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学医?

Alice小七


有句话叫做“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可能学医的确是一个很苦逼的事情。医学生需要在学校里面学习大量的医学方面的知识,每当期末考试的时候都是令他们很痛苦的;现如今的医学生,必须上研究生才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且一些学生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坏处。种种原因导致那些医学生不建议周围的高中生报考医学专业。

凡事都有两面性,那么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的学生还是选择填报医学专业呢?

一、高薪.

公立医院的医生工资水平还是挺高的,他们的工资水平有基本工资和提成组成。一般在县城公立医院上班的医生拿到的工资水平,要比本地公务员高很多;那些在更高等级医院上班的医生,工资水平就更高了。当然这些医生护士拿到这么高的工资,也和他们的辛苦付出有关系。


二、受人尊敬.

最近几年的医学热,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医生是很受社会尊敬的,毕竟医生是靠技术赚钱,是一个救死扶伤的职业。


三、家庭传统.

有些人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是因为他们家里面有当医生的传统。

我有一个同学学他的衣服是县医院的医生,结果这个同学的哥哥选择了当医生,妹妹选择做护士,这位女同学同样选择当医生。可能这位同学从小耳濡目染周围亲戚做医生的种种好处,这也使得她的内心深处觉得医生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在高三填报志愿的时候就选择了一时就选择了医学专业。当然不排除的是这位同学的父母觉得,有一个姨夫在县医院上班,自己的孩子将来选择读医学专业,毕业以后也容易就业。


饕餮视听



现在流行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很多做医生的父母也认为:我这一辈子学医不后悔,但在我有生之年坚决不让孩子学医,绝不!

言之凿凿,大有谁让孩子学医,谁就是不负责任,就是将他们送入“万丈深渊”之意。

因何产生如此过激行为?

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1 学医周期漫长,成才艰难。

与其它专业相比太辛劳了。

首先医学院的学习,从本科到博士至少需要5-11年时间。现在要想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至少是研究生毕业,所以一般都是8年以上。工作后,无休止的考核、进修、晋升、科研发论文,几乎是活到老学到老永不停息。可以说太累了!

2 工资水平偏低。

虽然经过漫长艰苦的学习,如果能够得到一份不错的收入也算苦尽甘来,心理也能得到平衡。但低年资的普通医生收入微薄,与他们所付出的学习和工作努力严重不对等。可以说,30多岁了买房、结婚、生子那样自己也解决不了。如果没有一个经济较好家庭支持,他们的正常家庭生活至少推迟5年以上。

3 工作环境不理想。

医生工作忙累那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外科、儿科、妇产科、麻醉科,平时忙起来没个点儿,做起手术来更是一站几小时十几个小时。有时累的都走不出手术室,只好就地休息甚至睡着。什么父母、家庭孩子根本无暇顾及,而患者有事你就必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了。



最令人头疼的还是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以及频发的恶性伤医事件。你的辛勤付出得不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认可,稍有怠慢便会遭到冷嘲热讽、恶语相向。每日都有可能承受意想不到的心理打击,倍感心灵疲惫。

总之,那些在医院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医生,他们对此感受更加深刻。他们不愿意看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再在孩子身上重演。

他们的心情和行为,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甚至支持。

可为什么每年还有很多的学生报考医学院学医呢?

1 在这个开放资讯发达的社会,大家已经准确的了解到国外的医学专业都是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考上。医生是标准的中产阶级,既有高薪又受人尊敬。而中国历来就有“不为良相就为良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传统,医生一直是人们心中推崇且体面的职业。最关键的是:它实用并且稳定。人一辈子一定会生病,当医生不仅对社会有益,对自己对家人更是有很大帮助。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瞬息万变的社会,不论是高薪产业还是传统制造,都是潮涨潮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唯独古老的医学坚如磐石,一直蓬勃发展。可以说医生就是一生的“铁饭碗”。鉴于这种观念和认识,选择医学专业自然不缺众多年长者、年轻人的忠实拥笃者。

2 绝大多数人(包括学生家长,学生)其实对医学学习过程以及医院实际工作知之甚少,他们基本上只看重好的结果而忽略过程。认为:即使是过程有些艰辛但那只是短暂的一段时间,现在干什么容易呢?

现在高考后选择专业,基本是家长占主导地位。除非是孩子坚决反对,多数拥笃医学的家长都会建议和劝导孩子报医学专业。而且临床医学分数很高,并不是一般人都能考上,能被录取感觉很满意,自己也很有面子。许多学生也愿意相信和服从家长的意见,感觉将来能当医生也不错。这种没有经过认真独立思考的决定,使很多学生在真正开始医学生涯后,感到身心疲惫极不适应,甚至追悔莫及。最终,导致大量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医疗工作。造成了社会和家庭不必要的资源、时间、精力、金钱的浪费。令人唏嘘不已。


3 敬重生命、崇尚医学是一个文明进步社会的标志。

人们不应因一些暂时的乱象以及困难,而放弃对医学事业的追求。当医生不仅能贡献社会更能成就自己的理想和辉煌人生!现实中,想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的莘莘学子从来不缺,一直坚定的在背后默默支持的家庭更是为数众多。我们的医疗事业绝不可能后继无人。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我就是一个医学研究生的孩子家长,尽管孩子学习、工作很艰难,家庭为此付出很多,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并且一定会继续支持他度过眼前的经济困难,把他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医生。

希望与我有共同想法家长和学生,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初衷,克服困难,贡献社会成就自我!


健康生活之箴言


高考结束后,网上有人就发表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说这种话的人多数是医生,据统计医生家庭学医学的后代逐年减少,一是老一辈干医生知道自己一生的酸甜苦辣,加上最近医患关系差,伤医事件经常发生,不再让孩子学医。二是子女从小看到老人没白没黑的加班,上夜班,回家还得看书学习,假期节日不能正常休息,孩子也不愿意学医,三是社会大环境对医不利。医患关系不好,全民怨恨对医院发泄。有些人就劝大家不要学医,劝哪些家庭条件差的不要学医。毕竟学医时间太长了。多数人不知道学医时间这么长。五年本科,要进三级医院必须博士再读6年,还得规培考证等等,加起来要十几年才能拿到工资。所以劝哪些家庭条件差的孩子,视条件报考学医。当然你就是喜欢学医,家庭条件还行,不怕吃苦,不怕一切,你就学医。随着医疗改革的进展,医患关系逐步会好的,可能十几年后,医患关系会和谐,医生成为人们崇尚的职业。学医选择了对的专业,选择了好的职业。


岱下明珠天平湖畔153


学医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人:一类是祖祖辈辈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好不容易出个大学生,高考填志愿没人指点,服从调剂,一下就被调去了招生不满的医学专业,尤其是中医专业,起码有口体面的饭吃,我就是典型的这一类;一类是家里有传承,祖上有人从医,而且在这一行有相应的便利条件,希望下一辈继承衣钵;还有一类就是属于没有明确目标,误打误撞入行,结果身不由己!学医的基本看不到干部、电力、银行、石油等家庭出来的孩子,当然这些行业也不是一般人能进的去的。


阿司匹林半包


学医又苦又累,工资还不高,现在医患关系还那么紧张,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会选择学医呢?

1、我为什么学医

我当年学医,应该是20多年前了。

当时的情况医学是特别热的,大家都认为医生是受社会尊重,并且挣钱不少,同时还是一个技术活,无论社会怎么变迁,作为医生都不会会失业。

但是我的志向是做一名老师,由于父亲一直想让我做医生,后来想想如果家里没有一个医生,万一亲人得病,遇不到一个非常好的医生,亲人怎么办?

所以后来就选择了做医生,后来父亲得病,脑梗消化道出血都是我给治疗的。

2、医生很累,同时被人误解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思想的改变,特别是医疗改革,学医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医生的工资可能不高,但是养家足够了,但是医生劳动强度大,压了大,还有现在的医患关系特别紧张,医生往往被理解,往往还不被人理解,所以不认为是一个好的选择。

前一段时间出现的了一个非常可笑的事情,把医生和医院当成涉黑行业,并且排在了第一位。

3、现在为什么还有人学医呢?

我是在教学医院,我身边的学生选择学医的初衷是什么?

往往大多数是家庭中父母要求学医,自己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所以也报了医学。

只有少部分常出于自身愿望,对于医生充满憧憬,特别是对于医生的职业向往。

但是他们往往不了解现在医疗的现状,很多人学医的时候只看到他的好处,并没有看到她的不利情况。

学生不知道现实的医疗环境,没有自己面对患者和家属,如果这些感受提前感受到了,很多人就不会学医了。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


快乐的小大夫


为什么会选择学医?我周围存在这么几种情况。

1、学生自己的选择,那是他们的梦想。有那么一部分人从小就立志学医,并能坚持自己的理想,高考结束后,他们就会义无反顾的填下自己的高考志愿,甚至有可能所有的志愿都是与医学相关的专业。他们可能是受家庭环境影响,或者就是想要做个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我有个同学,6个志愿学校的第一志愿都是临床医学。

2、对医学有一定兴趣,但又不是非他不可,如果高考成绩可以,就直接以学医为第一志愿。

3、高考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还很迷茫,但是父母又希望自己学医,遵从父母意愿选择了学医。

4、也有那么一部分人只是为了追随某个人选择了这个专业。

5、本来没打算学医,但调剂到这些专业。


一只医学生


学什么都好,为什么要学医?

装逼。父母辛辛苦苦投入巨大资金让孩子学医,据说会改变命运,20~30年下来终于拿到医学博士,第一天上班遇上心情不好的病属砍刀乱舞:某医学博士,卒,享年32岁。

最脆弱的是高级知识份子、高级人才。因为他(她)们全身心投入到医学临床研究上,却从来不顾自己的生命健康。开着劳斯莱斯超级跑车上熙熙攘攘的街道,大家还会和你以及你的车拍照留念。拿着医学博士去装逼,谁都不鸟你!

挑战。连轴转过劳死是临床医生的常态,一名医生一天面对100个或以上病人,300个或以上家属,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小。一个上午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不喝水不上厕所,可以看80多个病人。这需要几十年临床经验积累,超扎实的基本功。

挣钱养家糊口。在保住自己性命的基础上,才能说到挣钱。医生表面很光鲜,实地里却很憋屈。听说病家发红包,却从来没有抢到!哪怕是0.01元!

特别多的病家抱怨医生总是要钱,医生开张单出去也在问医生:要不要交钱?别说医院不给你病人面子,就是医院医生自己看病都得自己掏钱!病家不交钱能看上病很牛逼,又跟医生什么关系呢?

某一家人大病小病特别多事,本应该感恩救命恩人医生的帮助,却一直在抱怨医生“挣钱”医生太黑。既然医生那么好赚,让自己的子女去读临床医学啊!

学医,不一定就读医学博士。现在医学生特别多,按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20~30%通过率,绝大部份拿不到医生证当不了医生,不管你是医学研究生还是医学博士。全国几百万“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占绝大多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医生证离开医院科室自然失效,因为超出执业地点范围,这一点远不如驾驶证全国通用。

其实,医学不一定非得读临床。现在好多选择,兽医专业也很不错的。没有压力没有风险待遇又好,千万不要眼红,官二代富二代子女去函授学习一个星期拿着世界名校“毕业”证书,穿上白大褂像模像样地“服务”病人,却很快盖上大楼。

学医好处多,出来工作时可以选择上走廊看报纸,临床第一线怎么困怎么累只要你偷着乐就好了。听说去年考上北京大学(只差一步之遥)的医学生喜提豪车玛莎拉蒂一部,赶在绝经期之前我想生二胎读医。


脑力王子范知旭


我邻居儿子今年考取医科大学了,据我所知几个家庭小孩考取医科大学都是大摆宴席庆祝一下,凡是去过医院的人都知道医院是收入最高的地方之一,特别隐形收入、红包回扣更厉害。一句话收入高就有人争着干


多做公益事


我是医生,我的孩子没准她学医,今年侄子高考,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侄子成绩好会读书。

要想成为一个好医生大概需要读书十多年,寄希望十多年以后,医患关系正常,医疗改革成功!所以,选择了学医,阿弥陀佛🙏,不负期望哦!!!


水影儿6


谁说医生工资不高。珠海市政府规定公立医院的医生人平均年薪要达到30.5万元,也就是月平均工资25146.67元。也许你觉得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