,家族应该和睦,兄弟之间应该和气生财,公子光因为王位对自己的宗族兄弟起了杀心,甚至杀了僚,这个在现在看来,是没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