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角度解析该如何真正”断舍离“?

hwy123456


我不懂心理学,所以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说说。

断离舍的本质是什么?

当然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毕竟人生有涯,世事无涯。

重要的并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要成为谁。来重新组织你应该,做什么人,交往什么人,远离什么人;来定位你要去哪儿?什么人适合你?什么方式符合你?什么趋势值得利用。

对于断离舍,我们又如何做到断离舍呢?

生命是需要你去感受的,而不是思考。 一个人是没有能力放下自己从未得到过的东西的。比如,虚荣,骄傲,财富,马屁,爱……欲海无边 回头是岸 只是不到欲海 怎么回头?有所经历,才有所成长,不入轮回便是,不到绝情谷不是痴情人。断离舍,不是舍弃一切,而是包容万有。

对于一个饥饿的人,任何食物都是美食,自然是做不到断离舍的。对于一个天天山珍海味的人来说,也许饥饿可以重新焕发这种感受。

得到富贵再放下,是完美,从未摸过咪咪就妄谈色戒,那就是无聊了。所谓的体验,是百态,单纯的贫穷和富贵都是苍白的。只是,富贵之后,精神才能脱俗的找到意义。 不经历万水千山,何为万法归一?哀莫大于心死,何来人间看这花花世界?何不枯坐终南山撸老一生?

找到你一见就疯狂的东西,而不是强迫自己去为什么疯狂。这种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当你经历了无数蛋疼、纠结、痛苦、证明、思考、推断、探讨、验证;最终回到了起点,只是,当你再回去的时候,任何诱发点,都让你很蛋定——因为,你曾经经历过一切,圆形回路。有所求,知不足,故行走四方,无所欲,却贪静,故隐在无名。

千万不要因为断离舍而断离舍,而是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当你明白你此生只能娶这个女孩为妻的时候,本质上你就对其他女孩选择了断离舍。

所以断离舍本质上某种选择,某种资源倾斜,某种意识聚焦,力量聚焦,资源聚焦……只是很多人从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比如很多人张口要多少金钱,要多少地位;但事实上仔细一分析,其实或许他要的是尊严?咪咪?爱情?虚荣?所以,很多人的内心深处渴望的是尊严;他却在追逐金钱,最后,他成了一个守财奴;你的显意识可能被引导,然后纷乱;但是你的潜意识是从不例外的实现你赋予它的要求,并且变现;除非你追逐的是赤裸裸的金钱,那么可以得到金钱;但是很多人其实追求的是一种金钱所带来的感觉;最后,你奋斗,可以得到那种感觉;但是显意识会蛋疼,因为他已经狂乱了。

比如爱情,你对对方说,我爱你,不知道为什么;其实,你所爱的,你始终知道;可能是性福、可能是气质、可能是她的饭菜;可囡囡往往以为爱就是被爱;男男往往以为爱就是XXOO;所以,几家欢喜几家愁。无理由的爱能发生,需要两个无理由的人,并且超越了普世价值的束缚;当这种爱一旦发生,任何......

力量这个词语就个体而言,可以简单的描述为一句话:控制自己意识聚焦方向的能力。一个失败的人一定是一个散乱的人,心所向出,海角天涯;梦所向处,高山大川;所以碌碌一生,无所得。因为他们失去了把自己的欲望、精力和时间去投入到一个期望区域的能力;犹如没有皮带的传动轮,最后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无论做任何事业,无非就是寻找到一个可行的步骤把那个步骤的每一个细节做到位,即可。有这么一个原则之后,天下无不可成之事。但是,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力量。一个有足够力量去重组自己意识聚焦点的人,可以天下无双;一个有足够力量去重组团队意识聚焦点的人,可王者无敌。

人性有弱點和優化:凡是利我的屬於弱點,凡是利他的屬於優點。緣起與自我,分為兩個相,利我的叫我相,利他的叫他相。凡是我相的行為模式都是低效的。凡是他相的行為模式都是高效的。这就是聚焦的原点。

所謂的正能量就是無我相有他相。所謂的正確的人生方向就是以成就別人為導向。凡是與以上兩條相違背的都是不對的。一般情況下:以我相關有智力沒智慧,以我無關才能呈現智慧。这就是聚焦的道德势能。

真正能够做大事情的人是能够超越一个所谓的“我有什么,我就干什么的”这样的一种狭隘的小农思想。而是“用天底下的人,天底下的钱,为天底下人做事”,当然自己参与其中,这么样的一种心态。这个心态的背后是什么?其实就是“无我诸,无我执”的心态。以其无私而成其私。核心秘法就是怎么样突破你已有的这个东西,从你没有的东西里面创造出你有的东西。

这也是某种断离舍。

从一个更宏观、更大智慧的角度讲,怎么样让所有人都为了私去努力,而成就了你的更大的公,而你这个更大的公里面,有更大的私呢?

兼济天下,天下不倒你便不会倒,这就是和天下的捆绑,上下左右,同生共济。你得学会分利,学会断离舍,让别人得利,让别人离不开你。

这又是断离舍的另一种诠释。

有一天有个朋友跟我说一句话,他很有趣,他说他想跟高人合作,然后,他又说他可以吃亏,他多花点钱少占点比例。我说为什么这样?他说他接触过很多的高人、大人物,发现了一个事情,就是你不要跟别人斤斤计较得失,你只要做成,他说,再穷的非洲国王那也不愁吃穿。因为你成功了,你就能够得到这个,而成的前提是你能够开放,你能够打开你的世界,这一点是我们今天很多年轻人要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一个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道路之所以漫长,一是缺乏智慧去领悟,二是缺乏阅历去读懂,三是充满心障去突破。 聚焦你发展的市场机会,借力你缺少的个人能力,变通靠近最优路径。打造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驱动你明了整个竞争链; 根据你的理想,来重新组织你应该做什么人,交往什么人,远离什么人。根据你自身,来定位你要去哪儿?什么人适合你?什么方式符合你?什么趋势值得利用。 重要的并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要成为谁。。。这才是人生的目的。

一个放不下自我的人,是无法去爱别人的;一个放不下时间的人,是无法跳出轮回的;一个放不下财富的人,是无法成就大业的。


太阳天然笨真


很多人难以“断舍离”主要是因为内在资源不足,内心的匮乏感比较严重,需要通过囤积物品去增强自我感。家里填满了东西,就好像心里的某些空洞也被填上了一样。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受,不妨从自我成长开始,自我价值感提升了,内在资源丰富了,自然就能断舍离了。

那怎么做到自我成长呢?

首先可以阅读一些心灵成长方面的书籍,比如张德芬、李雪、曾奇峰等人的著作,对自己多一些了解。

其次可以参加一些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坊或者成长小组,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更多地觉察自己。

最后,可以为自己寻找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发现自己的模式,效果更明显。


有容心理


从心灵层次解析“断舍离”

“断舍离”,目前绝大多数人的理解还是执着在“物质”的层面,是想让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加简单,也可以说是一种物质生活的极简主义,这其实还是一种低层次的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

断舍离的目的:一种是为了让自己的空间更加开阔

一种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物质欲望

一种是为了舒缓紧张的情绪、压力

我们的这个外面的物质世界,你断舍离了一样东西,它所占用的空间会被另一种物质所代替,我们的地球,你在这儿挖了个洞,地球的重量并不会因此而变轻,取出来的泥土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存在而已。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是因为断舍离“物质”而发生改变,那也只是暂时的,本质上很难改变。看别人断舍离,你也断舍离,极大的可能性会闹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笑话。

我们的宇宙有物质和精神两个世界,不要想通过消除一样东西来获得你想要的另外一样东西,这是宇宙的自然法则,你不能说我要消灭黑夜只要白昼,我要消除焦虑、压力,只要舒坦,人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你只要把你心灵的天平⚖️往你想要的东西的那一方倾斜一下就可以了,其实生活本来很简单,只是你的思想太复杂了,当你的快乐比你的痛苦、压力、恐惧多一点的时候,那你现在感觉就是快乐的。

“断、舍、离”,你有这种想法,那说明你还在执著于你不想要的东西,根据宇宙的吸引力法则,你这是在激活你不想要的东西的频率,你的思想会把它们都给吸引过来,你越不想要的东西,它偏偏来的越多。你现在知道怎么做了,那就是把你的思想持续关注在你想要的东西上面。宇宙中存在的任何物质都有它独特的频率,你思想发出的频率和你想要的东西频率一致的时候,它们就会被吸引过来,变成真实的拥有。


秘密回声


我理解的,断是通过另一件事情去把过去取代!

与过去有个了断,让新生活代替!舍是真正的把以前放下!让自己重生一样,待人处事性格通通都与过去说拜拜!离是真正的离开,放下以前的自己,迎接新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