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YSL的步步紧逼,法兰西不止是节节败退,亦有暗潮涌动

​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燃烧的这把大火将法兰西推向了全球舆论的风口浪尖儿,国际社会在关注这场大火本身可能存在的客观隐患的同时,齐齐的把矛头指向了法国日趋严重的伊斯兰化。

这几天关于法国穆斯林人口的迅猛增加以及法国原有宗教体系的衰落与法国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巨等方面的问题,全球媒体已经报道了很多,在这里,老朱想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看看法国,那便在,面对伊斯兰的步步紧逼,法兰西不止有节节败退,亦有暗潮涌动。

与大部分法国主流媒体的故意眼盲和部分法国政客的装B相比,法国社会对伊斯兰化的抵制一直存在,只是黄花鱼太多,显然这些人有些格格不入了而已。

那么,哪些人在抵制法国伊斯兰化尤其是原教旨化的伊斯兰呢,下面老朱就一一剖析一下。

1:世俗化了的法国穆斯林

一亲戚,回民老太太,无比的虔诚,一次过年回家,闲聊时听闻老太太每周去清真寺礼拜时都要给巴勒斯坦捐10块钱,事实上我确认巴勒斯坦在哪儿老太太都不一定知道,神职人员让她做啥她做啥罢了。那会儿工资低,10块钱也不是个小数目,老太太有俩孙子,大孙子在北京,吃饭从不忌讳,二孙子更甚,故意买小猪头像的托鞋气他奶奶——宗教发展最大的利器便是洗脑,而当年轻一代接受了高等教育,不吃神啊鬼儿的那一套时,宗教便很难再传播下去了——科学无神论终将成为人类的最后的归宿,大势所趋,只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漫长,甚至不排除血腥。

法国也这样:

2017年3月10日的《欧洲时报》曾经专门为世俗化的穆斯林做过一期采访:

居住在法国93省欧拜赫维利耶市的纳蒂亚是一名穆斯林,她强调“自己首先是法国人,其次才是穆斯林公民”,她维护妇女的权益,创立了“欧拜赫维利耶妇女无面纱组织”,她说,自己经常在路上被人称为“异教徒”,因为自己不戴面纱,自己还常在超市门口被穆斯林攻击,因为自己“买的奶不清真”;

在圣德尼市中心的一家咖啡店中,一名穿着白袍的穆斯林要求同为穆斯林的店主不要卖酒。“即使我是穆斯林,也别打搅我!”,愤怒的店主把那名穆斯林赶跑了。

15岁的斯坎德是法国蒙彼利埃市的一名高二学生,他出生在穆斯林家庭,却拒绝在斋月里守斋,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决定向玩伴们承认他不守斋。同伴儿们很吃惊,斯坎德自信地反驳道:“这不关你们的事,这是我和真主之间的事。

“社会不应该无视普通穆斯林的反抗”,纳蒂亚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2:法国社会的普通民众

当年法国“查理周刊”事件后不久,一名47岁的摩洛哥穆斯林男性穆罕默德(Mohamed El Makouli)被邻居连捅17刀毙命,邻居杀人的时候大喊:“我就是你的真主。而来自法国欧警方的消息,此前法国已经发生了至少50起“仇恨伊斯兰”事件,最常见的是用子弹和手榴 弹攻击普通穆斯林和清真寺。

一些法国学者也没闲着,法国M6电视台集团旗下的“第一巴黎”(Paris Première)电视台经常聘请一位名叫埃里克*齐默尔的学者做嘉宾,齐默尔60出头,他在巴黎和同事主持一档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辩论节目,在节目中,这大哥公开宣称“古兰经是穆斯林自己的法典”,“人贩子多数是黑人和阿拉伯人”等言论,他在自己的著作中称,“法国正在自杀”,“法国正陷入混乱,未来恐会导致内战”等等,巴黎上诉法院曾因这大哥在意大利《晚邮报》发表的一篇报道中“煽动仇恨”而罚了他3000欧元,可这一切显然并不能让齐默尔闭嘴,这大哥现如今依然战斗在“反穆斯林反移民”的第一线,并且粉丝群众。

坦白的讲,法国学者有这样的言论我一点不奇怪,我奇怪的是法国的电视台竟然敢给他提供说话的舞台,意大利的报纸敢刊登他的文章!这在许多国家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3:法国政府与领导人

2016年,一位阿尔及利亚女性通过结婚成功申请到了法国国籍,在授予法国国籍的仪式上,她以宗教信仰原因明确拒绝与法国伊泽尔省秘书长(男)和市议员(男)握手。法国政府认为该行为不利于法国社会的融合,因此驳回了该女子加入法国国籍的申请。

这位女子解释说,她出于宗教信仰而拒绝握手,并且她认为法国总理颁布拒绝她加入法籍的政令属于“滥用职权”,因此向法国最高行政法院提起诉讼。

最终,法国最高行政法院驳回该女子的请求并表示,该女子在具有象征意义的时间和地点做出如此举动,显示其不愿意融入法国社会。总理并非在错误地执行《民法》的相关法令。

根据《民法》第21-4条的规定,政府可以反对因为行为卑鄙、拒绝融入社会等非语言因素,而反对外国配偶加入法国籍。

2016年8月,法国先后关闭了近20所清真寺并驱逐了80余名伊玛目,法国内政部长贝尔纳卡泽纳夫对此解释称,“这些清真寺接受外国资鑫,并涉嫌发表极端宗教和反共和国价值的言论”,贝尔卡泽夫还强调,法国政府在充分尊重世俗化原则的框架下,支持清真寺的融资透明。他还说,法国打算实施一个对伊斯兰教的伊玛目进行世俗化培训的计划。

2015年的法国大选,法国大区选举第一轮投票的结果显示,在法国本土13个大区中,主张排外、反移民、反申根协定的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在至少6个大区得票第一。虽然在第二轮投票后,国民阵线的支持率跌到了第三,而且最终马克龙领导的法国社会党赢得了大选,但国民阵线领导人、被称为“法国最危险的女人”的勒庞着实亮瞎了全球吃瓜群众的眼,这大姐呼吁,“面对恐怖威胁,法国应拿起武器,武装起来。在警察、宪兵和海关等方面都加强军事武装力量。同时,应取缔伊斯兰组织,关闭受极端主义思想影响的清真寺,驱逐那些在法国传播反法思想的外国人和在法国境内无所事事的非法移民。”

啧啧,这样的主张换做在一些国家,还不要说是总统候选人,就是个普通老百姓敢这么说也是要被请喝茶的。

种种迹象表明,法国的社会已经撕裂,外来的伊斯兰文化与法国本土文化的冲突已成定局,当熊熊燃烧的大火吞噬了象征着法国传统的本土文化时,留给世人的,除了扼腕叹息,更多的则是一连串的思考:为什么法国会走到今天?法国的明天将走向何方?全球其它文明将如何妨止自己的国家重蹈今天法国的覆辙?

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深深的困扰着全球各个国家的领导人与学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