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好几顿或只剩一点的剩菜,只要一说倒掉妈妈就急,有什么好办法?

熟了的螃蟹


其实这是上一辈子都是艰苦过来留下的优良传统。妈妈在她小的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一般家庭都会有几个兄弟姐妹的)可能连饭都吃不饱。所以一般还能吃的都不舍得扔掉。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和妈妈沟通一下,跟她说明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很多菜隔餐吃会对身体不好。如果吃出毛病来了。去看病挨花的钱会更多。这样也许她就会改变过来了。

其次,我们在去买菜的时候少买一点点,够吃就行,如果吃的时候还剩一点点的话。自己主动把菜吃掉。争取光盘行动。这样就不会有剩的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谢谢!





杰哥ace学习生活vlog


我都是把剩菜或烂菜趁妈妈不注意就扔掉,妈妈发现了就骂我几句,我就笑笑不说话。

我妈妈也是那种很节俭的老太太,有时剩的饭都吃好几顿了也不扔,我只要看见了我就给她扔了,最多挨顿骂,有时跟她解释剩饭的危害,她会反驳你“我吃了一辈子剩饭不也没事?”让你都不知道怎么反驳!上次回家,问有菜吗,说有一颗白菜,我回去一考,白菜都臭了,我拿起来就扔给羊吃了,我妈妈在那骂我“里面好好的就扔了……”,就让她骂骂吧。

女儿在妈妈面前不怕骂,只要对妈妈身体好,被骂几句也无所谓了。





落叶71338840


父母的出生大多数是是从50~70年代出生得,改革开放之前,那个时候物资匮乏,父母当时生活水平普遍偏低,都是省吃俭用过来的,他们看到剩菜剩饭被倒掉,非常心疼,要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倒掉就会急,这个我是非常理解的! 举一下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我出生在70年代初的农村,一般那个时候的农村是非常穷的,父母供养我们姐妹3人,不仅要吃穿,还要供上学非常不容易!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父母身上,尤其父亲,农村的经济来源就是一亩三分地,有点经济头脑的养些鸡和猪来卖,那还算不错的,记得我妹妹上小学一年级父亲买了一支5分钱的带橡皮的铅笔,妹妹第二天不小心学校里弄丢了,父亲气急了,由于脾气大,一个巴掌甩下去,妹妹的头一下子磕在了窗台上,立刻额头上起了一个大肿包,当时把我吓坏了!觉得父亲好狠心呀,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方式粗暴些,但已经理解父亲的难处了,那个时候多穷呀,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收入才几百块钱,要供养3个孩子,不省吃俭用能行吗?所以我很理解父母看到倒掉饭菜就很急的做法 。 对这种行为理解,但我不支持这种总是吃剩饭的行为,跟父母从营养学角度解释 剩菜剩饭都有可能过期变质,说明其对身体的危害 。还有要尽量少做,做好规划。





旅游你我他


说起倒剩菜,还真是有点故事。在80. 70那个年代里由于物资匮乏,生产力低下多数非常穷苦的生活。那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所以就养成了一个勤俭节约的习惯。

随着我们的兄妹慢慢长大,生活有所好转。餐桌上也变得丰盛起来了。老妈总是很多剩菜都不喜欢倒掉,想留着下顿吃。我也会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到掉。她老是说我是败家子。老人家的心情也能理解的,她要说就让她说呗,只能跟她解释过夜的剩菜吃了不好。她也理解不来的,而且反驳说:我吃了这么多也没事。

一眨眼她已经走了十几年了,想起来阵阵心酸。


农林造梦人


办法肯定比困难多,但能不能解决问题就难说了,妈妈辈的大多数都是经历过60年饥荒的年代,物质匮乏的意识从小就印到脑子里了,要让一时转过弯来相对困难一点!只能在平时生活中善意的提醒妈妈少做一点,吃多少做多少!争取每次光盘行动,把家里盛饭菜用的锅碗瓢盆换成精致小巧一点的,因为我们家以前就这样,我妈眼大肚子小,每次都做满满一盆子,然后顿顿有剩菜剩饭,自从我主动把厨具来了个大换血,情况有所改善!还有就是定期看看冰箱,蔬菜瓜果随吃随买,不要囤货!从根源上一点一点下手,你说的要一下子解决也有点不太现实,毕竟保持了几十年的习惯了!


笑笑2461


妈妈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经过了风霜雪雨渡过来的,现已九十多岁高龄。岁月的磨励炼出一身硬骨头,自己还能料理自己,有时还搓几把衣服;自己想吃点什么东西,还能自己煮。

最主要的是左右邻居、亲戚朋友,子子孙孙坐在一起还能话家常:很小的时候,住在一个大院里有很多人户,常常有”棒老二”一一土匪来抢咱们的东西,随时都防着的,一有人报信,说土匪来了,爸爸妈妈拉着我们的小手,叫我们饱快点,赶紧进寨子躲着,我们一班小娃儿缩头缩脑蹲在黑旮旯里,土匪挨门挨户把东西抢完了,主要是抢吃的,他们不甘心,又窜到寨上来抢,大人们准备的有火枪,土匪在外面撬门,从门缝打死一个了,他们才退阵,等土匪走过后,没一点动静了,又才出来住进家里,屋里到处都是土匪搜粮食撬得稀扒乱。

我们邻里有个黄叔叔,他是国民党把他捆绑去当兵的,那时的兵役制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

一一有三弟兄去一个当兵的,有五弟兄去俩个当兵的,那时叫拉“壮丁。黄叔叔非常想爸爸妈妈在战乱中悄悄逃回来住上几天。他给我们讲:他几次被共产党抓获去了,去了,也不处罚他,也不打死他,把他们这班俘虏热热情情地招待。对他们说服教育,要他们归顺共产党,说服不了,不归顺又把他们放回国民党部队。下次又抓来,又是这样,连续几次被抓活,几次都放回。直到一九四九,黄叔叔算命大的,打那么多年的仗,他没死,后来他们想共产党对他们那么好,投奔了共产党。

解放后,婆婆对她也好了,不像解放前,什么事都以她作主,她说了算。她总爱挑剔:说你这不是,那不是。社会解放了,婆婆的思想也跟着解放了。转了个大急转弯。后来几十年我们分家过日子,她有什么好吃的,常常要给我揣点来。

解放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土地。自己也开垦了一些,喊的“广积粮,不称霸。”家家都喂的猪子,家家都有饱饭吃。后来是到了“五八”年建立伙食团,一个人一天二两粮食。那一年饿死了很多人。妈妈说她是找野菜,挖树根,刳树皮,采野果吃,渡过命来的。多少年过后,一直到现在,没有忘记那一年,一生最艰难困苦的一年。

在集体,妈妈带我们七、八姐弟,拖儿带崽的家庭,挣工分的人少,吃饭的人多。虽然生活困苦一些,每年只有三、四间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接不上扣。但可以找其他人家借来吃。

改革开放,有了杂交玉米,有了尿素。庄稼收获多了。猪籽也喂得多了,肉也不差吃了。一班老人揍在一起,没说别的,从历代以来农民没过过这样的好日子。

近几年,又是一个创世纪变化。不仅吃饱喝足,家家住上楼房。每个老年人都有一份养老保险。

每次取回养老金,都给妈妈自己保管,让她有主动权。妈妈打心眼高兴。

有一次吃饭,妈妈吃着吃着,把剩下的半碗饭,一下子倒在儿媳妇碗里,那一顿没有吃饱饭,弄得儿媳妇啼笑皆非。

每次的剩菜剩饭,妈妈都舍不得倒掉。子女多次劝学都无用。她总是说:”饱吃不可浪费。你们孩子家出身,没尝过苦头。“给她讲多了,越讲她越急。给她讲:“剩菜剩饭吃了伤身体。”她的回答总是那么坚定:”不用管,我吃了这么多年的剩菜剩饭不是身体还好好的吗?”媳妇在旁边急了:”要给她过细说,现在的大米,是从外地进来的,出穗的时候施了好多次农药,大米难勉还有残留,剩饭放在这里,时间久了,要发酵、变质,吃在肚里,伤五脏六腑,流进血液,容易犯血液病、肿瘤等等一些疾病,千万别吃隔夜饭,出非放进冰箱,也不能放多久。现在从市场买来的疏菜,大部分是从大棚产的,阳光不充足,有虫子必须要施农药,不然没有收成,老板亏钱。剩菜也不能吃。一般的蔬菜煮熟了,十五分钟过后,他的维生秦自然退化,吃了没营养。剩一点点千万把它倒掉,留着没用。”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像过去了,你们过去产的纯粮食、纯天然的,没有施过无机肥一化肥,与现在不一样。现在的猫、狗、猪都比过去的人吃得好,何必舍不得剩菜剩饭。”

这下终于把妈妈的思想开通了,从此也不吃剩菜剩饭。


6819291488117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根据需要而炒菜,为什么不能加一口吃掉呢,菜不够了有咸菜来弥补!造物是艰难的。哪怕再有钱,也没有挥霍的权利。要珍惜眼前的福,浪费是可耻的,现在这句话几乎没有人知道了。甚至不以为然钱是我赚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怎么浪费就这么浪费。岂不知福报有享用完的那一天,勤俭节约是把福报留给后代!

好啦,不说啦,我要照顾孩子了!


小小天一阁


吃了好几顿或只剩一点的剩菜不舍的倒掉,说明你妈妈确实是个很节俭的人,对于节俭的妈妈,我们更担心的她的身体健康,因为怕吃馊掉的剩菜会吃出病来。

但如果倒掉又会惹她不高兴,我个人觉得,这剩菜如果直接倒掉,在妈妈眼里确实是可惜了。



但是如果家里养有猫或狗,或猪的,可以倒给家禽吃,这样,跟妈妈说,“给它们吃也不算是浪费啊!而且,也没剩多少了,你不能跟它们抢吃的吧?”

这样,妈妈也会觉得,给家禽吃了也不算是浪费,而且家禽养大了还可以卖了换钱,一举两得。



如果家里没有家禽的,偷偷倒掉再跟妈妈说,剩菜馊掉了,看到里面有头发(有虫),吃不得了。就是最好不要在她面前说倒掉。哈哈


燕子常谈


老一辈人当年生活艰苦,历经磨难,特别在上一世纪中上叶时期,粮食、物质是极度匮乏的,每天能吃饱饭身上有衣披不受冻也就满足了,在那时的社会现状中,人们是非常珍惜食物和物质的来之艰难,因而也养成对食物贮存珍爱的思想习惯。

如今的人们生活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生活得比蜜还要甜,自然不知当年老一辈人是如此艰辛困苦。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当要倒掉剩余菜饭时,需征求或说明吃用时间长的剩菜,对身体是无益的,用科学的知识给予引导,方法会好一些也会接受的。


梁凯光


老一辈人经历过缺吃少穿的坚苦年代,所以比较节约。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因为老习惯,所以舍不得倒掉剩菜,做子女的说也不会听的。子女有时间的话,把菜价记下来,每天菜钱是多少,再跟长辈算算,如果吃坏肚子,去医院看病,路费多少,停车费多少,检查费化验费多少,药钱多少,如果严重了要打点滴,要多少钱。如果再严重了,要住院了,需要儿女陪同陪护,要耽误儿女上班,误工费多少,月底损失的全勤奖多少,年底资金损失多少。一笔一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下来。这样一写,菜钱没多少,一目了然,看病引起的的开销和损失能写两张纸,这样跟老人说会容易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