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息率在股票交易中的作用!

虽然有各种各样计算股票投资收益率的方法,但我还是喜欢用股息率这个指标。因为其它方法总给人“望梅止渴”的感觉,如果企业不分红,任何收益率都是预期的收益率。而股息收益率是每年可得到的真实的收益率。

例子

比如说

雅戈尔最近几年一直是每股分红0.5元,你10元买入,就得到5%的回报,15元买入,就得到3.33%的回报,像存银行一样真实可靠。

所以我非常赞同格老的观点:公司应该把多余的钱分给股东,让股东决定这笔钱的去向。把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总比放在公司里放心,至于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当然,有人会用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尔帝国说事,但我实在无法相信在一个缺乏诚信的国度,公司高管们会把属于股东的利润用在最有效率的地方。如果我拿出一笔钱入股朋友的企业,我会要求年年分红的。其它滞付股息的回报方案再优厚,我也不会接受。因为我的智商有限,实在无法预测10年后朋友和他的企业会是什么样子。万一10年后朋友的财产被小蜜卷跑了怎么办?万一企业破产了怎么办?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还是落袋为安、走一步看一步稳妥。

关于论证购买高息票优势的文章我读了不少,获益匪浅。但网上介绍依据股息率出售股票的文章不多。通过对本轮股灾的回顾和某些股票的复盘,我发现如果能在牛市上扬过程中把股息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卖出指标,对于避免市值大幅回撤、留住利润是大有裨益的。毕竟“坐过山车”的感觉是相当令人不快的。

以雅戈尔和伟星新材为例

这两只股票我都是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建仓的。按照建仓成本和2014年的分红计算,股息率都在7%左右。

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雅戈尔到了25元,伟星新材到了28元。对应当年的分红,股息率都降到了3%以内(伟星新材只有2.1%)。从投资理财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收益率和存银行相比已无任何优势了,而且风险要远高于后者,卖出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可能是偏好的缘故,也可能是过于依赖PE的原因,这两只股票一直没卖出。在随之而来的第一轮暴跌中,这哥俩的股价一口气跌到了11元!获利全部回吐!此时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交易策略出了问题——作为购买股票重要参数的股息率,缺席了出售股票的评估过程。这就像一位老者,上山拄拐,下山弃拐,焉有不摔跤之理?

幸运的是,在随后的一波强劲反弹中(大盘到了3500点),雅戈尔和伟星新材的股价重返20元上方(股息率再次跌破3%),给了我一次“胜利出逃”的机会。

现在回头看,5000点时的雅戈尔和伟星新材确实应该卖出了。但是,身处那样的牛市氛围中,普通投资者很难像巴菲特那样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尤其是在创业板几百倍市盈率的比照下,你会觉得15倍的雅戈尔、30倍的伟星新材一点儿都不贵,甚至是低估了!(就像80多年前的“新时代理论”所宣称的那样,不是股价太高了,而是估值标准应该提高了。)如果此时用股息率重新衡量一下它们的价值,或许可以把自己从幻想中拉回现实。

从逻辑上讲,股息率既然可以指导股票的买入,那么它就能够指导股票的出售,这是我以前忽视的一点。而且股息率所展示的鲜活性是其它任何指标都无法企及的,它确确实实的让你有种活在当下的感觉,而不是寄希望于不可预测的未来。

当你身处牛市难于决断时,不妨问一下自己:

(1)我以现价买入,能获得多大的收益率?

(2)这个收益率是否值得我去长期持有?如果值,就买入(或继续持有),如果不值,就卖出(或停止买入)。

诚然,股息率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像双汇发展和宇通客车这种把全部收益全部用于分红的股票,虽然现价买入可以收获6%以上的收益率,但在预估明年或后年的股息率时就要保守一些,因为再好的企业也不可能年年把利润都用于分红。这也算作另一种形式的安全边际吧。

我相信这样的一些个例不能从根本上否认股息率在股票交易中的指导作用。在A股市场,至少有上百只长期高分红的股票,一位普通投资者从中选出5—10只不同行业的股票构建一个组合,完全可以弥补个别股票分红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我也相信,对于高分红企业的股息预估要比对高成长企业的利润预估要简单得多,也靠谱得多。

以上就是刀哥为大家带来的资讯,仅作为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最后,千万别忘了:更多干货点击本人头像,进入我的主页可查看!欢迎留言讨论,喜欢就点赞吧,你的鼓励就是我发文的动力!喜欢的话,请关注后,点赞、转发!谢谢支持和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