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愛"頂嘴” ,媽媽如何才能不嘮叨?


青春期孩子愛



好心提醒孩子“天熱了,在學校注意換洗衣服”,孩子的回答是“你好煩哦”……孩子上了初中,不像上小學時那麼聽話,經常會“強頭倔腦”,甚至愛頂嘴,這恐怕是所有家長的困惑。對此,專家指出:這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正常表現,如果你聽到孩子頻頻有這樣的反應,那說明——他打算獨立了。

青春期的孩子要為獨立作準備,因此他們想在心理上跟父母作分離,表現出來的就是強烈的獨立意識。孩子青春期的“親子對抗”是有積極意義的。只是每個孩子性格不同,獨立意識也不同,而現在很多父母都沒有準備好,孩子只能出於父母自身意願而存在。面對青春期的“親子對抗”,父母的改變應該比孩子更多。

心理醫生認為,12至16歲是孩子的“心理斷乳期”,隨著接觸範圍的擴大,知識面的增加,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了,極易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對社會、人生有著與父母不同的看法,不要父母處處管自己,於是開始時時頂嘴,事事“抬扛”。據統計,愛頂嘴的孩子佔到了70%。


青春期孩子愛


很多孩子都是有悟性的,他們也在體諒父母。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到那樣。成長是個緩慢的過程,讓孩子理解父母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建議父母對不同性格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態度。較之於外向的孩子,有時父母可能不覺得,可孩子已經受傷了,其實,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但有時,不經意間,孩子就受傷了。

對於‘逆反期’孩子的心理加以正確引導,將使他們受益終生,但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和行為成長。提醒父母:要引導孩子積極理解父母的嘮叨、老師的批評。而且讓孩子變得“聽話”的良策是尊重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也尊重父母。

孩子們最反感家長的行為——嘮叨,有的家長可能會不理解,覺得自己這樣苦口婆心地說教,都是為了孩子好,可孩子不聽話,反倒成了家長的錯?要知道,父母“嘮叨”其實是會對孩子造成嚴重後果的!


青春期孩子愛


1、父母的嘮叨,會和孩子失去溝通

在許多時候,家長看到孩子的問題,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現,不全是錯誤。如果家長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而是自己不停的說,那孩子那怕有滿腹的話,在這種情況下也說不出來。就算孩子說出一些,家長反而認為是孩子狡辯。所以,人有兩個耳朵和眼睛,卻只有一張嘴,就是要大家多看、多聽、少說話,還有會聽!

2、父母的嘮叨,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

嘮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不信任和帶有指責的表現,是家長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期望和不滿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長此以往,父母的不信任就傳遞給孩子,他們會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嚴重的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當孩子的負面情緒積累過多,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發展。


青春期孩子愛


3、會使親子溝通出現斷裂,孩子失去對家的眷戀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嘮叨不僅傷害親子關係,也使父母的焦慮和壓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家長還像小時候那樣管教孩子,只能加深親子關係的裂痕。於是,本來應該成為避風港的家,在孩子眼裡反成為“風暴”中心。等到了青春期,孩子會發生“出走”現象。

4、嘮叨是扼殺孩子責任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長不停的嘮叨和說教,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他們認為反正有人會提醒,便不會用心做事。而當問題出現以後,就會把責任推到家長身上,成為典型的外歸因。所以,長期被嘮叨的孩子,缺少責任感和獨立意識,變得懶惰、散漫,通常會唯父母是瞻,難獲得個性自由和全面發展。

5、會啟動“選擇性失聰”來保護自己

如果孩子長期被嘮叨,在負面情緒的影響下,以及逃無可逃的處境,他們就會啟動“選擇性失聰”來保護自己。這樣,家長的教育就不起作用了。因此,會教育孩子的父母,是寬容、寬鬆、寬厚的,而不是對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指手畫腳。


青春期孩子愛


孩子最討厭的四種嘮叨:

一是小事一提再提。父母管大事,小事儘量讓孩子作主。

二是翻舊賬。沒人喜歡被揭瘡疤,這最容易讓孩子反彈。

三是否定孩子。經常否定孩子的感受或想法,孩子就會更想頂嘴、堅持到底。

四是不要引發孩子的罪惡感。不要講類似於“你翅膀硬了,不需要爸媽了”這樣的話。


青春期孩子愛


父母如何才能不嘮叨呢?

“十個媽媽九嘮叨,一個不嘮叨是因為爸爸嘮叨。”父母怎樣才能“不嘮叨”?

父母首先要承認嘮叨其實是為了自己的需要。“孩子日漸長大,同伴的影響愈來愈大,父母則逐漸式微。這很自然。可是對父母來說,就很痛苦。當你發現裡子漸失,卻還想贏得面子,就會嘮叨。這嘮叨,是試圖要拉住過去那個親子關係,留住那段甜蜜時光。

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關愛,可是父母必須體認到,表達關愛,一次就夠了。只要不至於產生嚴重後果的決定,你都可以表達一下關懷,然後尊重他的獨立自主。如此一來,孩子既能感受到你的關懷,又能明白你無意壓迫他,就不會頂嘴,也不會嫌你煩。


青春期孩子愛


其次家長天天應該默唸“魔咒”——孩子獨立真可喜。父母通常因為焦慮擔憂,所以要不停地關照孩子。也許孩子走的這條路不見得順,可能會出問題。但他在這個關卡願意嘗試追求獨立,將來才有辦法真的作主,若他一切順服你,等大了,該獨立還不獨立,你就累了。

愛也是一種習慣。孩子小時候,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好不容易習慣成自然,孩子卻長大了,父母又得改變習慣。要孩子瞭解父母,父母就要坦誠地讓孩子知道你的狀況,甚至請孩子適時提醒自己。轉型是需要時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