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0年代的粤西高州老图片,是否曾相识?


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高州石鼓镇农村地区农民们顶着烈日车水抗旱的一组照片。照片中的车水工具就是水车,俗称龙骨车。常见的龙骨车有两种,图为脚踏式,由人在两端用脚踩;另有手摇式,都是最传统的农用工具。

图为1953年4月结束土改工作后,茂名县土改办公室全体人员合照。从1950年冬季开始,一场大规模的,以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后的农村广泛展开。1952年春,高州(当时还叫茂名县)也开展了土地制度改革工作,1953年夏,全面完成土改,结束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女民兵在学习毛选。解放初期,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几乎是全民皆兵。1958年毛泽东又提出“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高州县也成立了民兵队伍,其中就有不少女民兵。民兵们经常开展实训,时刻准备着保家卫国。


女民兵参加训练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是毛泽东写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曾激励了一代青春少女。   

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从此掀起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高州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搞土法炼钢,图为高州新垌镇安山土炉炼钢基地。

图为1959年高州良德水库建设工地上的土广播,那时电子播音还不普及,播放通知就靠这种铁皮制作的简易话筒。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集体劳动都会有广播,这种广播除了播放通知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报道好人好事,给大家打气鼓劲。而那时的广播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一听到广播人们便干劲倍添。


1959年水库工地混凝土拌合楼。当年的水库建设是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工地上有专门的混凝土拌合楼,搅拌好的混凝土就通过这种从茂名石油公司调来的斗车和轨道输送出去。

1959年高州良德水库开始建设,这在当时是一等一的大事,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省里派有专门的记者常驻工地,对工程进度、好人好事等进行报道。图为当年秋天石骨水库二期工程开始时上级派驻的摄影记者在工地上。

图为高州武装民兵开展防空训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紧张,边境发生冲突,为防备“苏修”入侵,全国各地加强了民兵备战,

在高州市区鉴江西岸岸边有一座观山,山脚有蜿蜓幽深的临江曲径,曲径之下多是岩涯石壁,就在这岩涯石壁之处,有一座突出的平台,这就是前人所筑的钓鱼台。钓鱼台是一座弧形青砖混凝土构筑物,傍山修建,两侧是临江通道,这里风景别致,曾经吸引游人无数。图中照片拍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

张桂芳,高州大坡镇人,17岁去广州谋生,后随地下党上井冈山参加革命红军,当上了毛主席的警卫战士,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后曾到武汉工作,1955年主动申请回到故乡大坡参加农村建设。


1963生产队社员在撒肥施农药治虫害。

1963生产队社员在水稻田里除草。

1963年遇百年大旱,生产队发挥集体优越性,顽强进行抗旱斗争,早稻获得大增产,图为社员在脱粒和晒新谷。

1967年3-4月,为了制止文革两派武斗,茂名市和下属四县先后实行军事管制,这种军管会是文革时期动荡局势下的产物,发黄的照片令人勾起对那段难堪历史的回首。 图为高州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大会。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党的干部都是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群众的。1962年的高州县长张虎就是这样的干部之一,张虎在环城公社格塘生产队参加插秧。

张虎利用田间休息时间召集有关领导和各公社书记在公路旁召开工作会议。

六十年代初,图为《广东画报》记者张霭维来到田间对邓秀球进行采访画像。照片中来自大省城和长居穷乡僻壤的两个女人聚在了一起,一个清纯,一个朴实,充满时代气息。 被南方日报以“钢队铁人”为题进行了报道,作为全省学习的榜样。

图为1964年的高州县农科所技术员顶着烈日,在早造良种试验田里鉴定水稻的生长表现及效果。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人能够住院分娩的是极少极少的,大多都是由村里的接生婆接生,为了改善群众生育条件,减少分娩的危险,高州县组织了一批医疗工作者经常深入农村为群众接生,她们几十年如一日,背起药箱、打着赤脚就走,到农村接生,深受群众赞扬。

图为七十年代高州县角雕厂一名女工在雕刻对虾。 高州角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尤其兴盛,国家和集体都兴办了许多工艺厂生产角雕。那时的角雕往往结合玉雕、珠宝装饰等工艺,能够做出活灵活现、变化多姿的各色花卉、飞禽、鱼虾等造型的工艺品,很受市场欢迎。

上世纪60——70年代,全国到处都是知识青年下乡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图为贫下中农送来生活用品和青菜等慰问高州的下乡知青。

图为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红花小学校舍。红花小学位于高州市宝光街道西岸村,该所学校历史悠久,早在民国时期就已成立,是附城乡属第八保国民学校。抗日战争中原十九路军爱国将领张炎联共抗日,所部驻高州西岸村,曾组织学生总队开展抗日斗争,学生总队就以红花小学为训练场地。现为纪念张炎及铭记这段学生队历史,红花小学已改名为张炎小学。

1985年元宵节,高州县由政府牵头,组织了一次全城文艺大巡游,不光是民间组织和演出团体,还有机关单位、厂矿企业都制作了花车参加巡游。那可是史无前例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自那以后再也没举行过全城规模的元宵巡游。上图是游行队伍经过高州图书馆门前


1985年元宵节,边行边奏的八音锣鼓。

1987年,以高州中学副校长陈文昭为代表的“文明市民”,出席上级表彰会议载誉归来,受到高州城市民和学生的列队欢迎。

图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服装生意最辉煌时期的高州解放街,一间间名称时尚的服装店鳞次栉比。改革开放,倒腾服装生意曾经是许多人的成功之路,许多城市都有服装一条街。八、九十年代这里几乎都是经营时装的个体户,当时有“成衣街”之称。现在的解放街已不复见此象。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高州修建潘州公园,辟池塘,种树,修石桥,置石凳,还建有通和亭、偕乐亭、浴沂亭、远瞩亭、适亭。后来因建学校、体育场等公共设施而把这些亭分别划归相应的管辖范围。如今除了一中内的适亭尚存,其余全部被毁。图为原位于高州体育场内的通和亭,是一座青砖仿木结构的建筑,摄于1990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修建文明路而拆除。

高州中学,作为现代教育机构,成立于光绪二十九年,由高文书院改建,名为高郡中学堂,宣统三年改称高州官立中学,民国二年改名广东省立高州中学,民国二十六年又曾改称广东省立第九中学。初以高文书院为校址,后随着新校舍建筑,校址不断扩大,至1944年已基本为今天之规模。图为1990年代初的校园内景,最引人关注的是校内的学砚塘。


高州县秀川图书馆,始于1943年,即民国三十二年。1946年春落成开幕,即民国35年。馆舍面积达1369平方米,红墙绿瓦,富丽堂皇,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它是由邓龙光、邓鄂兄弟为纪念其父亲邓秀川而建,故名“秀川图书馆”。

秀川图书馆离高州中学不足百米,印象中大部份是木质结构,飞檐翘角,古朴庄重。分两层,骑楼式,一楼事实上是个大拱门,直通潘州公园。二楼的右侧是藏书库,左侧是阅览室。不幸的是,1992年一场离奇的火灾,将它化为灰烬,殊令高州人痛心。当时大火留下了3000册未烧尽的古籍图书,那些珍贵文物也保存了下来,还是给了我们安慰。大火后,秀川图书馆被拆毁,周围的民房也拆掉,变成今日的广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