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1.8亿票房的背后:生而不养,孩童难当

在5月的电影排行榜上,《何以为家》像是一匹黑马,生生从《复联4》的口中“夺走”1.8亿票房。

《何以为家》讲述了一个12岁男孩赞恩,起诉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的故事。

相比于叫《何以为家》,我更喜欢它的另一个译名,叫做《迦百农》。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意为“物品杂乱无章地堆积”之地。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有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情在这地方发生。

这个地方如它的名字一般,已然成了一片混乱之地。

《何以为家》1.8亿票房的背后:生而不养,孩童难当

生而不养

小男孩儿赞恩,12岁就四处工作、照顾小孩、处理家事。在这个边缘世界,他生来几乎就感受到命运的压力。被社会折磨的伤痕累累的同时,眼中所见尽是看不到的未来。

在法庭上,赞恩不止控诉自己的父母,还批判了所有不对自己孩子负责的成年人: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殴打、链子、管子、皮带。

我听过最温柔的一句话是,‘滚,狗娘养的东西’,‘滚,你这垃圾’。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

生活是个婊子,我以为我们能活得体面,能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宁愿我们做洗碗工。”

《何以为家》1.8亿票房的背后:生而不养,孩童难当

在大多数父母的眼里,孩子的命都是自己给的,那么让他为自己分担些生活上的压力有什么不对呢?

于是,在主角赞恩家庭中的五个孩子,12岁的大儿子用来打工帮补家用,11岁的二女儿用来嫁给别人换来几个月的口粮,剩下的三个因为太小暂且的养着,留待日后他用。

二女儿嫁给坏人无助惹人怜悯的眼神,没能换来父母的的一丝同情。在他们眼中,儿女只是一时兴奋所带来的产物,而非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

赞恩的父母却对此表示异议:

“我也是这么生下来,我也是这么长大的。”

既然你知道这样的生活很痛苦,所以想让自己的孩子一样或者更加痛苦吗?

《何以为家》1.8亿票房的背后:生而不养,孩童难当

《何以为家》中赞恩父亲为自己狡辩:

“从小到大别人跟我说,没有孩子,你就不是男人,孩子是你的脊梁骨。我哪会知道有一天我会被自己的脊梁骨戳穿心扉。”

碰巧引用前一段时间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的一段话:

“是我让你生我了吗?你把我生下来你就要负责,不是光图快活!”

《何以为家》1.8亿票房的背后:生而不养,孩童难当

父母生孩子,为了传宗接代,为了防老,为了不让自己孤独,没有一件事不是为了自己

不是孩子需要你才来到世界上,是你需要孩子没经过他的允许硬生生将他带来的。

姚晨在电影《找到你》中有一句台词说的好:

“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

《何以为家》1.8亿票房的背后:生而不养,孩童难当

孩童难当

《迦百农》所反映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所处在残酷环境下的孩童,比成年人更难活。

如果赞恩没有妹妹,或许他会和父亲一样,浑浑噩噩长大,然后变成个人渣。

但是他有个妹妹,而且还非常疼爱她。

《何以为家》1.8亿票房的背后:生而不养,孩童难当

他见妹妹来月经,于是为她洗裤子、偷卫生巾,并千方百计教导妹妹隐瞒这件事。因为他怕父母知道后,会将妹妹嫁掉。

妹妹被带走嫁给坏男人,赞恩用自己弱小的力量反抗,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被“卖掉”,一怒之下离家出走。

《何以为家》1.8亿票房的背后:生而不养,孩童难当

妹妹被性侵怀孕去世,赞恩终于忍无可忍,直接拿了把菜刀冲向坏男人。

赞恩愤怒的不止坏男人,而是这个畸形的世界。

他知道母亲再次怀孕,预感又一个悲剧降生,于是把父母告上了法庭。

“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何以为家》1.8亿票房的背后:生而不养,孩童难当

饰演赞恩的小男孩儿,是叙利亚难民;扮演他妹妹萨哈的小女孩,是一名在街头卖口香糖的小姑娘;饰演尤纳斯的幼童,是肯尼亚黑户,在电影拍摄完成之后,她与母亲就被驱逐出境。

有媒体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非职业演员们的杰出表演支撑起了整部电影。”

而主演赞恩在戛纳电影节语出惊人:“演戏很简单。”

对他们这些孩子来说,这根本不是表演,仅仅把真实的还原就可以了。

《何以为家》1.8亿票房的背后:生而不养,孩童难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