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子到上海首富,他用六年;不到4萬起家,今身價超400億

從寒門學子到上海首富,他只用六年;不到4萬起家,今身價超400億財富,秘訣只有四個字。他就是上海首富郭廣昌,而他的財富秘訣用四個字總結就是:資本運作。下文就來和大家分享這位明星富豪的傳奇故事。

郭廣昌是浙江東陽人,出身寒門,從小家境貧苦,據他本人回憶說,小時候家裡主要吃的是玉米、山藥等雜糧,米都吃不起,就這些,還經常吃不飽。郭廣昌讀高中時,學校離家有20多公里,他是揹著乾糧上學,平日裡吃的菜主要是以當地的黴乾菜為主,就是靠這種價格低廉又容易保存的黴乾菜,郭廣昌熬過了高中生活,並於1985年考入復旦大學中文系,是真真正正的寒門學子。

大學畢業後,郭廣昌成功留校,成為一名大學幹部,以一介寒門學子的身份,能在大學剛畢業就成功留校,且是著名的復旦大學,即便現在看來,也是了不起的成就。但留校之後,郭廣昌才發覺自己不適合“當幹部”。這真是一件非常矛盾和痛苦的事情,但卻是那個年代充滿理想主義的大學生通常都會遇到的問題,郭廣昌想要改變。

1992年,鄧小平的南巡講話讓郭廣昌熱血沸騰的同時,徹底下定決心辭職創業。這一年,郭廣昌投入不到4萬元的資金(具體數字據說是3.8萬),和同校四位同學湊足人民幣10萬元,辦起了一家名為廣信的信息諮詢和調查專業公司,也是在這一年,他成功了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從經營的內容和賺取第一桶金速度之快,不難看出郭廣昌在資本運作上確實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天賦,這或許也與他所學的專業哲學有些關係,要知道,全球資本運作大鱷索羅斯也正是學哲學出身。

1993年,廣信改名為復星,畢業於復旦大學遺傳工程系的校友、復星“五劍客”中的汪群斌、談劍、範偉也在這時前後加入進來,郭廣昌的創業團隊正式成型。

1998年,改制後的復星實業上市,一次即募集資金3.5億元。在創業六年後,郭廣昌第一次登上了上海首富的位置。同時,在認識到資本市場的魅力後,郭廣昌開始思考怎樣將自身產業與資本對接,並在此後,依靠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走上了財富裂變的傳奇之路。

2007年7月,由郭廣昌持股58%的復星國際集團在香港實現整體上市,融資128億港元,成為該年度香港聯交所的第三大IPO,郭廣昌本人也入選2007年中國十大財經人物,並順理成章地佔據著上海首富之位。此後,郭廣昌的資本運作能力日漸成熟、漸至佳境,通過不斷尋覓各種投資機會,他不僅為自己贏得“中國巴菲特”的稱號,財富從最初起家時的不到4萬也裂變為超400億人民幣,還形成了為業界津津樂道的復星發展模式。

郭廣昌被稱為“上海的比爾·蓋茨”“上海的巴菲特”,可他本人最推崇的企業家卻只有一個,那就是“超人”李嘉誠。對此,郭廣昌解釋說,“李嘉誠沒有什麼專業,投資就是他的專業,用產業來嫁接資本市場”。李嘉誠所創造的商業、財富和資本傳奇一直激勵著郭廣昌,在他看來,李嘉誠是著名地產大王、碼頭大王、信息產業大王,產業做得很成功,而這為他在資本市場的超強運作能力奠定了極為堅實的基礎,而這正是最值得自己學習的一點。此外,郭廣昌也找到了李嘉誠20世紀60年代在香港找到的一些機會,因為如今的上海與當年的香港的確有很大的相似,既然以前的香港能造就出一個李嘉誠,那麼如今的上海是否能再造一個“李嘉誠”,而這個人會不會是郭廣昌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