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法院發佈醉駕案件審判白皮書

男性被告人是絕對主體,女性被告人呈上升趨勢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王春霞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近日召開醉駕型危險駕駛案件審理情況新聞通報會。據介紹,醉駕入刑8年來,北京朝陽法院共審結醉駕型危險駕駛案件1900餘件,醉駕型危險駕駛案件總體呈上升趨勢。在醉駕型危險駕駛犯罪的人群中出現了專職司機,特別值得關注。

北京朝陽法院對此類犯罪進行了專項調研,形成了審判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1年醉駕入刑以來,各級司法機關嚴格依法懲處、持續嚴厲打擊此類犯罪。以2018年朝陽法院審結的此類案件為例,244名被告人全部採取了刑事拘留的強制措施,無一取保候審;全部被判處監禁刑,無一適用緩刑,62.3%的被告人被判處二個月以上的拘役;全部案件都根據情節、危害後果的不同並處了數額不等的罰金,90.15%的案件罰金為2000元~4000元。

白皮書顯示,8年來,男性被告人始終是醉駕型危險駕駛案件的絕對主體。同時,女性被告人呈較為明顯的上升趨勢。截至2018年底,朝陽法院審結的醉駕型危險駕駛案件中,女性被告人共計94人。

白皮書指出,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醉駕型危險駕駛犯罪的人群中出現了一類特殊職業人群,即專職司機,如物流運輸公司司機、出租車司機、作業吊車司機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運輸企業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漏洞。

白皮書分析,僥倖心理是危險駕駛屢禁不止的最主要原因,一是對發生危害結果存在僥倖,二是對被查獲的可能存在僥倖。部分駕駛人刑行不分,法律意識淡薄,不清楚刑罰與行政處罰的區別,誤認為醉酒駕駛不過是罰錢扣分的事,未認識到行為的惡性和麵臨的法律後果。此外,運輸企業缺乏更為嚴苛的職業准入和有效的員工監督管理機制。

白皮書建議,加強宣傳與執法力度,強化監管,嚴格職業准入、堵塞管理漏洞,建立醉駕人員數據庫,與保險費率、個人徵信掛鉤,進一步增加違法成本、強化外部約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