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人頭馬一開,好運自然來,人頭馬的這句廣告詞,早已傳遍了大江南北,是白蘭地愛好者心中的茅臺。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白蘭地品牌,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院的小編早就想去朝拜一下。今天,根據小編的親身體驗和我們設計師的介紹,特此為大家呈現一下這個為人帶來好運的人頭馬莊園。

從干邑說起

干邑確實是尤物。美國作家威廉·楊格曾說:“一串葡萄是美麗的、靜止的、純潔的;而一旦經過壓榨,它就變成了一種動物。因為它在成為酒以後,就有了動物的生命。”由此看來,干邑凝鍊了法國最上等葡萄的精華,必定是精靈中的精靈。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干邑 (Cognac,又名“科涅克”), 法國西南部一個市鎮的名字。這個城市及周邊地區以盛產優質的白蘭地而聞名於世。常說的“ 法國干邑白蘭地”(Cognac)就特指干邑地區出產的白蘭地。當然除了產地的限制,在葡萄品種、提煉工藝、釀造時間,甚至製造木桶的木材上等方面都有很多嚴格的標準。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干邑小鎮

若不談人頭馬、路易十三、軒尼詩這些奢侈的名聲,干邑,首先是坐落於法國西南角的一座寧靜樸素的小鎮 。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夏朗德河穿城而過,白天鵝成對的在碧綠的河水上游曳,棄河而上就進入了干邑古城,漫步在古城的中心,踩在崎嶇不平的石板路上,摸著斑駁的古城牆,人們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這個小鎮悠久的歷史—— 歐洲是尚古的國家,幾乎每個城市的老城都儘可能的保持幾個世紀的原貌,並且和現代生活相融合: 比如這裡入城後就可看見的一座中世紀的古堡 Château des Valois,如今作為干邑廠商豪達(Otard)的釀酒房和小型博物館,居然就是“ 法國曆史上最著名也最受愛戴的國王之一”弗朗索瓦一世的出生地。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弗朗索瓦一世被認為是法國文藝復興的第一位君主,今天盧浮宮浩瀚的收藏和盛名就是由他開啟,那副著名的蒙娜麗莎即因他而來——弗朗索瓦一世鼓勵所有藝術家來法國居住和創作, 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列奧納多·達· 芬奇由此來到法國,帶來了蒙娜麗莎和許多偉大的作品,也在這位人文君主的注視下離世,並長眠於法蘭西,他的長眠之地至今保存完好,供世人憑弔。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人文交流的發展通常伴隨著貿易精神的形成,弗朗索瓦一世特許了他的出生地進行食鹽貿易,干邑地區由此漸漸繁榮起來, 荷蘭人帶走食鹽的同時,把這裡的葡萄酒也帶向了世界,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干邑成為了如今法式白蘭地的國際貿易中心,高達九成的產量出口世界。

貿易精神的精髓便就是開放,這是出生在此的那位人文君王給這座城市最大的遺產。 波爾多 至今仍還有些傲慢地等待消費者西裝革履的去朝聖,而他們的 干邑 同行們早在百年前就已經把目光投向了遙遠中國 , 干邑 博物館裡陳列的二十世紀初期的招貼畫上, 中國 風格便已經佔據一席之地:印有“中華民國拾五年歲次丙寅”(1926年)字樣的年曆,畫著宋朝皇帝出遊行獵圖,綴有一幅廣告性質的對聯,上聯,“正馬標白蘭地氣”,下聯,“味純良深合衛生”,橫批,“澗羅彭釀酒公司”,妙啊。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干邑博物館裡的中國酒

到干邑遊覽,可以信步所至地遊覽小巧的古城,參觀介紹區域酒莊參觀產區方方面面的干邑博物館,最值得的,還是一一拜訪那撐起干邑盛名的一家家酒莊,看看每家酒莊的“天堂酒窖”( Chai Paradis,指酒莊用來存放年份最老的珍釀的酒窖)所藏的酒莊百年老酒,聽聽那些家族酒莊一代代奮鬥在這裡的故事。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相傳西方中世紀時,煉丹士想要製造長生不老藥,結果誤打誤撞蒸餾出了濃度很高的烈酒;這種烈酒後來長期被醫生們用來治病救人。在現代法語中,烈酒仍被成為“生命之水” (Eau-de-vie),就是延續自這段歷史。(這個稱呼嚴肅著呢,可不是醉漢的玩笑話)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白蘭地(Brandy)就是“生命之水”的一種,通常特指以葡萄酒為基礎,蒸餾濃縮製成的烈酒。廣義上講,只要是用果酒蒸餾成都可以成為白蘭地,只不過前面要加上水果名字, 比如 “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等。

干邑的生產流程

干邑的生產流程包括四個過程,依次為“採摘壓榨”、“蒸餾”、“陳年”和“調配”。下面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師就深入酒莊,為大家帶來干邑的生產流程。

第一步 採摘壓榨

釀製干邑用的葡萄品種主要有三種哦, 白玉霓(Ugni Blanc)、白福爾(Folle Blanche)和鴿籠白(Colombard),其中白玉霓(Ugni Blanc)的種植面積最廣。這些葡萄釀造的單一品種葡萄酒酸度高、酒精度數低,喝起來較為平淡,然而卻是生產白蘭地的理想原料。干邑地區在每年十月中葡萄完全成熟時進行採摘。這是充滿歡樂的時刻,一年的辛勤耕耘終於取得成果。採摘後的葡萄會馬上用傳統的平板壓榨器來進行壓榨,只榨取葡萄汁液,絕不碾破葡萄外皮或裡面的果核。榨好的汁液會立刻儲存起來,留待發酵。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第二步 蒸餾

葡萄酒的蒸餾器為紅銅材質,其基本設計幾個世紀都沒有變過。蒸餾過程分兩次完成,每次蒸餾時間約為12小時。經過第一次蒸餾,酒精度從7%上升到30%,這時得到的被稱為“初蒸酒”(brouillis)。二次蒸餾後的酒被稱為“雙蒸酒”(bonne chauffe)。“捨棄頭尾”(最先和最後釋放的蒸氣)後的精華部份,酒精含量達70%至72%,經過陳年的階段就會變成干邑 。這個過程中,總蒸餾師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即使是同一種原酒、同一個蒸餾器,在兩位蒸餾師手上亦會生產出兩種截然不同的 干邑 。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第三步 陳年

經過兩次蒸餾的清澈烈酒是無色的,散發著天然的香味,但還不能稱為“ 干邑 ”,還需要在木桶裡貯藏最少2年、最多50年之久。

為維持品質, 法國 政府對於 干邑 白蘭地的等級標示有一定的規範:

VS 或 ★★★(Very Superior),陳釀至少2年

VSOP(Very Superior Old Pale),陳釀至少4年

X.O(Extra Old),陳釀至少6年以上,普遍來說XO都有20年以上的年齡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干邑奇妙的色香味實際上是在木桶裡獲得的。歷史上曾因為戰爭, 法國白蘭地大量滯銷,人們不得不將存貨裝入橡木桶內儲藏。數年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儲存在橡木桶中的白蘭地竟變得更香更醇,且呈現晶瑩剔透的琥珀色。於是,用橡木桶釀藏白蘭地便成為一個重要傳統。製造酒桶的木料是專為釀酒而種的堅實橡木,而且是來自 法國 特定的森林區。如果木桶製造過程中經過了大量加熱, 干邑 的顏色就會變深,聞起來有太妃糖、咖啡或者烤麵包的味道;如果木桶只經過輕微加熱,那麼幹邑就會保留生命之水最初的果香或花香。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存儲干邑的酒窖(Chai)都設在地面以上,而不是通常的葡萄酒地窖(Cave)。如果在酒窖裡看到蜘蛛網,這可不是工人懶惰,而是故意讓蜘蛛消滅掉那些會吃木桶的寄生蟲。由於橡木本身存在氣孔,干邑存儲過程中會有一部分揮發掉,年份越久,揮發越多;人們戲謔地稱之為“天使的份額”(Angel’s share),好像不翼而飛的酒被天使分享了。揮發掉的酒氣吸附在牆壁上,時間久了房屋外牆上會慢慢形成一層黑色的黴,像是披了一層黑紗——所以自古至今,如果誰家儲存了干邑,藏是藏不住的。


第四步 調配

陳年之後的干邑會形成不同的色、香、味等特徵。至於如何“撮合”種種干邑,進而調配出和諧均衡、能夠滿足嗅覺和味覺的佳釀,就是總調酒師的職責了。由於干邑是不以葡萄年份來賣的,調酒師的工作便是富有技巧地把不同時期和產地的干邑混合調配,以得到整體均勻一致的市場品級標準。干邑酒調配是一門地地道道的藝術,想要在這門藝術裡登堂入室,只能靠經年累月的經驗積累。干邑地區的酒莊大都為遊客提供品酒服務,較大的酒莊更會組織遊客團參觀生產過程,甚至讓波爾多酒莊參觀的遊客自行調配,製作專屬於自己的干邑!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干邑是時間的凝鍊,幾代人的辛勤付出只為後輩人的收穫。在干邑地區,無論是享有國際盛譽的干邑世家還是鮮為人知的小型家庭企業,無論是葡萄種植者還是製作酒桶的工人,無論是操作蒸餾器的工人還是干邑調配大師,他們都熱愛干邑、尊重傳統,都有著一種為未來而工作的使命感、一顆對前輩辛勤勞作的感恩之心。

干邑地區得天獨厚的葡萄種植條件和悠久的釀酒歷史,造就了眾多世界聞名的酒品牌,而這些大品牌的總部大都設在了這裡。其中就有萃取精華的人頭馬(Rémy Martin),下面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院就帶大家正式揭開人頭馬酒莊的神秘面紗

人頭馬莊園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干邑行業巨頭,人頭馬在中國人心目中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人頭馬公司由法國人雷米.馬丁於1724年創立,其後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五特別准許雷米馬丁在其所在的干邑地區生產白蘭地。時至今日,法國政府仍有明文規定,惟有用法國干邑區所產的葡萄釀造的白蘭地才能冠以“干邑”的特賜封號,且只有100%採用大香檳區和小香檳區的葡萄釀製的干邑,才能被尊稱為“特優香檳干邑”。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世界上僅有17%的干邑能被尊為“特優香檳干邑”,而人頭馬旗下的諸多品牌都是特優香檳干邑,其中以路易十三最富盛名。路易十三是由“生命之水”譜合而成。所謂“生命之水”,即是用以形容大小香檳區的葡萄經雙重蒸餾後所形成的葡萄原酒,色澤如清水般清澈通透,而用以釀製路易十三的生命之水,有些已經珍藏了一個世紀之久。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選取法國干邑地區最中心地帶——大香檳區和小香檳區的葡萄,保證了人頭馬特優香檳干邑無與倫比的濃郁芬芳。經過近3個世紀的探索,成就了人頭馬特優香檳干邑芬芳濃郁、口感醇厚、回味悠長的獨特品質。公開品牌「SLASH」式的生活哲學。「SLASH」字面意思為斜槓,人頭馬將其引申為「一生/不止活出一生」,旨在強調人的一生不止一種面貌,應在人生中積極體驗、實踐,設法融匯各式才華進而追尋自身完美。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路易十三的故事也要追溯到1850年,人頭馬第三代傳人之子Paul-emile買下發現於Jarnac附近的路易十三時代古戰場上的一個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風格酒瓶,瓶上的皇家百合花飾紋代表了酒瓶曾隸屬於皇家的高貴門楣。Paul-emile申請了複製專利,並命名為“路易十三”。1874年,他將人馬星座標誌和已被稱為路易十三的酒瓶正式註冊為公司商標。至此,“路易十三”的時代開始了!路易十三酒瓶成為專門用於盛裝人頭馬陳釀及最佳品質干邑的酒器,如今路易十三更成了頂級干邑的代名詞。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一來到人頭馬,就會深深的被其巨大而精緻的釀酒間、存滿望不到邊的橡木桶的陳釀酒窖所震撼。作為干邑四大品牌之一,人頭馬的知名度無需贅言。人頭馬曾經擁有一位干邑地區很罕見的女性釀酒大師(mâitre de chais) Pierrette Trichet,如今她也已經退休。接力棒也傳承到了第五代釀酒大師Baptiste Loiseau先生手上,責任重大。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人頭馬門牌大門標誌

來到法國的人頭馬莊園,您將以貴賓身份親眼見證干邑的釀造過程,在私人嚮導的陪伴和解說下,一一遊覽葡萄園、陳化酒窖、以及歷史宅邸人頭馬之家,聆聽人頭馬如何選擇白蘭地,如何在橡木桶中貯藏多年,如何由調酒師精心調製。遊覽結束後,人頭馬專屬品酒專家將擔任您的嚮導,透過趣味盎然的多重感官體驗課程,可盡情探索以嗅覺、味覺、觸覺、視覺與聽覺等建構而成的實驗性香氣領域,讓特級干邑與您的感官合而為一。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美酒與美食自然不可分離,在這片大香檳區的核心,路易十三干邑的發源地,您還可以享用精美的佐酒美食,無論是在葡萄園中的原野餐點,還是宅邸壁爐旁獨具風味的精緻午餐,亦或是星空下浪漫的燭光晚餐,定能為您的人頭馬莊園探索之旅畫上圓滿的句點。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在蒸餾廠,一排排夏朗德蒸餾機24小時工作不停歇。為了使香氣更加集中,干邑的基酒往往會保持在8-10%的酒精度之間。第一次蒸餾後,葡萄酒會達到30%的酒精度,別稱為Bouillis(煮沸)。二次蒸餾之後則會轉化稱為70%的生命之水白蘭地(Eaux de vie)。釀造人頭馬乾邑的葡萄百分之百來自干邑地區中心最頂級的大小香檳產區(Grand Champagne和Petite Champagne) , 所以人頭馬一直有著“干邑中心,心中干邑”的口號。釀酒車間在光影交錯之下彷彿T臺一般,如果說這時候有兩行美女從臺階上緩緩漫步下來,我一點也不會覺得奇怪。



人頭馬乾邑的葡萄百分之百來自於干邑地區中心最頂級的大小香檳產區,人頭馬乾邑的一個特殊之處在於基酒在蒸餾時仍保留著酵母,據釀酒師的解釋說這是為了保留基酒當中更多的風味。生命之水因著酵母的存在,在注水之後變得渾濁,隱隱泛出藍色的光暈。沒有兌水的70%生命之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並沒有想像中的辛辣與刺鼻,反而帶著一種酵母和黃油麵包的味道,讓人忍不住想要和它親近。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在人頭馬總部的旅程最終在陳釀路易十三(Louis XIII)的酒窖中完美落幕,陳釀酒窖在干邑小鎮西北邊的Domaine du Grollet酒莊的城堡之中。這個佔地大約60公頃的城堡是人頭馬現任總裁多米尼克·埃里亞爾-迪佈雷伊女士(Dominique Hériard-Dubreuil)從小長大的地方。在葡萄園裡盡情奔跑,在酒窖中嬉笑玩鬧,偶爾偷嘗一口陳年之中的干邑,這大概就是她小時候在這兒的生活吧!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


這也許就是人頭馬路易十三干邑所能帶給你的體驗,不只滿足口舌之慾而是讓品鑑者本身體會著一種榮寵與尊貴!

藍裕文化

不是所有的白蘭地都叫干邑,不是所有的干邑都像人頭馬,不是所有的酒莊規劃設計都比得上藍裕文化。法國人對葡萄酒品質的追求,成就了法國最高貴的葡萄酒農,干邑地區對白蘭地品質的追求,帶來了世界最負盛名的干邑,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部對酒莊品質的追求,催生了中國最具名望的酒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