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20年前的今天

首次投入實戰的美國B-2隱身轟炸機

使用五枚精確制導炸彈

悍然轟炸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

邵雲環、許杏虎和朱穎3位烈士永遠離開了我們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圖為被炸中身亡的新華社女記者邵雲環(左一)、《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和其夫人朱穎(中和右一)。關於轟炸的原因,北約給出的解釋是誤炸,但諸多證據表明本次轟炸行為是蓄意的。B-2對中國大使館的轟炸,是赤裸裸的戰爭罪行!

//它是誰?//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B-2轟炸機,綽號:幽靈,是由諾斯洛普和波音公司聯合麻省理工學院為美國空軍研製的執行戰略核/常規打擊任務的低可偵測性飛翼式轟炸機。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低可偵測性,即俗稱的隱身能力。其隱身並非僅侷限於雷達偵測層面,也包括降低紅外線、可見光與噪音等不同訊號,使被偵測與鎖定的可能降到最低。B-2在空中不加油的情況下,作戰航程可達1.2萬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則可達1.8萬千米。每次執行任務的空中飛行時間一般不少於10小時,美國空軍稱其具有“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能力。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B-2於1994年在太平洋訓練投彈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B-2剖視圖

B-2轟炸機是世界上現役的唯一一款隱形轟炸機。每架造價為24億美元,是世界上最貴的飛機。F-22也不過1.5-2億美元。B-2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轟炸機,沒有之一。

其後座艙畫面也在服役22年後首度公開。公開的畫面中從多個角度展示了B-2轟炸機的並列式雙座座艙,座艙里布滿了各種儀表、大大小小的顯示器和開關按鈕等等。這樣的座艙配置與如今的玻璃座艙相比已是稍顯過時,但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算得上非常先進。與美軍現役的的B-52H和B-1B戰略轟炸機相比,B-2轟炸機的威懾力是最令敵恐懼的。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20年前的中國,雖然已經引進了多批次蘇-27戰鬥機,但國產戰機方面,依然是殲7、殲8等2代戰鬥機,無論是飛行性能還是航程、載荷,都與國際先進戰機相去甚遠。而在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轟炸之時,我方實無力量進行軍事反擊。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1999年《航空知識》第6期文章表達中國人民的強烈抗議,也僅僅是強烈抗議而已!!!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這次事件也徹底炸醒了中國人,

我們要想獲得尊重,

自己的拳頭就必須硬!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炸燬前的大使館

痛定思痛知恥後勇,前人的犧牲換來了青年的覺醒,喚醒了全中國人骨子中的血性和拼勁。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我們放棄了曾經租借科技的思路,轉而發展自身的高新科技裝備。從那時起,我們就已追求世界前列軍事實力為目標。

幾次恥辱後,我們開始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換裝。國產殲10/殲11全面裝備,FC31橫空出世,殲20和運20都已經開始服役。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震驚全國的殲10B眼鏡蛇機動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殲20

以上三圖攝影/《航空知識》陳肖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運20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2012年,首艘航母遼寧艦入列

正在建造的第二艘國產航母,將完善其軍事指揮架構,由真正的聯合總部去統籌各個部門。在火炮、空中防衛、地面作戰等方面,中國均有一些武器超越美軍在這些領域的有效配置。在一些領域我們甚至還可以向西方國家出口武器。

如今的我們已經不會在懼怕任何威脅,如今的中國不會徒生事端,但事兒來了也不會怕事。曾經有人問過,如果現在美國再重演一次南斯拉夫大使館轟炸,這次我們的反應會是如何?

這個“幽靈”轟炸了我駐南聯盟使館!20年前的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

答案要問問它了,

看了如今的我們,

你,還敢“失誤”嗎?

中國記者親歷中國大使館被炸

注:本文部分文字綜合自網絡,圖片來自網絡,因轉發途徑過多無法聯絡到拍攝者,若版權擁有者有異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