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永远不要去劝别人原谅父母。”对此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永远不要劝别人原谅父母。是的,如果你没有经历过我经历的,不要试图劝服我。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是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长大,从生下来就抱给亲戚后面被送回的家。父母偏爱姐姐和弟弟,看我就不顺眼。在家扫煤炭一身弄的脏兮兮的,卖了的钱,我要50块钱买衣服都不给我,还把我打一顿。导致我不到十八岁就跑出去打工。没干活的姐姐就可以买。姐姐从没出去打过工,就连结婚后带孩子都在娘家啃老过了几年,弟弟被送私立学校读书,从读书到工作再到结婚买房,父母都给安排好了。我恨她们一碗水端不平,小时候我犯了错,妈妈打我,打累了再让爸爸打我。弟弟和姐姐一起打我,他们也不管,就说谁打过谁赢。长大后嫁了人,给我联系最多的一回也是因为要认回我从小被抱出去的妹妹,妹妹认了后,也没联系了。直到有次我有困难,万不得已借了娘家一万块钱,后面打电话给我,让我快去上班,说我弟有二十多万的房贷要还,让我赶快还他。姐姐从娘家借了四五万,他们不吱声,还瞒着我,后头还说把钱还了。父母到现在也不承认他们偏心;对我不好。他们眼中,我是名副其实的白眼狼。原生家庭的这种伤害,让我极度缺乏安全感,变的小气、爱发脾气,导致离婚再婚,原生家庭的阴影,真的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性格和命运。余生,一个人走也不怕,好好把孩子抚养长大。人不死,终会出头。


阳阳是宝贝


这话说的很正确,因为别人永远不知道父母给了他多大的伤害。我有一个朋友13岁时父母离婚,一向对他疼爱有加的妈妈当时冷冷的说了一句我不要孩子我还得再去嫁人。朋友当时心一下就凉了悲伤起来,一向想妈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亲爱温暖的妈妈竟然这样轻易的就抛弃了他。他不信他妈说的是真话,悲伤的眼泪一下就掉了下来。他哀求着用带着泪花的眼睛看着妈妈,他好期盼妈妈能安慰他一句,告诉他刚才妈妈说的话是气话不是真的。可他妈妈却没有一丝悔意甚至都不肯多看他一眼,这让朋友伤心欲绝看清了妈妈的本来面目。那一刻妈妈虽然近在咫尺但已经是远在天涯,朋友感觉妈妈的心变了,变的好像换了一个另外的人。从那时起朋友就真的失去了以前那个亲爱温暖的妈妈,因为他妈妈离婚走后就没有回来看过他。朋友特别伤心难过他一点也不理解妈妈为什么变的这么快?他在家孤苦伶仃的想妈妈,想着以前妈妈在家时的温馨场景。他不舍妈妈的离去完全沉溺在悲伤之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始终牵挂在朋友心里。后来朋友实在太想妈妈了就哀求爸爸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回家看看自己。可是爸爸打过电话后妈妈却不肯回来说是很忙,这事实就像一盆凉水猛然浇在朋友火热的心上,把他的心都浇凉了。从那以后一向想妈的朋友太也没想过妈妈,他不是不想是事实容不得他去想,因为妈妈的心真的变了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后来朋友长大工作后见过两次他妈妈,不过见了也不亲和她已经有个隔阂。他憎恨妈妈对他的无情抛弃,妈妈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巨大打击。


诺亚方舟的木板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感同身受这么一说,你没有经历过他人所面临的问题,也就不要对他人怎么对父母加以指责或指手画脚、妄加评论!说说我自己的事儿吧,我从小到大就是在天天吵吵闹闹的环境中长大,父母原本感情不好,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而且他们脾气都是很暴躁的那种,专横,专制,我必须事事顺从,要不然,只要他们稍有不顺就对我棍棒相加,我的童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所以造就了我畸形变态扭曲的心理。

读初中那会儿,我算是长得比较出众点的,班上总会有一些女孩儿对我献殷勤啥的,时间久了难免会有一些风言风语传到父母耳朵里,他们问也不问,就跟我说,我出钱是让你读书学知识的,而不是让你在学校里搞三搞四的,你要么就别读书了,我当时怄气就说不读就不读了,学习还算不错的我从此就辍学了。

后来步入社会,外出打工,结识了一个女孩儿,完全是我的理想型,处了一年,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还是分手了,那段时间干啥都是提不起精神,无精打采,父母知道了不仅不安慰,还时不时骂我,我觉得活着真他妈没意思,就喝了农药自杀,后来被我奶奶发现了,立即找人带我去医院抢救,才得以活到现在。

有时候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们亲生的,因为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关心,常年在外,如果不是我给他们打电话,他们一年几乎也不会给我打一个电话,而且通讯这么方便的情况下,都有微信啥的,他们的生日我每一年都记得清清楚楚,给他们买礼物,而我的生日从来没有人记得,我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一给他们买东西买保健品都是大包小包的。最让人生气的是,每次回去,老爷子就要骂我没能耐,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让我死外面再也不要回来了,我,我,我一个没有技术没有文凭的人,在深圳这个一线城市能生存下来都不错了,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一个大老爷们一个人在房间里发呆,都抑郁了,头发大把大把的掉,他们看到像没看到一样,谁又在乎过我?谁又管过我死活?别说什么父母,我再也不想看到他们,你们可以说我大逆不道,没有良心没有孝心,我的心已经彻底冰到了极点,就在昨天,我删了他们的微信和联系方式,今生今世真的再也不想看到他们。


xc1014


我认为说得对!

每个人的出身家庭背景不一样,有的出生在富裕家庭、有的在穷人家庭;有的父母很开明、有的父母很封建、有的父母很随和、有的父母很严肃……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父母就重男轻女,有好吃的都是给弟弟,我一伸筷子我妈就立马说我,小时候总是吃不饱;我记得小时候到了夏天我妈就会带弟弟去公园里的游泳池游泳,九几年的时候门票要2元,我妈舍不得给我买票,就让我站在泳池外面看着弟弟在里面开心地游;小时候穿的衣服、鞋子全部都是大人不要的,穿起来还要折好大一截,经常被同学取笑,反而弟弟的新衣服和玩具经常买,弟弟的玩具一大堆,我一件玩具都没有,弟弟也不给我玩,他玩完了还要我帮他收拾,弟弟总是欺负我,我要是反抗了我妈就只会骂我,从不说弟弟一句不是。我长大出来工作之后都还被我弟弟打过,就因为下班吃了晚饭后想出去跟朋友逛一下街,我妈不同意我出去,我弟突然地就搬起一张很重的凳子往我身上砸,砸到地上拼命用脚踢我,我力气小无法反抗,只能哭,我妈就站在一边看不说话也不制止他。所以从小我很恨他们,我怀疑过无数次自己到底是不是他们亲生的。现在我已经成家了,我对他们不存在什么原谅不原谅的,毕竟他们是父母,该尽的义务我还是会尽,但内心又做不到对他们很好。

你不是经历的那个人,你无法体会到当事人的身心感受。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情你就当个听众好了,不要给任何意见。




明明白白你我他她


我也支持这个观点,永远不要去劝别人原谅父母。毕竟是不了解人家到底都经历了什么,不了解人家的心理创伤。就没有任何理由现在道德层面上去劝。

比如我吧。从小家庭教育就是缺失的,家长对我的陪伴也是没有的。因为我父亲不能生育,抱养了我哥哥回来,而我爸的心理其实也蛮畸形的,他觉得这个孩子是我姥姥给抱回来的,他从来不打不骂,满足了一切的需求,是对得起我姥姥姥爷了。然而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这三十几年的空白。

我妈呢,又是一个比较软弱的可怜人,对这个家她无能为力,我哥不挨打,但不代表他就不犯错,我哥犯错了,我是被打的那个孩子,我妈都不护着,就眼巴巴的看着我爸把我打的皮开肉绽。

从小到大,我妈因为宫寒,难以怀孕的事被我爸的兄弟姐妹以及爷爷奶奶嘲笑,我妈也算是忍辱了,她不孕可怜,把我给害了。三十来年,我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母爱,什么是父爱,每天看着父母吵架,打架,摔锅砸碗的,可以说我整个童年甚至是我这三十来年,过得就是个躯壳,没有真正了解一个家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从小我特别憧憬着自己未来的生活里能有个家。结果没成想,自己的跌跌撞撞中在第一段婚姻里竟然是嫁给了一个渣男,原以为自己可以在他的臂膀下能免受任何伤害,免受任何的风霜雨打,结果发现自己的这些风雨都是他带来的,本以为结婚了他会明白有责任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贪玩了,结果我错了,结了婚还是很贪玩,后来有孩子了,我以为能收心了,结果人家去外面找女人了,最终婚姻以失败告终。我带着孩子离婚了。所以我回头看看自己这些经历,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在这个家缺失的东西太多了。童年没有,家没有得人,就很受伤,有句话说得更好,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因此,我就特别支持这个观念,外人看来应该是孝顺父母才对,但是你根本不知道人家都经历了什么,就去劝人家大度一点,原谅父母,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绑架。

事情可以过去,但不会被遗忘,因为伤害太深了。而对于原谅不原谅就更不存在了。对我来说这老两口就这样吧,性格造就了他们这样,更改不了什么了,就这样平淡的养老送终吧。


从此苹果


我觉得,不仅仅是不要劝别人原谅父母,应该是,不要轻易的劝别人去原谅另外一个人。

她所经历过的,很有可能比你想象中的还要糟糕十倍百倍。

有时候,跟别人聊天谈话,对方会回一句“至于吗?”

那是因为那个人,根本就不知道你的内心感受。

可能你被人捅了一“刀”,心上还哇哇流血,结果就有人跟你说:“哎呀,原谅他吧,他也不是故意的,你也没有怎么样,多个朋友多条路啊。”

再说父母,有的父母确实是非常过分。

举个例子,从小到大重男轻女,女儿初二就辍学出去亲戚店里帮忙打工了,赚来的钱,大半给了父母。

后来二十几岁,找了一个男朋友,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父母却死咬着二十万的彩礼,不答应她的婚事。

最终婚事黄了,家里给女孩儿介绍了一个同村的,年纪大的男人结婚,二十万彩礼是有了,不过那个男人好吃懒做。

女人没办法,就拿着点钱,出去做生意,好不容易赚了点钱,回老家,过日子,孩子也怀上了,准备过安稳生活。

父母就提出要给她弟弟买房,娶老婆,逼着她出钱,闹心的着急上火,孩子不小心流了。

给了钱,还嫌少,天天去她丈夫家闹,闹的她在丈夫家都待不下去了。

后来,还是给她弟弟凑钱,在镇子里买了房,可是她弟媳却不愿意赡养二老。

这俩老人又要去找他们的女儿,但是,女儿的心也是肉做的,怎么可能不恨,不寒心?

可村里人怎么说?

“哎呀,他们家女儿真是不孝顺啊,自己父母都不管,白眼狼啊!”

但是,换做是你,你原谅吗?换做是你,将心比心,你真的觉得无所谓吗?


情感人生录


我认为是正确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隐私。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任何人都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十八岁,父母离婚。所以我和我母亲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好。身边的人都在劝我说,那毕竟是你妈,毕竟她养了你那么多年。有再大的错那也是你妈。你现在不联系她,以后等你当妈了就知道你妈有多不容易了。类似的话很多很多。说实话,我很不喜欢听。每次有人这么和我说我心里就很不舒服。他们根本就不懂我们之间的问题,根本不了解我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凭什么因为你们几句话我就要照做。

也有一些人了解一些情况,那也只是片面。婆说婆有理,妈说妈有理。也有很多人都在责怪我不理解我妈,甚至微信拉黑我。我真的很想笑,不是我不孝顺,更不是我不想联系。我只想说,做不到感同身受就不要随便下定论。

所以,我想对和我有类似经历的人说,做好自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哎呦呦花絮


我觉得没毛病,每个人的家庭成长背景都不一样,别人家的事情我们外人不了解,只从片面的信息就断定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太以偏概全了。

有句话说的好,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再了解这个人,你也不可能把你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他心里真正在想什么,你根本不知道。

他们家的事情就由他自己去解决就好了,你作为朋友关心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有个度,千万不要越线了。

不要一边说着都是为了你好,一边再去戳别人的伤口。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枫听语深


我觉得是正确的,也是理性的。因为你不是当事人,不能感知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冷暖的事情,只是看到一件事情的表面是没有资格去劝说别人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strong>

有些人生来就是没有当父母的资格。就像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大强一队夫妻,这么多年只是生了孩子,对苏明玉从来就没有尽到义务,更没有资格称得上父母。让自己的女儿从小受尽委屈,只顾自己的生活,这样的人是不配当父母的,更没有资格劝人原谅。

不仅是电视剧中,生活中很多父母也只是当孩子是他们玩乐的产物,并没有想到要好好教育其成人成才,这样的父母,虽受之以身,但是对于你真的是父母吗?

所以人做事有自己的原则和苦衷的,我们不能以道德的架子去要求人家要原谅谁,因为你谁也不是。


头上长颗痘


什么情况下你会和父母决裂?

什么情况下父子母子关系需要靠外人调节?

中国前一两代人中确实有的素质不够高,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放下的父母哪一个不是对子女百般呵护,衣食住行,玩具,零花钱那都是予取予求的。再加上父母素养较上代人好的多,对子女的培养更加的理性,这样的亲子关系自然是十分融洽的。

可以前呢,怕不是这样吧?

衣食住行也就刚刚够用的样子,玩具更是少有,零花钱掰着指头花。父母的素养还不够,对孩子动轴打骂,这样的亲子关系能如何呢?

父子母子生出怨恨,有多么严重作为一个外人是很难了解清楚的。

一句那总归是你的父母就全部打发了,就万事大吉,天下太平了。

这是不合理的。

没有深入的了解就去劝别人,是不负责任的,不道德的!

为了你能和朋友维持好关系,为了你不伤害你的朋友,就不要用你以为圆满的角度去劝你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