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愛佳奶粉更名,引出貝拉米“借腹生子”之疑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因一則奶粉註冊信息變更,澳大利亞網紅奶粉“貝拉米”(BELLAMY'S),與其合作伙伴維愛佳澳洲乳業有限公司陷入輿論旋渦。

今年4月10日,維愛佳澳洲乳業有限公司3款嬰兒配方奶粉英文名稱,由“ViPlus”變更為“BELLAMY'S ViPlus”(貝拉米維愛佳)。4月23日,相關產品通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註冊認證。之後貝拉米和維愛佳均發表文章證實雙方合作上述產品。然而,在乳業專家看來,此合作是貝拉米在久久未能取得配方註冊下的“借腹生子”行為,即把維愛佳註冊下來的配方貼上自己的標籤。

5月7日,維愛佳發表官方聲明稱其奶粉更名與貝拉米自有有機奶粉無關,但並未回答貝拉米“借腹生子”的疑惑。在業內看來,貝拉米與維愛佳的合作僅是各取所需。

貝拉米被疑“借腹生子”

4月23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佈了一批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決定領取信息,維愛佳澳洲乳業有限公司申請的6款奶粉通過了配方註冊。次日,貝拉米澳洲官網即發佈公告稱,其新品牌系列下的3個嬰幼兒配方奶粉通過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認證。

维爱佳奶粉更名,引出贝拉米“借腹生子”之疑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註冊決定領取信息

维爱佳奶粉更名,引出贝拉米“借腹生子”之疑

貝拉米官網公告截圖

公告顯示,這3款新品系列奶粉將由位於澳大利亞圖拉(Toora)地區的ViPlus Dairy工廠生產,產品名稱為“Bellamy’s 貝拉米維愛佳”。維愛佳奶粉官網顯示,其英文名稱為ViPlus,工廠地址同樣位於澳大利亞圖拉地區。4月25日,維愛佳大中華區總代理陝西遠景進出口有限公司在官方微信發表《維愛佳ViPlus與貝拉米Bellamy強強聯合 開創乳業發展新時代》文章,證實了雙方合作。

值得關注的是,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查詢系統顯示,維愛佳澳洲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維愛佳”1-3段嬰幼兒配方奶粉,在今年4月10日發生了一次產品英文名稱變更,由“ViPlus”變更為“BELLAMY'S ViPlus”,但並未顯示產品配方變更信息。

维爱佳奶粉更名,引出贝拉米“借腹生子”之疑

對此,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貝拉米只是通過“借腹生子”的方式,將維愛佳註冊下來的配方貼上了自己的標籤。這無異於為行業開了個頭,即那些被註冊制攔截在外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很可能通過這種合作方式回到中國市場。如果這一漏洞無法堵上,意味著我國奶粉配方註冊制將走“回頭路”。

針對奶粉註冊名稱和標籤信息變更問題,維愛佳官網5月7日發表聲明稱,“維愛佳澳洲乳業有限公司沒有生產貝拉米在中國市場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維愛佳此次提交的註冊變更是在已經獲批註冊的維愛佳嬰幼兒奶粉標籤的基礎上進行的變更。維愛佳嬰幼兒配方系列奶粉的變更與貝拉米申請的有機嬰幼兒配方產品註冊沒有任何關聯。”

不過該聲明針對的是維愛佳奶粉配方變更與貝拉米自行生產的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關係,對於雙方合作新品是否存在“借腹生子”問題,聲明裡並沒有解答這一疑問。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維愛佳發表聲明可能是受到了某些壓力,“從聲明內容釋放的信息看來,維愛佳想盡力使自己遠離風波旋渦,可以看作一種自救謀略”。

维爱佳奶粉更名,引出贝拉米“借腹生子”之疑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早在5月1日,貝拉米就針對維愛佳產品名稱和標籤發生變更發表了聲明,稱合作新品將在維愛佳乳業澳洲工廠生產,並由貝拉米負責市場銷售。該新品獲得的配方註冊與貝拉米Camperdown工廠生產的有機奶粉無關。

對於“借腹生子”的質疑,新京報記者5月8日致電貝拉米食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其工作人員稱無法回答這一問題,需等待相關負責人回覆。就合作奶粉的品牌歸屬問題,工作人員表示,貝拉米為新品牌擁有方。

合作或各取所需

在業內看來,貝拉米與維愛佳此次合作無異於各取所需。依照法律,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入我國銷售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需同時取得海外生產工廠在海關總署的註冊資質,以及產品配方在市場監管總局的註冊資質。這兩項監管政策曾一度影響貝拉米的股價走勢和投資安排。

此前,貝拉米的奶粉代工方為澳洲乳製品公司百嘉奶酪(Bega),但在2017年2月,由於美贊臣收購了百嘉奶酪旗下的兩家工廠,致使貝拉米與百嘉的合作終止。由於沒有自己的工廠,押寶中國市場的貝拉米將無法滿足我國註冊制的相關規定,因此在2016年底股價一度腰斬。

2017年7月,貝拉米宣佈以2850萬澳元收購Camperdown 90%的股份,以更有保障地通過我國奶粉註冊制新政,並稱此舉為公司的“復甦計劃”。2019年1月10日,貝拉米宣佈Camperdown工廠獲得了在華延期註冊資質,但截至目前,其中文標籤奶粉(有機系列)的配方註冊仍在進行中。

受遲遲未通過配方註冊影響,貝拉米2019上半財年營收約為1.3億新西蘭元,同比下降25.9%;稅後淨利為810萬新西蘭元,同比下降63.84%,報告期內中文標籤奶粉銷量為零。而既往財報顯示,中國監管政策變更前,中文配方奶粉約佔貝拉米淨收入的10%-15%。早在2018財年,貝拉米中文標籤奶粉就因未通過配方註冊而減少了51%的營收。

對於與維愛佳合作奶粉產品通過配方註冊,貝拉米在4月23日公告中用“高興”來形容其心情,並稱是公司戰略計劃的一部分,“新的貝拉米-維愛佳系列產品將瞄準中國線下高端部分,最初重點放在三線和四線城市”,“一個成熟的中國銷售領導團隊已經就位,分銷商對產品已表現出了很強的興趣”。

至於維愛佳,王丁棉稱,曾有經銷商向其透露,維愛佳奶粉在中國銷售很一般,在產品標籤上貼上更有知名度的“貝拉米”字樣,令消費者以為是貝拉米新推出的一款高端產品,“這種加名方式雖獲得中國變更批准,但會使消費者易產生混淆和做出消費選擇決定時的困惑”。對此,新京報記者致電維愛佳大中華區總代理商,工作人員稱相關負責人不在,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應。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來源 貝拉米、維愛佳、市場監管總局等官方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